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生態修復
2019-2025年中國生態修復市場全景調查與趨勢前瞻報告
【報告編號】STXF
【發布機構】普華有策
【報告格式】紙質版/電子版
【付款方式】對公/微信/支付寶/銀聯/支付
【交付方式】Email/微信/快遞
【售后服務】一年數據更新服務
【詳情咨詢】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010-89218002
【郵件訂購】puhua_policy@126.com;13911702652@139.com
生態環境建設之生態修復行業有利因素(附報告目錄)
1、行業的競爭狀況
(1)行業整體集中度低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行業中,園林綠化領域有相應的資質,根據資質來劃分,主要分為三個梯隊的競爭主體:第一梯隊是具有城市園林綠化壹級資質和甲級設計資質,有實力開展大型項目且能跨區域經營的行業內龍頭企業;第二梯隊是一些園林產業發達地區內綜合實力相對較強的企業,一般也具有城市園林綠化壹級資質或貳級資質;第三梯隊是眾多區域性小型企業。而二、三梯隊的中小企業占我國園林類公司的絕大多數,它們往往在資金實力、人才隊伍、管理能力和業務拓展等方面相對較弱。從園林工程施工項目的規模來看,園林綠化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也有所差異。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國生態修復市場全景調查與趨勢前瞻報告》
根據原住建部的規定,對于合同金額在1,200萬元以下的項目,具有城市園林綠化貳級以上資質的企業均可承接施工;而對于合同金額在1,2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只有具有城市園林綠化壹級資質的企業才能參與競爭。在園林綠化領域內,合同金額在1,2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項目的競爭異常激烈,合同金額在1,200萬元以上的中大型項目由于受企業綜合實力的限制,參與競爭的園林綠化企業則相對較少。
生態修復領域沒有相應的資質的規定,且企業數量較少,因此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競爭主體:一類是全國性的企業,另外一類是區域性的企業。全國性的企業數量少,但是由于具有品牌、技術、資金和項目經驗等優勢,基本上牢牢把握了所有大型的生態修復項目。區域性的企業數量眾多,但是缺乏經驗、技術,在中小項目上競爭激烈。
(2)質量和品牌是競爭中的關鍵因素
由于生態建設的工程質量及完工效果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和關注,相當部分業主已經充分認識到優質工程所帶來的附加值。因此在選擇設計、施工企業的時候,越來越注重對企業整體實力的評估,除需了解社會知名度、考察企業辦公環境、管理模式外,更要親臨作品現場察看工程質量效果,因此長期注重質量和品牌的企業往往在行業內樹立了較好的口碑,在競爭中贏得了先機。在國內,行業內企業大多分布在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以及以北京為中心的周邊地區,行業的區域集中度相對較高。
2、行業周期性、區域性、季節性特征
(1)周期性
生態環境建設與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在滿足基本發展需要的基礎之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等各類投資主體才更注重環境保護和園林綠化;而且,在我國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時,各類投資主體的可支配收入相對較高,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投資也相對較大。所以,總體上講,生態環境建設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周期具有一致性。
生態環境建設行業也會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周期進行波動。在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時,地產景觀項目就會減少,反之,當調控放緩時,地產景觀項目就會隨房地產項目的增加而增加。
(2)區域性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行業的發達程度在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如以深、穗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及海南等其他沿海省份,以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和以滬、浙、蘇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等,園林綠地面積和綠化覆蓋率居全國前列;相應地,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和生態環境建設綠化企業的數量也比較多,生態環境建設行業產值也相對較高。同時,由于各地區之間文化的差異,對生態環境設計施工的風格要求也有所不同。此外,在苗木的種植和使用上,也體現出了區域性的特點,不同苗木適應的生長環境不同,與當地的土壤、氣候、水源都有直接的關系。
(3)季節性
苗木的種植與苗木資源在園林工程施工中的配置受季節性影響。在冬季土壤基本不凍結的西南、華南、華中和華東等地區,可以實現冬植。對于生態環境施工業務而言,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受寒冷氣候影響,冬季屬于生態環境工程施工業務的淡季,而南方地區因冬季溫度相對較高,生態環境施工業務受季節性影響較小。
此外,氣候、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和施工周期,如旱澇、冷暖天氣都將會影響到綠化施工的進度。
3、市場規模
生態修復行業涵蓋道路邊坡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水利工程生態修復、沙漠化治理以及其他生態修復工程等領域。但隨著生態修復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提高,近年來傳統園林綠化領域也呈現生態化的發展趨勢,所以部分地產景觀及市政園林項目也可以歸屬于生態修復領域。
(1)水利工程生態修復市場規模
根據水利部發布的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水利建設完成投資7132.14億元, 較上年增加 1032. 8 億元, 增加 16.9%。水土保持及生態工程完成投資 682.6億元,占比10%,較上年增加69.1%。水利工程建設一般為政府主導,因此生態修復工作落實效果較好。2011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力爭至 2021 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 年高出一倍,以 2010 年 2707.6 億元計算,即每年投入約 5415.2 億元。在水利工程建設加速的帶動下,國內水利工程生態修復市場發展將持續高速增長。
(2)道路邊坡生態修復發展規模
2018年,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484.65萬公里,比上年增加7.31萬公里;據《201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新增公路綠化里程7.9萬公里;《“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指出,到“十三五”末,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6000公里,基本覆蓋20萬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建成里程預期為15萬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建設投資21335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其中,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投資9972億元,增長7.7%;普通國省道建設完成投資6378億元,下降12.2%;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4986億元,增長5.4%。未來隨著公路里程的建設,公路生態恢復與綠化也將保持穩定發展。
(3)礦山開采生態修復發展規模
礦山的主要生態修復對象包括:露天采礦場地、地下開采的采動影響區、排土場、選礦尾礦庫、堆浸場、輸送管線填埋區、道路、各工業場地等。根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開發區域生態環境不退化、環境質量不下降。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及時治理,完成50萬公頃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任務。推動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50個以上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4、行業發展存在問題
(1)行業標準體系不完善、發展不規范
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涵蓋多個領域,各領域存在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或標準體系不完善的狀況,制約著生態環境建設行業的發展。生態修復工程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從業公司規模較小、良莠不齊,整體處于無序競爭狀態,尚未形成全國性的行業自律組織,缺乏相關技術標準與施工規范,對生態修復的行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園林綠化領域雖然自1992年建設部開展創建園林城市和2001年國務院召開城市綠化工作會議以來,行業標準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標準化程度低、標準體系結構不合理、系統性不完善、標準體系總體發展不平衡、技術標準低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在原住建部已頒布的近1,200個標準當中,涉及園林綠化方面的不到20項,僅占1.7%,并且有些標準隨著行業的發展,許多內容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行業標準體系不完善直接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2)缺乏有豐富經驗的施工技術人才
施工工藝水平、現場管理能力是工程施工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體現,提高施工工藝及現場管理水平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項目實施不斷總結、積累施工經驗。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特別是生態修復工程分布于全國各地,其地理環境、植物習性差異巨大,要求從業人員深入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植物習性,同時能夠熟練掌握并應用施工技術,提高施工工藝。缺乏擁有豐富經驗的施工技術人才是本行業發展的障礙之一。
(3)缺乏植物選培的高端研發人才
苗木植物是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重要原材料,生態修復工程所需植物需具有一定的抗干旱、耐貧瘠、耐鹽堿等特性。目前在相關工程中采用的該等植物大多通過對野生植物進行馴化、進行相關基因改良等方式獲得,將野生植物馴化并進行基因改良是生物學的前沿課題,我國從事該領域研發的高端人才不多,企業更是嚴重缺乏。高端技術研發人才的缺乏制約了該行業的發展。
5、行業發展有利驅動因素
國家對環境保護的不斷重視,環保及生態改善的法規不斷健全
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以保護生態,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01年《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制定了接下來十年城市綠化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是行業標志性政策,由此揭開生態環境行業高速發展序幕。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凸顯決策層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已上升到空前高度?!笆舜蟆焙箨P于生態建設的規劃與政策正在陸續推出,生態環境行業進入以生態建設為主導的新一輪高速發展。
同月,住建部發布了《關于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設市城市要對照《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完成等級評定工作,達到國家Ⅱ級標準,其中已獲得命名的國家園林城市要達到國家Ⅰ級標準。意見認為,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積極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政策的高度重視將對生態環境建設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十八大”開啟了園林行業新一輪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行業將再次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態環境部“三定方案”》、《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等環保政策的相繼出臺,我國環保行業總產值已從2012年的2.99萬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8.13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投資總額預計將會突破16萬億元,其中水務環境治理占50%,固廢綜合處置占31%,土壤修復占比19%。從污染防治攻堅戰來看,水污染防治領域:打好碧水保衛戰(包括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投資約為1.8萬億元;土壤污染防治領域打好凈土保衛戰投資需求約為6600億元。未來兩年將是環保三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
十九大首次明確了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時間點:“到2035年,我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這意味著,在未來至少近20年的時間內,中國環保仍將處于大規模投入和治理階段,巨大的市場剛需長期存在,環境將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階段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水體污染是當前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水環境綜合治理是當前環境保護的重點領域。國家大力推進污染減排,水環境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但是我國水污染嚴重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水環境質量差、水資源保障能力弱、水生態受損嚴重以及水環境隱患多的形勢依舊十分嚴峻。水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研究內容涉及水利、交通、生物化學、環境科學以及河流景觀設計等,需要始終堅持人水和諧思想,構建一個涉及內容豐富、不同對象和諧、整體綜合治理的體系。形成包括理論體系、技術體系、工程體系、監控管理體系和景觀文化體系在內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
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該細分行業目前處于高速發展期,景氣性較高。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體量較大、涉及的面廣、科技含量較高,同時,與政治民生緊密關聯,《水十條》提出的水環境綜合治理任務,多為長期、復雜且資金量大的系統工程,地方政府急需借力;另一方面,目前在市場化程度、盈利模式方面最為成熟的水務行業,在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隨著國家對環境績效進行相應的考核以及大力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環保建設,環境治理領域單體設施存量已經相當有限,轉而由專業的大型水務企業對一片區域甚至整個城市的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正在成為趨勢。實施《水十條》投資將為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環保行業帶來諸多機會,對于環保產業帶動效應明顯,也是環保產業訂單釋放的集中階段。
鄉村振興方面,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點任務之一,2018年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指明了未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總體目標、方向、內容等工作重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農業是生態產品的重要供給者,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隨著鄉村振興各項規劃、行動方案的實施,未來鄉村市場必將是一片熱土。基于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鄉村項目穩定可靠的優勢將會進一步突顯,預計2019年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市場將迎來更快速的發展。
城市化的進程推動園林綠化領域的發展,近年來,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國家城市規劃政策和“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等標準讓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設中重視園林的營造,同時地產消費水平的升級也刺激了園林綠化率不斷上升,為園林綠化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加強和規范城市生態建設,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深入創建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市政園林將受益于政策引導,在城市綠地建設、綠化配套基礎設施投資、市政公園景觀提升及舊城改造等方面達到多重需求的逐步釋放。預計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60%左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9%,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0%,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6平方米。以2020年我國人口14.5億推算,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新增綠地面積約28億㎡,每億㎡投資額可達450億元,5年內新增的市政園林綠化投資總額可達13000億元,市政園林未來市場規模廣闊。在市政園林方面,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 (2014-2020) 》明確提出了優化城鎮內部空間布局,加快綠色城市、海綿城市、新型城市建設、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
隨著國家對濕地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我國各地區已認識到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各地區開發濕地保護區、建設濕地公園等項目逐漸增多,為風景園林行業在生態濕地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風景園林行業作為規劃者廣泛參與到生態濕地的保護、恢復以及建設的實踐中。生態濕地現有市場與未來潛在市場為風景園林行業提供豐富的業務來源。
6、行業基本風險特征
(1)行業政策變動風險
生態環境建設行業作為環保行業,受到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以及產業政策的影響,國家會根據經濟的發展變化來調整政策。目前國家出臺的有利于環保行業發展的政策,隨著國民經濟總值增速的下滑,未來會有一定的波動風險,一旦發生變化勢必會引起市場需求的波動及流向變化,給企業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2)市場競爭風險
生態環境建設行業在我國屬于朝陽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發展前景廣闊??傮w來說,本行業集中度較低,任何一家園林綠化施工企業占整個行業的市場份額均不高,行業內尚未出現能夠主導國內市場格局的大型企業。但在各區域市場內,已經出現了一些地區性行業領先企業,市場占有率較高,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隨著地區性行業領先企業跨區域擴張,國內的市場競爭將逐步加劇。
7、行業的主要壁壘
(1)技術壁壘
生態修復的目的是要達到自然環境的自我發展和自然演替,以恢復生物鏈平衡、重現原始的自然狀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綜合采用植物選培、基質配置、工程施工等綜合技術,涉及生態學、巖體工程力學、土壤肥料學、農學、生物學、園林學、工程機械學等多個學科,所以技術實力是進入生態修復領域的主要障礙之一。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后一般能夠獲得較好的后期養護,對植物的抗逆性及施工技術要求較低,但大型的園林綠化工程涉及的范圍比較廣,經常需要移植一些特殊的植物(如大型喬木等),一般需要掌握與大型喬木移植有關的技術。目前,園林綠化建設呈現生態化的發展趨勢,要求工程施工后逐漸減少后期養護,并提高植物的存活率,生態修復相關技術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這將對從事園林綠化的企業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
(2)資金壁壘
生態環境建設行業屬于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實力是在該行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該行業的建設方(除地產景觀建設項目外)多為政府機構或者政府投資的相關部門,一般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工程施工方,從業企業自參與投標到工程結算后的質量保證,需要占用自身大量資金,而且單個施工項目的合同金額越來越高,這對行業內公司的資金實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經驗壁壘
施工工藝水平是工程施工企業競爭力的主要體現之一,而施工水平的高低程度除了依賴于業務培訓外,施工項目經驗積累是提高施工工藝水平的主要途徑。生態環境建設行業特別是生態修復領域具有地域分布廣的特點,凡是地表植被被破壞的地方都可能是工程施工所在地,各地的自然環境、植物習性、生態破壞程度、巖土結構等各不相同,這就要求從業企業及從業人員對各地的物種組成、植被結構和地理環境具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具備豐富的跨區域施工經驗,并且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的業務技術。
(4)資質壁壘
我國園林綠化企業實行資質等級管理,根據住建部于2009年10月9日修訂的《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等級標準》,承攬工程造價在1,200萬元以上的工程必須具有園林綠化企業一級資質,申請園林綠化企業一級資質需要的主要標準為“注冊資金且實收資本不少于2,000萬元;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在1,000萬元以上;企業園林綠化年工程產值近三年每年都在5,000萬元以上”。根據住建部2012年12月發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1542號文件》,具備園林綠化企業一級資質企業為769家,能否取得較高資質是在行業內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5)管理壁壘
生態修復及園林景觀工程一般涉及苗木種植、技術研發、工程設計、現場施工和后期養護等多個環節,需具備各經營環節的綜合管理能力。此外,生態修復行業作為工程施工行業,施工項目地域分布廣泛,從業企業需具備跨區域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是限制行業內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也是進入該行業的障礙之一。
《2019-2025年中國生態修復市場全景調查與趨勢前瞻報告》
第一部分 產業環境透視
第一章 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 生態修復相關概述
一、生態修復的定義
二、生態修復的條件
三、生態修復的涵蓋領域
四、生態修復與園林綠化對比
第二節 生態修復效益分析
一、生態效益分析
二、社會效益分析
三、經濟效益分析
第三節 生態修復上游產業發展分析
一、綠化苗木種植行業的發展
二、我國苗木市場發展特點分析
第四節 生態修復下游產業發展分析
一、水利建設行業現狀
二、鐵路建設行業發展分析
三、公路建設行業發展分析
四、礦山開采行業發展分析
五、房地產行業發展分析
六、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發展分析
第二章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經濟環境分析
一、國家宏觀經濟環境
二、行業宏觀經濟環境
第二節 政策環境分析
一、行業法規及政策
二、行業發展規劃
第三節 社會環境
一、水質環境污染狀況分析
二、土壤環境污染狀況分析
三、大氣環境污染狀況分析
四、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現狀
五、我國環境風險現狀及趨勢分析
第四節 技術環境
一、生物膜法處理技術
二、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三、土地處理技術
第三章 生態修復行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國外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狀況
一、國外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綜述
二、美國生態修復行業分析
三、澳大利亞生態修復行業分析
第二節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基本狀況
一、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二、中國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
三、中國生態修復市場主要競爭要素分析
第三節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現狀分析
一、我國生態修復行業綜述
二、我國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現狀
三、我國生態修復的難點分析
四、我國生態修復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四節 中國生態修復產業化模式探究及案例分析
一、生態修復與生態修復產業化
二、不同類型生態修復產業鏈(網)的構建
三、生態修復產業化的意義及面臨的問題
四、生態修復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市場深度調研
第四章 中國海洋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第一節 我國海洋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一、海洋生態修復的定義及內涵
二、國內外海洋生態修復研究狀況
三、我國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修復
四、我國海洋生態修復存在的問題
五、制定海洋生態修復應注意的事項
第二節 海島生態修復探析
一、海島生態修復理論基礎介紹
二、海島生態修復的模式
三、海島生態修復的技術
四、海島生態修復研究趨勢解析
第三節 部分地區海洋生態修復狀況
一、珠海斥資建設橫琴島海洋生態修復區域
二、寧波海洋生態修復示范區建設面臨的任務
三、舟山政府支持海洋生態修復
四、惠東海洋生態修復工程進展狀況
五、天津加強海洋生態修復
第五章 中國河流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第一節 河流生態修復概況
一、人類活動對城市河流系統產生的干擾
二、河流水系生態修復的任務及原則
第二節 國外河流生態修復研究進展
一、河流生態修復理論的雛形階段
二、河流生態修復理論的形成階段
三、河流生態修復實踐全面展開階段
第三節 我國河流生態修復研究進展
一、我國河流生態修復研究現狀
二、河流生態修復技術分析
三、我國河流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
四、我國河流生態修復的建議
五、修復我國河流生態環境的策略
第四節 城鎮中小河流生態修復設計分析
一、生態修復設計原則
二、生態功能設計分析
三、景觀功能設計分析
四、親水功能設計分析
第五節 城市重污染河流污染特征及生態修復技術探析
一、典型污染特征分析
二、污染物遷移轉化與受控因素分析
三、改善自凈功能的技術與途徑解析
四、典型示范項目與效益分析
第六節 城市河道整治與水生態修復需處理好的關系
一、截污治污與河道整治的關系
二、水質水量與河道整治的關系
三、河流濕地與河道整治的關系
四、護坡護岸與河道整治的關系
五、水文化與河道整治的關系
六、法律法規和河道整治的關系
第六章 中國礦山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第一節 礦山開發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一、水文地質環境的破壞
二、對水環境影響
三、土地的占用與破壞
四、對環境空氣的影響
五、礦山環境影響評價
第二節 礦山生態修復的步驟和措施
一、礦山生態環境破壞影響評估
二、礦山生態修復設計
三、礦山修復施工工程
第三節 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分析
一、礦山生態修復設計原則
二、礦山生態修復工程設計要求
三、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具體設計
四、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的思考
第四節 我國礦山生態修復探析
一、不同場地條件的礦山生態修復
二、我國礦山生態修復現狀綜述
三、我國礦山生態修復面臨的現實難題
四、我國建立礦產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建議
五、我國礦山生態修復采取的措施
六、我國礦山生態修復行業發展潛力
第五節 中國部分地區礦山生態修復進展狀況
一、北京大規模展開礦山生態修復工程
二、山西煤礦區生態修復分析
三、河南礦山生態修復現狀
四、河南禹州積極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五、安徽銅陵礦山生態修復分析
第六節 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分析
一、開展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研究的意義
二、我國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現狀
三、鎂礦廢棄地生態修復分析
第七章 中國濕地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第一節 我國城市濕地現狀
一、濕地面積急劇減少
二、水資源過度開采
三、生物多樣性受損
四、污染加劇
第二節 濕地生態修復與景觀規劃研究概述
一、濕地生態修復與景觀規劃研究的必要性
二、濕地生態修復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濕地生態修復的原則
一、地域性原則
二、生態學原則
三、最小風險和最大效益原則
第四節 五緣灣濕地生態修復具體案例分析
一、五緣灣濕地生態修復項目概況
二、五緣灣濕地生態修復具體方法
三、五緣灣濕地公園生態修復效果
第五節 長江中下游濕地生態修復狀況
一、長江中下游濕地概況
二、長江中下游濕地現狀
三、生態河岸帶功能研究
四、長江中下游生態修復技術探析
五、長江中下游生態修復技術展望
第八章 中國草原生態修復發展分析
第一節 中國草原生態修復現狀綜述
一、我國高度重視草原生態修復
二、中日聯手新疆草原生態修復
第二節 汶川災后草原生態修復分析
一、震后草原生態現狀
二、加快災后草原生態修復的重要性
三、災后草原生態修復的主要內容與區域布局
四、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對策
第三節 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應用效果探析
一、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技術要點
二、示范研究區自然概況
三、采取的技術方案及處理
四、效果分析
五、經濟效益分析
六、示范研究效果分析
第九章 其他生態修復細分領域分析
第一節 森林生態修復
一、我國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綜合分析
二、我國將加大森林生態修復力度
三、云南森林生態修復工程巨大
四、柳州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取得顯著成效
五、黑河市全面啟動森林生態修復戰略
第二節 土壤生態修復
一、土壤污染形勢嚴峻
二、我國土壤生態修復迫在眉睫
三、湖南引領國內土壤修復產業
四、污染土壤生態修復技術介紹
五、我國土壤生態修復的難點
六、2018年我國土壤生態修復面積
第三節 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
一、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概述
二、國內外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技術綜述
三、國外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技術發展狀況
四、中國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技術現狀分析
五、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技術發展的思考
第四節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
一、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二、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開展經驗借鑒
第五節 高速公路生態修復
一、高速公路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綜述
二、國內外生態高速公路研究狀況分析
三、我國高速公路邊坡生態修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四、我國高速公路生態修復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 競爭格局分析
第十章 生態修復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 行業總體區域結構特征分析
一、行業區域結構總體特征
二、行業區域集中度分析
三、行業區域分布特點分析
第二節 華東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一、生態修復市場相關政策分析
二、生態修復企業數量分析
三、生態修復市場規模分析
四、生態修復主要領域分析
五、生態修復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三節 華南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第四節 華中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第五節 華北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第六節 東北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第七節 西部地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分析
第十一章 生態修復行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
第一節 A公司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三、企業技術水平分析
四、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業主要案例分析
六、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七、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二節 B公司
第三節 C公司
第四節 D公司
第五節 E公司
第四部分 發展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 2019-2025年生態修復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第一節 2019-2025年生態修復市場發展前景
一、生態修復市場發展潛力
二、生態修復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三、生態修復細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第二節 2019-2025年生態修復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一、生態修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區域性競爭為主、跨區域競爭日趨明顯
2、“一體化經營”成為發展趨勢
二、生態修復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1、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容量預測
2、生態修復行業主營收入預測
三、生態修復行業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第十三章 2019-2025年生態修復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
第一節 生態修復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一、生態修復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1、資質壁壘
2、資金壁壘
3、技術壁壘
4、人才壁壘
5、可考業績壁壘
二、生態修復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三、生態修復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第二節 2019-2025年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有利因素
1、環境監測力度加大
2、產業發展規劃促進
3、國民環保意識增強
4、城市化進程的可持續發展
二、不利因素
1、行業標準體系不完善、行業監管滯后
2、專業人才缺乏
3、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
4、資金瓶頸制約公司發展壯大
第三節 2019-2025年生態修復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
一、行業投資效益分析
1、行業活力系數比較及分析
2、行業投資收益率比較及分析
3、行業投資效益評估
二、產業發展的空白點分析
三、投資回報率比較高的投資方向
四、新進入者應注意的障礙因素
第十四章 2019-2025年生態修復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
第一節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二、生態修復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三、生態修復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第二節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投資情況分析
一、生態修復行業總體投資及結構
二、生態修復行業投資規模情況
三、生態修復行業投資項目分析
第三節 中國生態修復行業投資風險
一、生態修復行業供求風險
二、生態修復行業關聯產業風險
三、生態修復行業產品結構風險
四、生態修復行業技術風險
第四節 生態修復行業投資機會
一、產業鏈投資機會
二、細分市場投資機會
三、重點區域投資機會
四、生態修復行業投資機遇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