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疫情引發商業零售新思考(附報告大綱導圖)
1、智慧零售時代
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用戶、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采購、銷售、服務等零售運營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商業零售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零售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電商的快速發展對傳統零售業形成了巨大沖擊,改變了零售業格局。電商發展的十多年里,有新的競爭對手涌現了出來,有不少傳統企業淡出市場,也有借助互聯網實現轉型重塑,各類企業交織在一起,掀起了高頻次、全方位的競爭和對標,推動零售行業成為過去十多年里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
如今,智慧零售逐漸成為全球零售業的發展趨勢,無論是實體零售企業,還是傳統的互聯網零售企業,大家都在追求零售要素的數字化、零售場景的互聯網化、運營管理的智能化,并進一步探索兩線融合的全渠道、全場景的發展。
2、商業零售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364928億元,增長7.9%;餐飲收入額46721億元,增長9.4%。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2%,飲料類增長10.4%,煙酒類增長7.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9%,化妝品類增長12.6%,金銀珠寶類增長0.4%,日用品類增長13.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5.6%,中西藥品類增長9.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家具類增長5.1%,通訊器材類增長8.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2%,汽車類下降0.8%。
2015-2019年我國商品零售額及網上零售占比分析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3、產業政策支持
自 2019 年初開始,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民政部等多部門已經陸續出臺多個促進消費的相關政策,其中包括《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 年)》、《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等,打下了全面促進消費的堅實基調。
《實施意見》中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便已提出未來需要“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目前零售行業對于這一概念的主要聚焦在“新零售”模式的探索,而在新冠疫情期間相關的商品到家、數字化升級等業務同樣引發新的關注及思考。
4、疫情引發消費新思考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亦引發對于消費的新思考,消費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截止 2018 年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占比 GDP 比重達 39.37%,貢獻 43.73%的 GDP 增量),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一方面需要意識到傳統消費中的問題短板,包括在疫情期間暴露出的缺失,及時彌補完善,抓住暫時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更要把握現階段催生迸發的新興消費機會與模式,運用到長期實踐中,以實現可持續的消費發展。
未來商業零售市場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打破零售行業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共存,提供全方位服務,延伸消費升級。
在家隔離的居民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的模式享受超市到家配送服務,購買必需商品保障正常的日常生活;同時百貨、購物中心等可選渠道,以及服飾、化妝品、珠寶首飾、家具家電等可選商品也積極把握線上推廣優勢,利用微信小程序、直播等途徑宣傳銷售,在物流復工之后對沖部分由疫情隔離產生的消極影響。
通過疫情幫助零售商進一步理解到店業務與到家業務結合的重要性,由此物聯網與全渠道的模式也將在未來得到更全面的推廣運用。
5、智慧零售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線上、線下消費渠道的打通,在智慧零售領域已經初現成效。體驗與購買的融合:“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線下拉新,線上復購”等模式,為零售商、品牌方注入新力量。下單提貨無縫對接:“線上下單,門店自提”、“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等策略,使購物過程更加流暢。隨著科技的更新、發展,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是智慧零售必然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內的無人超市、無人貨架等新零售業態的出現,對傳統零售批發企業沖擊十分巨大,再加上移動支付、人工智能、數字化供應等科技的融入,中國的零售業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智慧零售。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以給批發零售業帶來超2萬億美元的額外增長,即額外增長36%,人工智能的崛起加速零售業智能化轉型,未來智慧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報告目錄:
第一章2016-2020年商業零售產業環境分析
1.1國際背景分析
1.1.1全球商業零售規模分析
1.1.2全球商業零售損耗分析
1.1.3非洲商業零售分析
1.1.4國際商業零售發展方向
1.2宏觀經濟分析
1.2.1國內生產總值
1.2.2固定資產投資
1.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1.2.4進出口總額
1.3消費市場分析
1.3.1人口與就業
1.3.2城鄉居民收入
1.3.3居民消費價格
1.3.4人均消費支出
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4關聯產業分析
1.4.1商業零售與銀行
1.4.2商業零售與商業地產
1.4.3商業零售與物流業
1.4.4商業零售與逆向物流
第二章2016-2020年中國商業零售發展分析
2.1中國商業零售市場分析
2.1.1中國商業零售國際地位分析
2.1.2商業零售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分析
2.1.3商業零售銷售規模分析
2.1.4商業零售市場特征分析
2.1.5門店拓展及關店分析
2.2中國農村商業零售發展分析
2.2.1零售環境分析
2.2.2農村商業零售規模分析
2.2.3商業零售現有模式分析
2.2.4商業零售態競爭分析
2.2.5發展農村商業零售必要性分析
2.3我國商業零售發展與國外的差距
2.3.1經營規模的差距
2.3.2業態選擇的差距
2.3.3信息化水平的差距
2.3.4經營效率的差距
2.4中國商業零售存在的問題
2.4.1過度競爭
2.4.2業態結構不合理
2.4.3區域結構失衡
2.4.4技術含量偏低
2.4.5人才緊缺
2.5中國商業零售的發展戰略
2.5.1擴大企業規模
2.5.2豐富商業零售態
2.5.3提升管理水平
2.5.4完善零售供應鏈
2.5.5加強人才培養
2.6我國零售行業轉型升級策略
2.6.1提高規?;潭?/p>
2.6.2積極擁抱電商
2.6.3轉型購物中心
2.6.4擴大品牌自營
2.6.5門店多元化
2.6.6市場再細分
第三章2016-2020年主要商業零售態發展分析
3.1超市業
3.1.1市場規模分析
3.1.2業績表現分析
3.1.3提高競爭力策略分析
3.1.4發展趨勢分析
3.2便利店
3.2.1部分國家及地區便利店市場簡介
3.2.2市場規模分析
3.2.3重點城市發展分析
3.2.4SWOT分析
3.2.5發展趨勢分析
3.3購物中心、百貨店
3.3.1購物中心與傳統百貨的差異性分析
3.3.2經營情況分析
3.3.3百貨店業績分析
3.3.4購物中心規模分析
3.3.5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3.4其他業態
3.4.1大賣場
3.4.2專業店
3.4.3專賣店
第四章2016-2020年主要商品零售市場分析
4.1服裝
4.1.1服裝行業產量分析
4.1.2服裝行業消費分析
4.1.3服裝行業出口分析
4.1.4服裝網購市場分析
4.1.5服裝行業效益分析
4.1.6服裝商業零售發展趨勢
4.2家電
4.2.1大家電產銷分析
4.2.2小家電市場前景分析
4.2.3家電網購市場特征分析
4.2.4家電市場發展潛力分析
4.2.5“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
4.3汽車
4.3.1汽車市場產量分析
4.3.2汽車市場銷售分析
4.3.3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4.3.4汽車商業零售態新格局
4.4食品
4.4.1行業產銷分析
4.4.2居民消費分析
4.4.3消費特點分析
4.4.4電商市場分析
4.4.5消費趨勢分析
4.5化妝品
4.5.1市場規模分析
4.5.2產品結構分析
4.5.3市場格局分析
4.5.4對外貿易分析
4.5.5銷售渠道分析
第五章2016-2020年中國重點城市商業零售發展分析
5.1北京市
5.1.1居民消費情況分析
5.1.2零售市場規模分析
5.1.3發展目標分析
5.2上海市
5.2.1居民消費支出
5.2.2零售市場規模分析
5.2.3消費品進口分析
5.2.4零售電商發展分析
5.2.5“十三五”發展目標分析
5.3廣州市
5.3.1零售市場規模分析
5.3.2重點企業發展分析
5.3.3未來發展規劃
5.4深圳市
5.4.1市場規模分析
5.4.2本土零售企業發展成就
5.4.3深圳商業零售快速發展成因分析
5.4.4發展變革分析
5.5成都市
5.5.1市場規模分析
5.5.2商業零售態發展分析
5.5.3重點賣場分析
5.5.4政府服務分析
第六章中國商業零售電子商務發展分析
6.1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分析
6.1.1市場規模分析
6.1.2市場特點分析
6.1.3區域發展分析
6.1.4市場格局分析
6.2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分析
6.2.1B2B
6.2.2B2C
6.2.3C2C
6.2.4O2O
6.3中國網絡零售市場分析
6.3.1市場規模分析
6.3.2社會零售總額占比分析
6.3.3網購用戶分析
6.3.4競爭格局分析
6.4傳統零售與網絡零售比較分析
6.4.1成本控制方面
6.4.2消費群體方面
6.4.3抵御風險能力
6.4.4質量保障方面
6.4.5商品定價方面
6.4.6行業聯動方面
6.5商業零售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6.5.1“十三五”發展目標
6.5.2“十三五”重點任務
6.5.3規模預測分析
第七章2016-2020年中國商業零售競爭格局分析
7.1商業零售競爭結構分析
7.1.1高度競爭性分析
7.1.2規?;厔莘治?/p>
7.1.3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7.1.4替代品威脅分析
7.2中國商業零售競爭剖析
7.2.1中國國際競爭力分析
7.2.2零售企業競爭力分析
7.2.3低價運作競爭分析
7.2.4競爭格局轉變分析
7.3中外零售企業競爭力比較分析
7.3.1管理技術對比
7.3.2人力資本對比
7.3.3企業規模對比
7.3.4營銷戰略對比
7.4提高中國商業零售競爭力策略
7.4.1實現規模化經營
7.4.2打造自有品牌
7.4.3建立伙伴聯盟
7.4.4發揮本地化優勢
7.4.5提高現代化水平
第八章2016-2020年中國商業零售品牌與營銷分析
8.1零售企業品牌體系分析
8.1.1渠道品牌
8.1.2企業自有品牌
8.1.3零售服務品牌
8.1.4相互作用分析
8.2商業零售自有品牌發展分析
8.2.1自有品牌市場競爭分析
8.2.2創建自有品牌優勢分析
8.2.3創建自有品牌條件分析
8.2.4發展自有品牌對策分析
8.3商業零售主要營銷手段分析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