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車聯網行業發展現狀與經營模式分析(附報告目錄)
1、車聯網產業發展概況
車聯網是從物聯網引申出來的概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車聯網白皮書(2017 年)》,車聯網是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和自動駕駛能力,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業態,從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車駕乘感受,為用戶提供智能、舒適、安全、節能、高效的綜合服務。車聯網可以通過車輛為車主提供智能導航、娛樂信息、緊急救援以及車輛自身的安全、節能、安防等各項智能服務;車聯網也可以對車輛行駛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獲取道路交通流量信息;車聯網還可以為車輛安全與高效行駛提供幫助。車聯網以“兩端一云”為主體,路基設施為補充,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移動智能終端、車聯網服務平臺等對象,涉及車-云通信、車-車通信、車-人通信、車-路通信、車內通信五個通信場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車聯網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近年來,車聯網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領域之一。車聯網可以實現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服務,正在成為汽車工業信息化提速的突破口。以車聯網逐步普及為標志,汽車工業已經開始進入“智慧時代”。車聯網行業在政策、市場、技術三重推動下得以迅速發展:
(1)政策層面
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的重要應用,得到了國務院、交通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門的廣泛重視和支持。我國的車聯網發展是從 2009 年開始的,但我國的智能交通行業則已經發展了十幾年,為車聯網行業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技術層面
目前全球范圍并無統一的車與車間的通信標準,我國包括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各地方、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在積極籌備相關工作,推動通信技術不斷升級演進,并且逐步實現標準化、統一化。
(3)市場方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22635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905萬輛;民用轎車保有量14644萬輛,增加1193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3701萬輛,增加1112萬輛。截至2019年底,國內14個省機動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輛,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此外,北京、成都、重慶、蘇州、上海、鄭州、深圳、西安、武漢、東莞、天津等11個城市超3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中汽協認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準切換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令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造成2019年產銷量分別下降7.5%和8.2%,但中汽協預測,2020年汽車市場降幅將收窄到2%。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數據顯示,中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美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達837輛,是中國的近5倍。由此可見,中國汽車市場依然具有很大成長空間。
隨著車聯網相關產品逐步在新上市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上的普遍應用,《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電子產品和服務)》、《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等行業政策、標準的推動,以及原有車輛的網聯化改裝,車聯網終端產品和系統服務市場規模正處于加速增長的起點上。
2、行業主要進入壁壘
(1)嚴格的供應商準入體系壁壘
基于汽車行駛安全的特殊性,整車廠商對供應商實行較為嚴格的準入制度。而供應商資質的獲得需要在經營年限、技術力量、管理水平、技術裝備水平、資金實力、收入規模、行業經驗及人才積累等多方面符合相應要求。同時標準嚴格的供應商體系使得一旦供應商通過認證和評估,除嚴重情形外,整車廠商更換供應商的意愿不強,客戶粘性較大。
(2)技術壁壘
車聯網是典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車聯網產品涵蓋了產品設計、技術研發、產品生產、調試及維護運營等多個環節。技術上涉及嵌入式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分布式數據庫系統、高可靠性電路等,且需針對客戶要求進行個性化方案制定,因此技術水平要求高、方案架構復雜、系統服務難度大,而相關的能力和技術只有經過長時間的行業實踐和自主的技術研發才能逐漸掌握,新進入的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積累。行業內企業需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以適應客戶的不同要求和行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技術研發和積累已經成為車聯網行業的進入壁壘之一。
(3)品牌壁壘
汽車網聯相關產品的運行效率、運行可靠性、穩定性與維護便利性對車輛的整個駕駛系統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客戶在選擇供應商時十分謹慎,除了要求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外,還非??粗毓淌欠駬碛胸S富的產品經驗、優異的歷史業績和良好的市場口碑,是否擁有專業化的技術和維護服務團隊,是否能夠提供較完善的系統服務。具有豐富產品經驗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具有明顯的品牌優勢,因此,品牌效應構成了進入本行業的重要壁壘。
(4)人才壁壘
車聯網行業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其設計和制造需要硬件、軟件、網絡等多方面的知識人才甚至是復合型人才。隨著車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具備較強人才招聘、培養能力的行業優勢企業將進一步建立起人才優勢,從而對中小企業形成人才壁壘。
3、行業經營模式
目前車聯網存在前裝和后裝兩種經營模式,兩者的模式差異比較大。前裝模式主要由汽車制造商主導。前裝模式是指車聯網終端供應商在汽車出廠以前,將產品銷售給汽車制造商,由汽車制造商組裝后推出市場。在前裝市場,汽車制造商通常會針對某一車型,指定使用某一品牌的車聯網產品,并服務于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前裝市場的優勢是產品會被納入到汽車整體設計過程中,并能大批量供貨。
后裝模式是指車輛出廠后加裝車聯網設備的模式,這種經營模式中,車聯網終端供應商進行產品研發、生產,一般通過各地車聯網運營商或者汽車零部件銷售商、4S 店、維修網點等進入市場。該模式的特點是行業差異較大,產品批量相對較小,進入門檻也較低。
相較于后裝模式的產品,前裝模式對產品品質及其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需要在汽車設計時同步參與開發,車廠一般選擇技術比較成熟、功能比較穩定的方案和供應商。
目錄
第一章 車聯網行業相關概述
1.1 車聯網行業介紹
1.1.1 產生背景
1.1.2 概念界定
1.1.3 要素分析
1.1.4 服務類型
1.1.5 應用分析
1.2 車聯網發展的戰略意義
1.2.1 帶動戰略新興產業
1.2.2 促進汽車業轉型升級
1.2.3 解決汽車社會問題
1.2.4 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
1.2.5 可降低運輸企業成本
1.2.6 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1.2.7 有助于行車安全
1.2.8 有利于市民出行
1.3 車聯網實現的條件
1.3.1 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
1.3.2 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1.3.3 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二章 2020-2026年全球車聯網行業發展分析
2.1 2020-2026年全球車聯網行業現狀綜述
2.1.1 產業發展綜況
2.1.2 產業驅動因素
2.1.3 產業政策分析
2.1.4 產業布局狀況
2.1.5 發展經驗借鑒
2.2 美國車聯網行業分析
2.2.1 行業進展分析
2.2.2 運營商拓展市場
2.2.3 行業相關設備
2.2.4 行業相關法規
2.2.5 行業戰略進程
2.2.6 行業發展前景
2.3 日本車聯網行業分析
2.3.1 行業發展概況
2.3.2 信息安全狀況
2.3.3 相關戰略規劃
2.4 韓國車聯網行業分析
2.4.1 行業發展歷程
2.4.2 企業布局狀況
2.4.3 行業發展展望
第三章 2020-2026年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環境PEST分析
3.1 政策(Political)環境
3.1.1 產業重點政策匯總
3.1.2 行業標準體系狀況
3.1.3 行業發展行動計劃
3.1.4 安全管理標準政策
3.1.5 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政策解讀
3.1.6 產業政策發展趨勢
3.2 經濟(Economic)環境
3.2.1 全球經濟形勢
3.2.2 國內宏觀經濟
3.2.3 工業運行情況
3.2.4 固定資產投資
3.2.5 居民收入水平
3.2.6 經濟發展趨勢
3.3 社會(Social)環境
3.3.1 人口數量規模
3.3.2 交通擁堵現狀
3.3.3 交通安全形勢
3.4 技術(Technological)環境
3.4.1 通信技術
3.4.2 互聯網技術
3.4.3 定位技術
第四章 2020-2026年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全面解析
4.1 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優勢分析
4.1.1 本土大市場優勢
4.1.2 本土文化優勢
4.1.3 互聯網及通信產業優勢
4.2 2020-2026年中國車聯網行業綜述
4.2.1 車聯網發展階段
4.2.2 車聯網現狀總析
4.2.3 車聯網發展特點
4.2.4 車聯網產業熱點
4.2.5 車聯網建設情況
4.2.6 車聯網合作發展
4.2.7 車聯網驅動因素
4.3 中國車聯網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4.3.1 車聯網需求分析
4.3.2 車聯網市場規模
4.3.3 車聯網普及率
4.3.4 車聯網滲透率
4.3.5 車聯網用戶狀況
4.4 中國車聯網行業波特五力競爭分析
4.4.1 新進入者威脅
4.4.2 替代品威脅
4.4.3 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
4.4.4 供方議價能力
4.4.5 買方議價能力
4.5 中國車聯網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4.5.1 相關標準尚未統一
4.5.2 信息安全問題分析
4.5.3 車企態度較為保守
4.5.4 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
4.5.5 其他問題分析
4.6 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策略解析
4.6.1 政策措施與建議
4.6.2 行業發展戰略措施
4.6.3 推動行業發展的要求
4.6.4 行業發展方式分析
4.6.5 業務發展建議分析
4.6.6 加強標準建設與信息防護
4.6.7 運營商發展建議
4.6.8 運營解決方案借鑒
第五章 中國重點地區車聯網行業發展狀況
5.1 北京
5.1.1 行業發展政策背景
5.1.2 行業平臺建設狀況
5.1.3 產業基地落戶北京
5.1.4 產業聯盟在京成立
5.2 上海
5.2.1 行業政策背景
5.2.2 產業布局加速
5.2.3 產業進展狀況
5.2.4 產業聯盟成立
5.2.5 相關產業分析
5.3 廣州
5.3.1 產業發展優勢
5.3.2 相關市場狀況
5.3.3 產業發展問題
5.3.4 產業發展建議
5.3.5 產業發展機遇
5.4 深圳
5.4.1 行業發展綜述
5.4.2 產業發展水平
5.4.3 相關市場現狀
5.5 武漢
5.5.1 企業加快布局市場
5.5.2 行業平臺建設狀況
5.5.3 產業平臺解決方案
5.5.4 產業園區分析
5.5.5 產業規劃建設
5.6 重慶
5.6.1 產業發展綜述
5.6.2 產業發展現狀
5.6.3 企業布局狀況
5.6.4 示范區發展分析
5.6.5 產業發展規劃
5.7 寧波
5.7.1 行業發展回顧
5.7.2 建設運營模式
5.7.3 建設運營建議
5.8 其他地區
5.8.1 湖南
5.8.2 浙江
5.8.3 無錫
第六章 中國車聯網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經營狀況分析
6.1 車聯網行業上市公司運行狀況分析
6.1.1 車聯網行業上市公司規模
6.1.2 車聯網行業上市公司分布
6.2 車聯網行業財務狀況分析
6.2.1 經營狀況分析
6.2.2 盈利能力分析
6.2.3 營運能力分析
6.2.4 成長能力分析
6.2.5 現金流量分析
第七章 2016-2019年中國車聯網重點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7.1 A公司
7.1.1 企業發展概況
7.1.2 車聯網布局分析
7.1.3 經營效益分析
7.1.4 業務經營分析
7.1.5 財務狀況分析
7.1.6 核心競爭力分析
7.1.7 公司發展戰略
7.1.8 未來前景展望
7.2 B公司
7.2.1 企業發展概況
7.2.2 經營效益分析
7.2.3 業務經營分析
7.2.4 財務狀況分析
7.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2.6 未來前景展望
7.3 C公司
7.3.1 企業發展概況
7.3.2 經營效益分析
7.3.3 業務經營分析
7.3.4 財務狀況分析
7.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3.6 公司發展戰略
7.3.7 未來前景展望
7.4 D公司
7.4.1 企業發展概況
7.4.2 經營效益分析
7.4.3 業務經營分析
7.4.4 財務狀況分析
7.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4.6 公司發展戰略
7.5 E公司
7.5.1 企業發展概況
7.5.2 經營效益分析
7.5.3 業務經營分析
7.5.4 財務狀況分析
7.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5.6 公司發展戰略
7.5.7 未來前景展望
第八章 中國車聯網技術發展分析
8.1 車聯網技術基本情況
8.1.1 車聯網技術體系分析
8.1.2 車聯網關鍵技術介紹
8.1.3 車聯網關鍵技術發展路線
8.2 中國車聯網行業技術發展綜述
8.2.1 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8.2.2 車聯網聯盟促進研發
8.2.3 技術發展短板分析
8.2.4 政府加快制定技術標準
8.3 中國車聯網核心技術進展狀況
8.3.1 信息通信技術
8.3.2 DSRC專用短程無線通信技術
8.3.3 LTE-V2X無線通信技術
8.3.4 未來發展重點
8.4 車聯網在自主品牌汽車中的技術可行性探析
8.4.1 技術狀況
8.4.2 技術可行性
8.4.3 技術方案
第九章 5G通信技術在車聯網行業的應用及影響分析
9.1 5G技術基本介紹
9.1.1 通信技術發展歷程
9.1.2 5G技術內涵及特點
9.1.3 三大典型應用場景
9.2 5G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9.2.1 5G產業鏈結構
9.2.2 5G產業政策環境
9.2.3 5G商用元年開啟
9.2.4 5G商業模式分析
9.2.5 運營商建設規劃
9.2.6 5G業務發展趨勢
9.3 5G技術在車聯網行業的應用狀況
9.3.1 技術應用機遇
9.3.2 應用價值分析
9.3.3 具體應用層面
9.3.4 技術應用進程
9.3.5 企業應用布局
9.4 5G技術在車聯網行業的應用前景
9.4.1 應用前景分析
9.4.2 應用態勢預測
第十章 中國車聯網產業鏈綜合分析
10.1 車聯網產業鏈概述
10.1.1 產業鏈主要環節
10.1.2 產業鏈結構分析
10.1.3 產業鏈架構分析
10.1.4 產業鏈市場劃分
10.1.5 產業鏈主要參與者
10.2 我國車聯網產業鏈的特征
10.2.1 產業鏈部分基礎雄厚
10.2.2 產業支撐相對匱乏
10.2.3 產業鏈長且復雜
10.3 中國車聯網產業鏈運作機制分析
10.3.1 產業鏈合作機制
10.3.2 產業鏈決策機制
10.3.3 產業鏈激勵機制
10.3.4 產業鏈自律機制
10.3.5 產業鏈利益分配機制
10.4 車聯網產業鏈的發展趨勢
10.4.1 產業鏈的新機會
10.4.2 產業鏈發展前景
第十一章 2020-2026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分析
11.1 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概述
11.1.1 概念界定
11.1.2 基本特點
11.1.3 原理及分類
11.1.4 功能等級結構
11.2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經驗借鑒
11.2.1 發展歷程及模式
11.2.2 推進組織機構
11.2.3 標準法規簡況
11.2.4 技術發展水平
11.2.5 相關企業發展
11.2.6 產業鏈競爭力
11.3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環境
11.3.1 產業環境
11.3.2 市場環境
11.3.3 政策環境
11.3.4 技術環境
11.3.5 標準及專利環境
11.4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綜述
11.4.1 發展優勢
11.4.2 發展意義
11.4.3 發展基礎
11.4.4 發展現狀
11.4.5 投資事件
11.4.6 發展目標
11.4.7 發展趨勢
11.5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分析
11.5.1 面臨的挑戰
11.5.2 政策建議
11.5.3 發展建議
11.5.4 發展戰略
第十二章 2020-2026年中國車聯網其他相關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12.1 汽車電子行業
12.1.1 行業基本概述
12.1.2 行業發展現狀
12.1.3 行業發展重點
12.1.4 市場競爭現狀
12.1.5 產業鏈分析
12.1.6 行業制約因素
12.1.7 行業發展對策
12.1.8 行業發展趨勢
12.2 物聯網行業
12.2.1 行業基本概述
12.2.2 行業現狀綜述
12.2.3 行業規模分析
12.2.4 行業發展瓶頸
12.2.5 行業發展機遇
12.2.6 發展重點
12.3 智能交通行業
12.3.1 行業現狀綜述
12.3.2 市場需求分析
12.3.3 行業存在的問題
12.3.4 行業發展對策
12.3.5 行業發展趨勢
12.4 智能手機行業
12.4.1 市場出貨量分析
12.4.2 市場銷售狀況
12.4.3 用戶規模分析
12.4.4 主要商家分析
12.4.5 市場發展趨勢
第十三章 車聯網行業投融資潛力及風險分析
13.1 上市公司在車聯網行業投資動態分析
13.2 三大通信運營商及BAT在車聯網領域投資布局分析
13.2.1 中國移動
13.2.2 中國聯通
13.2.3 中國電信
13.2.4 百度
13.2.5 阿里巴巴
13.2.6 騰訊
13.3 中國車聯網行業融資狀況分析
13.3.1 融資事件數量
13.3.2 融資事件金額
13.3.3 融資事件輪次
13.3.4 融資事件地域
13.3.5 活躍投資機構
13.4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潛力分析
13.4.1 市場價值分析
13.4.2 普及時機成熟
13.4.3 國家政策利好
13.4.4 行業投資要點
13.4.5 行業投資機會
13.5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13.5.1 政策風險
13.5.2 技術風險
13.5.3 市場需求風險
13.5.4 資金風險
13.5.5 協同風險
13.5.6 社會風險
13.6 中國車聯網行業風險控制策略
13.7 車聯網行業投資項目案例分析
13.7.1 新一代車聯網投資合作項目
13.7.2 車聯網服務平臺投資項目
13.7.3 車聯網服務投資合作項目
第十四章 車聯網產業投資運作模式分析
14.1 車聯網的發展模式
14.1.1 技術模式
14.1.2 商業模式
14.1.3 管理模式
14.2 車聯網服務管理及運營模式
14.2.1 需求分析
14.2.2 管理模式
14.2.3 運營模式
14.3 車聯網產業商業模式分析
14.3.1 汽車制造商主導
14.3.2 通信運營商主導
14.3.3 車企和通信運營商合作
14.3.4 獨立的第三方主導
14.3.5 商業模式發展的問題
14.3.6 商業模式發展的思考
14.4 車聯網主要的盈利模式
14.4.1 內容收費
14.4.2 有償服務收費
14.4.3 全部服務免費
14.4.4 汽車廠商與運營商合作
14.4.5 移動運營商主導模式
14.4.6 第三方獨立模式
14.4.7 盈利模式拓展趨勢
14.5 車聯網產業發展模式的不足及創新舉措
14.5.1 產業發展模式的不足
14.5.2 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
14.6 車聯網商業模式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車聯網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15.1 車聯網產業發展前景及市場預測
15.1.1 全球市場預測
15.1.2 市場普及率預測
15.2 2020-2024年中國車聯網行業預測分析
15.2.1 影響因素分析
15.2.2 市場規模預測
15.2.3 用戶規模預測
15.2.4 行業滲透率預測
15.3 中國車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
15.3.1 行業發展方向
15.3.2 產業發展趨勢
15.3.3 市場應用趨勢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