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歐美熱電聯產供熱發展概況及國內行業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1、國外熱電聯產供熱發展概況
由于熱電聯產是一個流程實現電能和熱能同時生產的先進能源利用形式,與熱電分產相比具有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大氣污染、提高供熱質量、便于綜合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減少安全事故等優點,使能量得到梯級利用,減少能源損失,能量總利用率可以達到 80%以上,因此在世界各國都得到大力提倡,特別是在經歷了上世紀 70 年代的石油危機后,熱電聯產受到了西方國家的重視,從而加快了世界范圍內熱電聯產的發展。目前,世界各國都將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做為節約能源改善環境的有效措施。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熱電聯行業全景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1)美國
據美國能源部數據統計,截至 2018 年底,美國熱電聯產總裝機 8,109.44 萬千瓦,發電量占比達到 19.43%。從 2000 年到 2018 年,美國熱電聯產規模增長為57.37%,裝機容量從 5,153.25 萬千瓦增加到 8,109.44 萬千瓦,發電站數量達到 5,637座。其中,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熱電聯產裝機容量達到 5,803.89 萬千瓦,占熱電聯產總裝機容量的 71.57%;天然氣項目占熱電聯產總數量的 68.38%。
(2)歐洲
2018 年 6 月,歐洲熱電聯產促進協會(COGEN Europe)發表了一份題為《熱電聯產在歐洲未來能源系統中的作用》的報告,介紹了歐洲熱電聯產至 2050 年的發展藍圖。熱電聯產目前為歐洲提供了 11%的電力和 15%的熱能,為歐盟 21%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和 14%的能源效率目標作出了貢獻;到 2030 年,熱電聯產將為歐洲提供 20%的電力和 25%的熱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熱電聯產將來自可再生能源,這將為歐盟23%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和 18%的能源效率目標作出貢獻;到 2050 年,歐盟預計將熱電聯產在整體發電量占比中提升一倍,并把熱電聯產行業作為能源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2、我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歷程
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熱電聯產的興起和發展時期
我國的熱電聯產始于 20 世紀 50 年代,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建的 156 個建設項目,就包括北京、西安、吉林等城市的熱電廠建設項目,這一時期也是各地電網發展的初期。當時的熱電廠以工業生產用蒸汽為主要負荷,但由于工業熱負荷誤差較大,熱電廠投產后熱負荷很長時間上不來,致使熱電廠的經濟效益未能充分發揮。這一時期,絕大多數熱電廠選了抽凝機組,以保證供汽供電;我國新投產 6,000 千瓦及以上的供熱機組容量占火電機組總容量的 20%,僅次于蘇聯,居世界第二位。
(2)1971 年至 1980 年,自備熱電廠建設增加
1971 年至 1975 年,由于中央政府和其他影響,工業布局分散,沒有中長期的工業建設和城市規劃,因而制定熱電廠的發展規劃沒有基礎,只能在短期計劃中做些安排。1976 年至 1980 年,仍然沒有相對穩定的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但后期國民經濟恢復發展較快,熱電廠建設開始增加,投產供熱機組 97.5 萬千瓦,占新增火電裝機 6.8%。投產供熱機組中,公用的供熱機組只占 23%,該階段以工業企業自備熱電廠為主,僅滿足本廠生產用蒸汽和建筑采暖的需要。
(3) 1981 年至 2005 年,熱電聯產行業快速發展
在改革開放的強大推動下,我國熱電聯產業務得以快速發展。1981 年以后,中央提出到 2000 年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人民生活提高到小康水平的宏偉戰略目標,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節約和開發并重方針,在節約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鼓勵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中設置了節能機構,國務院建立了節能辦公會議制度,國家計委在計劃安排上專列了“重大節能措施”投資,支持熱電廠項目建設。1981 年至 1990 年,原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共參與節能基建熱電項目 291 個,總容量 688 萬千瓦(其中小熱電 221 萬千瓦),總投資 91.6 億元,其中節約基建投資52.6 億元。
由于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1990 年至 2010 年期間,很多城市和縣鎮均編制有熱力規劃,將熱電建設納入長期發展計劃,有的城市在市區周邊和開發區已建起十多個熱電廠,形成當地重要的熱能動力供應系統。同時區域熱電廠也從城市的工業區,蔓延到了鄉鎮工業開發區,并且出現私營企業家看好熱電聯產行業并投資建設熱電廠。在此期間,國家出臺的政策對熱電聯產與集中供熱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1998 年《關于發展熱電聯產的若干規定》出臺之前,熱電聯產工作出現階段性進展緩慢的局面,該規定發布之后,克服了發展中的障礙,熱電聯產工作再次加快發展,1999 年和 2000年都分別比上一年有較大的增長。2000 年,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建設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等部委進一步對《若干規定》加以補充和修訂,聯合印發《關于發展熱電聯產的規定》,對發展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的問題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具體規定,到 2001年,全國集中供熱面積比 2000 年的增長高達 32%,其后我國熱電聯產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4)2006 年至今,熱電聯產行業注重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十一五以來,國家在火電領域執行“上大壓小”的行業政策,也即在建設大容量、高參數、低消耗、少排放機組的同時,相應關停一部分小火電機組,引導了我國煤電行業新建超臨界、超超臨界等大機組的熱潮。我國燃煤發電技術不斷創新,裝備制造水平不斷提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廣泛應用,60 萬千瓦級、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和世界首臺 60 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運行,25 萬千瓦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IGCC)、10 萬噸二氧化碳捕集裝置示范項目建成。根據美國發展中心(Center forAmerican Progress)2017 年 5 月發布的報告,其所列的中美各自前 100 位的最高效煤電廠名單中,美國前 100 所最高效燃煤電廠建于 1967 年至 2012 年之間,而中國的則建于 2006 年至 2015 年之間。中國這 100 所電廠里有 90 所是超超臨界參數的,而美國只有 1 所是超超臨界的。
我國熱電聯產行業主要以煤炭為原料,熱電聯產技術在“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均入選十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隨著城市和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熱力需求不斷增加,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穩步發展,總裝機容量不斷增長,截至“十二五”期末規模以上熱電聯產機組容量在火電裝機容量中的比例達 37.04%左右,裝機容量及增速均已處于世界 領先水平。
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和工業園區供熱已形成“以燃煤熱電聯產和大型鍋爐房集中供熱為主、分散燃煤鍋爐和其它清潔(或可再生)能源供熱為輔”的供熱格局。在三北等采暖地區,熱電廠通過新建或技術改造,20 萬、30 萬千瓦大型抽汽冷凝兩用機組成為了城市集中供熱的主力軍;在工業園區供熱方面,由于電力相關裝備制造業的進步,加之政府行業政策引導和環保政策的加強,匹配下游熱用戶需求、調峰方便的中小機組也在向高參數方向發展。
在高參數意味著能源高效利用的同時,國家也加大了對熱電廠清潔環保方面的要求,要求新建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水平,現役機組要確保滿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需求,改造范圍內的項目按照要求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3、我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趨勢
A. 熱電聯產機組將繼續以燃煤機組為主
雖然美國、歐洲熱電聯產的原料以天然氣為主,但從資源稟賦來看,中國是一個煤多油氣少的國家,這也決定了我國電力能源結構以煤電為主,燃煤發電無論是在裝機結構、還是發電量結構中均居于首位,2018 年全國煤電裝機及發電量規模占比分別為 53%、63.7%。未來一個時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占主導地位。
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煤電的主體地位不會變,煤電行業的高效化和節能減排技術成為我國長期的發展戰略。由于煤相對于天然氣的價格低和供應來源穩定等優勢,國家政策明確規定,要增加電煤在煤炭消費中的比重,而高參數、實現超低排放的燃煤背壓熱電聯產機組又是最清潔、最高效的燃煤發電生產方式,為工業園區企業提供蒸汽的熱電聯產機組以及北方供暖地區熱電聯產機組將繼續以燃煤機組為主。
B. 無論是為工業園區企業提供蒸汽的熱電聯產機組,還是三北采暖地區的熱電聯產機組,從地域限制、能耗和環保成本來看,中小型熱電聯產機組具有長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根據國家發改委官網上對《關于印發<熱電聯產管理辦法>的通知》有關解讀文章,目前我國(特別是“三北采暖地區”)大型抽凝式熱電機組或兼顧供熱的純凝發電機組占比過高,供熱期間存在系統調峰壓力大、系統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差等問題。為此,《熱電聯產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燃煤抽凝式熱電聯產項目應在國家依據總量控制制定的建設規劃內核準;規劃新建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抽凝式熱電聯產機組,應符合在電力空間、供熱負荷、采暖期熱電比和納入電力建設規劃等方面的約束條件。對于系統調峰困難地區,嚴格控制現役純凝機組供熱改造。
地域方面,大型燃煤電廠一般建在坑口、港口和電負荷中心,受供熱半徑限制,供汽一般在15公里半徑內,供熱水在40公里以內。而絕大多數有供熱需求的工業園區、居民采暖不可能靠近大型燃煤電廠周邊。
裝機形式及能耗方面,大型燃煤電廠以發電為主,采用高參數、大容量機組,例如采用60萬千瓦及以上的凝(抽)汽式火電機組,鍋爐采用2,000蒸噸/小時以上的煤粉爐。而熱電站以供熱為主,一般采用中小型背壓機組和較高參數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由于背壓機組避免了高達50%以上的冷端熱損失,所以能耗遠低于大型火電機組;循環流化床鍋爐環保性能好,一般爐內脫硫脫硝效率較高,因而具備環保處理成本低和高可靠性的優勢。
熱電站是為了解決供熱(暖)而建設的,以熱定電,供熱與供電消耗煤炭的比例一般在500%以上(即熱電比),一般裝機都比較小就可以滿足供熱(暖)需求。大型燃煤電廠以發電為主,改造用于供熱,熱電比一般在30%以下,這么多的煤炭消耗不是為了供熱(暖)而是為了發電,若把廠建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周邊和產業聚集的工業園區,就會造成巨大的環保壓力。
因此,30萬千瓦及以上大型燃煤機組不是熱電聯產行業的發展主流,中小型背壓熱電聯產機組具有長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C. 熱電聯產機組也在向高參數方向發展
由于熱能不可能全部轉換為機械能,熱能的品位低于機械能和電能,從能源梯級利用原理出發煤電行業應盡可能提高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這也是近來我國鼓勵煤電行業新建超臨界、超超臨界等高參數機組不斷提高發電效率的原因之一。
熱電聯產機組的經濟效益方面,浙江省 2019 年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的非省統調熱電聯產發電機組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 0.5058 元,即不含稅價格 0.4476 元/kwh(按 13%增值稅率計算);據此可計算得 1GJ 熱當量的電力銷售收入為 124.33 元。而新中港 2019 年售熱單價平均為 179.34 元/噸(不含稅),折合為 60.79 元/GJ(不含稅),遠低于電力的 124.33 元/GJ。因此,在保證供熱,并符合排放標準、維持較高熱效率的前提下,應盡量多發電,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得益于近年來我國電力相關裝備產業、機械電子信息產業及新工藝、新材料的發展,中小功率、高參數、高轉速、高效率背壓式汽輪機技術的成熟,中小容量的超高壓、亞臨界及以上參數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的成熟,以及配套熱泵技術、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的國產化成熟和普及化等等,為中小型熱電聯產企業采用高參數機組提供了技術可行性。
目錄
第一章 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 熱電聯產行業概述
第二節 工作原理
一、溴化鋰吸收式
二、溴化鋰的利用
三、先發電式
四、后發電式
第三節 熱電聯產的節能分析
一、熱電聯產節能的機理
二、界定指標的數學模型
三、熱電聯產的節能條件
四、計算結果分析
五、供電(發電)標準耗煤率
第四節 熱電聯產行業上下游及其關聯性
一、熱電聯產工作流程分析
1、燃料煤流程
2、空氣及燃氣流程
3、水及蒸汽流程
4、電氣系統流程
二、熱電聯產上游成本及影響分析
1、燃料成本
2、水費
3、電費
4、設備折舊費
三、成本對熱電聯產行業的影響
1、成本預測
2、成本計劃
3、成本控制
4、成本核算
5、成本分析
6、成本考核
四、熱電聯產下游發展及其影響分析
1、熱電聯產下游用戶發展分析
2、下游用戶發展對熱電聯產行業的影響
第二章 熱電聯產行業市場環境及影響分析(PEST)
第一節 熱電聯產行業政治法律環境(P)
第二節 行業經濟環境分析(E)
第三節 行業社會環境分析(S)
第四節 行業技術環境分析(T)
第三章 國際熱電聯產所屬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第一節 全球熱電聯產市場總體情況分析
一、全球熱電聯產行業的發展特點
二、全球熱電聯產市場結構
三、全球熱電聯產所屬行業發展分析
四、全球熱電聯產行業競爭格局
五、全球熱電聯產市場區域分布
第二節 全球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分析
一、歐洲
1、歐洲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概況
2、歐洲熱電聯產市場規模分析
3、歐洲熱電聯產行業優惠政策
4、歐洲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前景
二、美國
1、美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概況
2、美國熱電聯產市場規模分析
3、美國熱電聯產行業優惠政策
4、美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前景
三、日本
1、日本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特點
2、日本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情況
3、日本熱電聯產行業發展政策
4、日本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前景
四、其他國家地區
1、韓國
2、巴西
3、印度
4、澳大利亞
第三節 世界熱電聯產的發展趨勢
一、熱電聯產推廣范圍逐漸普遍化
二、因地制宜,熱電聯產的機組出現大型化
三、熱電聯產使用的潔凈煤技術高新化
四、熱電聯產的節能技術系統化
五、熱電聯產的熱能消費計量化
六、熱電聯產使用燃料清潔化
七、熱電聯產的能源系統新型化
八、熱電聯產的投資經營市場化
第四章 我國熱電聯產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第一節 我國熱電聯產所屬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一、我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階段
二、我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三、我國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四、我國熱電聯產行業商業模式分析
第二節 熱電聯產所屬行業發展現狀
一、熱電聯產城市集中供熱現狀
1、城市蒸汽集中供熱能力
2、城市蒸汽集中供熱總量
3、城市熱水集中供熱能力
4、城市熱水集中供熱總量
二、熱電聯產裝機規模分析
三、熱電聯產新建項目統計
第三節 熱電聯產市場情況分析
一、全行業面臨經營困境
二、目前國內熱電企業的政策支持
三、熱電企業走出困境的對策
第四節 熱電聯產成本及價格分析
一、熱電聯產成本分攤
1、熱電聯產成本項目
2、熱電聯產成本分攤方法
二、熱電聯產電力價格
1、電價市場化進程
2、熱電聯產上網電價
三、熱電聯產熱力價格
1、熱力定價機制
2、熱力價格走勢
第五章 我國熱電聯產行業整體運行分析
第一節 中國熱電聯產所屬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二、人員規模狀況分析
三、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第二節 我國熱電聯產市場供需形勢分析
一、我國熱電聯產行業供給情況
1、我國熱電聯產行業供給結構分析
2、我國熱電聯產重點企業供給情況
二、我國熱電聯產行業需求情況
1、我國熱電聯產客戶結構分析
2、我國熱電聯產行業需求特點
三、我國熱電聯產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節 我國熱電發展情況
一、我國熱力發展分析
1、我國熱力消費量分析
2、我國熱力供應量分析
3、我國熱力行業市場發展
二、我國電力發展分析
1、我國電力消費量分析
2、我國發電量分析
3、我國電力行業市場發展
三、我國熱電聯產占熱電行業結構分析
第六章 中國熱電聯產行業主要設備市場分析
第一節 燃煤鍋爐市場分析
一、燃煤鍋爐市場規模分析
二、燃煤鍋爐主要生產企業
三、燃煤鍋爐發展動向分析
第二節 余熱鍋爐市場分析
一、余熱鍋爐市場規模分析
二、余熱鍋爐主要生產企業
三、余熱鍋爐市場前景分析
第三節 背壓式汽輪機市場分析
一、背壓式汽輪機應用現狀分析
二、背壓式汽輪機主要生產企業
三、背壓式汽輪機市場前景分析
第四節 余熱溴冷機市場分析
一、余熱溴冷機發展規模分析
二、余熱溴冷機主要生產企業
三、余熱溴冷機市場前景分析
第七章 中國熱電聯產行業相關技術分析
第一節 生物質熱電聯產發展分析
一、生物質熱電聯產發展概述
二、生物質熱電聯產中的生物質轉化技術
1、直接燃燒技術
2、氣化技術
3、直接燃燒技術與氣化技術的商業化程度
三、不同原動機的綜合生物質熱電聯產技術
1、有機朗肯循環
2、斯特林發動機
3、熵循環、熱空氣透平
四、歐洲生物質熱電聯產技術發展狀況
1、芬蘭
2、瑞典
3、丹麥
第二節 應用熱電聯產實現節能和碳減排
一、應用熱電聯產實現節能和碳減排概述
二、研究方法
1、熱電聯產設備的技術參數
2、成本估算
3、數據輸入
4、基準價格
5、熱電聯產設備的成本
6、其他費用
三、結果與討論
1、熱電聯產的技術潛能
2、敏感性分析
3、內部收益率
4、能源價格
5、較低的投資成本及經濟規模
6、燃氣渦輪機更高的效率
7、運行時間
8、蒸汽需求量的增加
9、折舊表
10、碳減排和簡單投資回收期的成本效益
11、政策影響
四、研究結論
第三節 制漿工業熱電聯產發展
一、造紙企業對熱電需求
二、紙廠熱電聯產能源原理
三、中國造紙工業的熱電聯產發展前景
四、制漿工業熱電聯產發展建議
第八章 中國熱電聯產行業集中供熱市場分析
第一節 我國熱電聯產行業集中供熱總體分析
一、我國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政策回顧
二、我國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市場發展現狀
1、我國熱力消費市場發展現狀
2、我國熱電聯產市場發展現狀
3、我國集中供熱市場發展現狀
三、我國的熱電聯產市場潛力
四、促進我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發展面臨的障礙
1、體制障礙
2、政策障礙
3、資金障礙
4、技術障礙
五、促進我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發展的政策建議
第二節 民用建筑集中供熱分析
一、民用建筑集中供熱基礎設施建設
1、城鎮建筑面積建設規模
2、城鎮建筑供熱面積規模
3、城鎮熱力管道建設情況
二、北方采暖地區集中供熱分析
1、北方采暖地區集中供熱概況
2、北方采暖地區集中供熱分布
三、東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熱情況
1、東北熱電廠供熱設備容量
2、東北熱電廠供熱總量情況
3、東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熱規劃
四、華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熱情況
1、華北熱電廠供熱設備容量
2、華北熱電廠供熱總量情況
3、華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熱規劃
五、西北民用建筑集中供熱情況
1、西北熱電廠供熱設備容量
2、西北熱電廠供熱總量情況
第三節 工業用戶集中供熱分析
一、工業用戶集中供熱現狀
二、安徽工業用戶集中供熱分析
1、安徽熱電廠供熱能力
2、安徽熱電廠供熱總量
3、安徽工業用戶集中供熱規劃
三、山東工業用戶集中供熱分析
1、山東熱電廠供熱能力
2、山東熱電廠供熱總量
3、山東工業用戶集中供熱規劃
四、浙江工業用戶集中供熱分析
1、浙江熱電廠供熱能力
2、浙江工業用戶集中供熱規劃
第九章 中國工業企業自建熱電廠分析
第一節 石油工業熱電廠建設分析
一、石油工業熱電需求分析
二、中石油熱電廠建設情況
1、中石油熱電裝機規模
2、中石油熱電裝機規劃
三、中石化熱電廠建設情況
1、中石化熱電裝機規模
2、中石化熱電裝機規劃
第二節 化學工業熱電廠建設分析
一、化學工業熱電需求分析
二、重點行業熱電裝機情況
1、化肥行業熱電裝機情況
2、鹽化工行業熱電裝機情況
三、化學工業熱電裝機規劃
第三節 輕工工業熱電廠建設分析
一、輕工工業熱電需求分析
二、造紙工業熱電裝機規模
三、造紙工業熱電裝機規劃
第四節 有色冶金工業熱電廠建設分析
一、有色冶金工業熱電需求分析
二、鋁冶煉工業熱電裝機規模
三、鋁冶煉工業熱電裝機規劃
第十章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競爭形勢及策略
第一節 行業總體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熱電聯產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1、現有企業間競爭
2、潛在進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脅分析
4、供應商議價能力
5、客戶議價能力
二、熱電聯產行業企業間競爭格局分析
1、不同地域企業競爭格局
2、不同規模企業競爭格局
3、不同所有制企業競爭格局
三、熱電聯產行業集中度分析
四、熱電聯產行業SWOT分析
1、熱電聯產行業優勢分析
2、熱電聯產行業劣勢分析
3、熱電聯產行業機會分析
4、熱電聯產行業威脅分析
第二節 熱電聯產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形勢分析
第一節 中國熱電聯產企業總體發展狀況分析
一、熱電聯產企業主要類型
二、熱電聯產企業資本運作分析
三、熱電聯產企業創新及品牌建設
四、熱電聯產企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第二節 中國領先熱電聯產企業經營形勢分析
一、A公司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主營業務分析
3、企業運營狀況
4、企業經營狀況SWOT分析
5、企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二、B公司
2、企業供給結構分析
3、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4、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5、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6、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7、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三、C公司
3、企業主要特點分析
4、企業財務指標分析
5、企業經營優勢分析
6、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三節 熱電聯產設備領先企業經營分析
2、企業主要產品分析
3、企業科技創新分析
4、企業經營優勢分析
5、企業科研開發分析
3、企業人員團隊分析
5、企業科研發展分析
3、企業經營成績分析
5、企業技術優勢分析
第十二章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第一節 2020-2025年熱電聯產市場發展前景
一、2020-2025年熱電聯產市場發展潛力
1、節約能源工作的需要
2、能源結構調整的機遇
3、環境保護的要求
4、工業需求量大
5、民用采暖和生活用熱迅速增加
6、農村小熱電的發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
7、政府大力支持
二、2020-2025年熱電聯產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三、2020-2025年熱電聯產細分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第二節 2020-2025年熱電聯產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一、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發展趨勢
1、產業發展規模多元化
2、能源利用技術多元化
二、2020-2025年熱電聯產市場規模預測
1、熱電聯產行業市場容量預測
2、熱電聯產所屬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三、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應用趨勢預測
四、2020-2025年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1、工業集中供熱發展前景預測
2、民用建筑集中供熱發展前景預測
第三節 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供需預測
一、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供給預測
二、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裝機規模預測
三、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新建項目預測
四、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供需平衡預測
五、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企業數量預測
六、2020-2025年中國熱電聯產行業資產規模預測
第十三章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
第一節 熱電聯產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一、熱電聯產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二、熱電聯產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三、熱電聯產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第二節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三節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投資機會
一、重點區域投資機會
二、熱電聯產行業投資機遇
第四節 2020-2025年熱電聯產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