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聚乳酸行業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聚乳酸行業發展概況
聚乳酸系乳酸單體經脫水縮聚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種典型的合成類 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環境友好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及易于加工成形等優點,在生物醫用高分子、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包裝等行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供需格局及前景預測報告》
聚乳酸特性
聚乳酸的自降解以水解為主要形式,通常不需要特殊水解酶,降解產物可參加體內循環,最終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體外,對環境不產生污染。聚乳酸屬脂肪族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其力學性能主要受其結品度的影響,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等性能相當,可有效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熱塑、擠出成型、吹膜成型、發泡成型等方式加工。
由乳酸單體聚合生產聚乳酸的技術經過數十年發展,目前其工業化生產技術已經日益成熟。聚乳酸的生產方法可分為以乳酸單體直接脫水縮聚的一步法,以及先將乳酸脫水生成丙交酯、再開環聚合制得聚乳酸的二步法。目前世界上生產高品質大分子量聚乳酸均采用兩步法。
聚乳酸(PLA)屬于生物基塑料中的一種,根據歐洲生物塑料協會(EuropeanBioplastics)定義,生物基塑料是一類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或兩者兼而有之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創新型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羥基烷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淀粉共混物(PSM),生物基聚乙烯(PE)、生物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物基聚酰胺(PA)、生物基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已內酯(PCL)。上述生物基塑料按原材料是否為生物基材料,是否可生物降解兩個維度,可劃分如下:
生物基塑料按原材料劃分
資料來源:EuropeanBioplastics、普華有策
近些年,隨著改性及共混技術的發展,生物基塑料在硬度、力學強度、耐熱性、透明度等性能指標方面已接近傳統石油基塑料,同時由于生物基塑料憑借原材料的可再生性、生產使用過程中的低碳排放,以及部分材料廢棄后的可生物降解性等優勢,已在許多領域開始替代傳統石油基塑料。
全球生物基塑料下游應用情況
2、聚乳酸的主要應用
(1)聚乳酸在塑料行業的應用
利用聚乳酸成型的生物基塑料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家電及電子產品外殼,可生物降解的醫療植入物,罐、杯、瓶和包裝材料等。聚乳酸塑料的力學特點類似于傳統的塑料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塑料可以利用已有的石化塑料工廠生產,而不需要進一步大規模的工業投資。傳統塑料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回收利用,然而這三種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決環境問題。塑料填埋后破壞了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流動,導致植物發育不良,減產。早在2013年,據中國科學報報道在新疆、甘肅一些地方,長期累積的廢舊地膜每畝高達20公斤,相當于在土地中鋪了5層塑料膜,土壤地膜殘留使農作物減產10%~20%。一些塑料本身的聚酯成分和其中輔助材料的存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劇毒物質二惡英就是其中一種。
我國塑料垃圾主要來自農用地膜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包裝材料,回收利用難度大、成本高,塑料回收利用的工業化發展也有較大不足。
聚乳酸為可生物降解材料,降解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分解的中間產物乳酸對人體無害,且其生產所使用的原料為可再生資源,因此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引起廣泛關注和支持,并已較大規模投產與投放市場。
(2)聚乳酸在纖維行業的應用
聚乳酸纖維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如比PET親水性好、懸垂性、舒適性和手感好、回彈性好、較好的卷曲性和卷曲持久性、收縮率可以控制;強度高、抗紫外穩定性好、比PET密度小、可以用分散性染料染色、成型加工性好、熱粘結溫度可以控制、結晶熔融溫度可以在120~170℃范圍內變化、可燃性低、發煙量小等。這些特性刺激了聚乳酸纖維在纖維和非織造布領域的應用,并且聚乳酸纖維可以制成圓截面的單絲或復絲、三葉形截面的丙綸膨體長絲(BCF,可用于織造地毯和毛氈)、卷曲或非卷曲的短纖維、雙組份纖維、紡粘非織造布和熔噴非織造布等,這使聚乳酸纖維在服裝市場、家用及裝飾市場、非織造布市場、雙組份纖維領域有重要的用途。
(3)聚乳酸在醫藥行業的應用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抑菌性能。近年來聚乳酸應用于醫藥工業比例增加,尤其是L-聚乳酸對人體有高度安全性,并可被組織吸收。在植入生物體后,不但有足夠的初始力學強度,而且在降解過程中,降解速率還應與組織細胞的生長速率相適應,以保持合適的力學強度。所以,需要根據醫學上不同的要求制備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因為聚乳酸的結晶度和其分子量有直接的關系。此外,還可通過自增強技術改善聚乳酸高分子的晶體結構,以提高聚乳酸材料的力學性能。聚乳酸作為醫用生物材料,無毒性是其應用中優先考慮的因素:聚乳酸材料植入生物體后,對生物體無毒副作用,而且具有防粘連、誘導骨生長及逐步降解、吸收等優良特性。
目前國內外聚乳酸在醫藥領域中的應用研究與開發方興未艾,新的用途不斷被開發出來,聚乳酸已經成為目前醫藥領域中應用最廣泛和最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3、行業市場化程度及競爭格局
目前,在全球乳酸及聚乳酸市場上,產能超過10萬噸的企業共有三家:分別為荷蘭科碧恩-普拉克(Corbion-Purac)公司、美國NatureWorks公司及金丹科技。其中,科碧恩-普拉克為全球最大的乳酸及其衍生物、丙交酯、聚乳酸供應商,在荷蘭、西班牙、巴西、美國、泰國都有生產工廠,現具有年產36萬噸乳酸及其衍生物、丙交酯的生產能力,約占全球總產能的26%??票潭?普拉克在荷蘭和西班牙的工廠目前主要生產高端產品如醫藥級的L-乳酸衍生物和D-乳酸等。另外,科碧恩-普拉克還通過生產丙交酯、聚乳酸參與到聚乳酸的產業鏈中。美國嘉吉公司下屬的NatureWorks為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產企業,目前擁有每年22萬噸的L-乳酸生產能力,約占全球乳酸總產能的約24%,但NatureWorks自產的乳酸并不對外銷售,而是專門供應NatureWorks 的15萬噸聚乳酸工廠。NatureWorks供應了目前全球市場上大多數的聚乳酸樹脂原料,是全球唯一產能達到15萬噸級的聚乳酸生產商,遠超過其他聚乳酸生產商的生產規模。
我國的乳酸及其衍生品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優勝劣汰后行業集中度較高,目前金丹科技、百盛科技分別具有12.8萬噸和4萬噸的乳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產規模,占據了我國乳酸行業的大部分生產能力及市場份額。聚乳酸的生產在我國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已建并投產的生產線不多,且多數規模較小。其中,聚乳酸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每年1.5萬噸的產能,未來計劃擴至6.5萬噸。國內其他企業,如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光華偉業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麗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也陸續投資建設了規模不等的聚乳酸生產線。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市場乳酸、乳酸鹽及乳酸酯的市場份額主要為國內企業所占據,但丙交酯、聚乳酸產品的市場份額仍為NatureWorks、科碧恩-普拉克等外資企業所占據,國內企業目前受制于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規模等方面的原因,市場份額仍較小,企業實力與 NatureWorks、科碧恩-普拉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4、行業發展趨勢
(1)下游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
在乳酸的傳統應用領域,來自食品和飲料市場的需求將繼續推動乳酸消費的持續穩定增長。在美國,乳酸主要被用作酸味劑,而在即食肉類行業也將繼續保持增長。西歐和日本食品飲料行業對乳酸需求的增長將相對溫和。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食品和飲料市場對乳酸需求的增長會更加強勁,乳酸將被持續用于當地食品保鮮劑、食品強化劑和PH調節劑等。
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已成為乳酸及其鹽類和酯類的重要市場。這個市場,美國和西歐將繼續穩步增加,而中國則會出現更強的增長,乳酸在該領域的用途主要包括靜脈解決方案、洗發水、肥皂、抗衰老的α-羥基護膚霜和潤膚品等。
在乳酸的新興應用領域,來自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全球聚乳酸(PLA)市場未來將以超過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23年,全球聚乳酸需求量將達到30.19萬噸。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市場前景廣闊的發展領域,聚乳酸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在迅速增加,聚乳酸塑料有望成為乳酸最有前途的終端應用領域之一。
(2)新產品及技術進步有助于應用領域的開拓
針對乳酸生產企業來講,在提高產品的純度和質量的同時,加大對于食品飲料和醫藥護理等附加值較高行業的應用研究和推廣,由單純的乳酸產品生產商向為客戶提供乳酸及應用技術服務的供應商轉變是行業內企業未來保持競爭力的途徑之一。
聚乳酸作為一種新型可降解的環保型材料,其特點為綠色環保、安全無毒,這種高分子的材料由于其環保的性質,在包裝、醫藥、食品、纖維、3D打印等行業應用前景廣闊。隨著近些年乳酸縮聚、催化技術的進步,聚乳酸的生產成本逐漸降低,其在下游各行業的推廣應用在時機上已日益成熟,近幾年聚乳酸產業的市場和生產規模都有很大增長。我國聚乳酸行業發展在經歷前些年的導入期后,目前正進入成長期,未來幾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以玉米淀粉作為糖源通過發酵法生產乳酸仍然是行業內主要的乳酸生產工藝,在乳酸下游新興應用領域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乳酸上游探索利用秸秤、玉米芯、甘蔗渣等作為原材料生產乳酸的新技術就變得十分必要和意義重大。該方面的技術進步,一方面有利于解決“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有利于降低乳酸生產成本及解決秸秤焚燒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
目錄
第一章聚乳酸概述
第一節聚乳酸行業概況
第二節聚乳酸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模型介紹
二、聚乳酸產業鏈模型分析
第二章 2015-2019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2015-2019年中國經濟環境分析
一、宏觀經濟
二、工業形勢
三、固定資產投資
第二節 2015-2019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一、行業政策影響分析
二、相關行業標準分析
第三節 2015-2019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社會環境分析
一、居民消費水平分析
二、工業發展形勢分析
第三節 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第三章中國聚乳酸生產現狀分析
第一節聚乳酸行業總體規模
第一節聚乳酸產能概況
一、2015-2019年產能分析
二、2020-2026年產能預測
第三節聚乳酸市場容量概況
一、2015-2019年市場容量分析
二、產能配置與產能利用率調查
三、2020-2026年市場容量預測
第四節聚乳酸產業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聚乳酸國內產品價格走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節 2015-2019年國內產品價格回顧
第二節 2015-2019年國內產品市場價格及評述
第三節國內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2020-2026年國內產品未來價格走勢預測
第五章 2015-2019年我國聚乳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我國聚乳酸行業發展現狀
一、聚乳酸行業品牌發展現狀
二、聚乳酸行業需求市場現狀
三、聚乳酸市消費結構分析
第二節中國聚乳酸行業存在的問題
一、聚乳酸產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國內聚乳酸產品市場的三大瓶頸
三、聚乳酸產品解決問題的對策
第六章 中國聚乳酸行業投資概況
第一節 2015-2019年聚乳酸行業投資情況分析
一、2015-2019年總體投資結構
二、2015-2019年投資規模情況
三、2015-2019年投資增速情況
第二節聚乳酸行業投資機會分析
一、聚乳酸投資項目分析
二、可以投資的聚乳酸模式
三、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投資機會
第三節 2020-2026年聚乳酸投資新方向
第七章聚乳酸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第一節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一、現有企業間競爭
二、潛在進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脅分析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五、客戶議價能力
第二節聚乳酸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一、聚乳酸市場增長潛力分析
二、聚乳酸產品競爭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業產品競爭策略分析
第三節聚乳酸企業競爭策略分析
一、2020-2026年我國聚乳酸市場競爭趨勢
二、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競爭格局展望
三、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競爭策略分析
第八章 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第一節 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第二節 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一、產品差異化是企業發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九章 聚乳酸上游原材料供應狀況分析
第一節主要原材料
第二節 2015-2019年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及供應情況
第三節 2020-2026年主要原材料未來價格及供應情況預測
第十章聚乳酸行業上下游行業分析
第一節上游行業分析
一、發展現狀
二、發展趨勢預測
三、行業新動態及其對聚乳酸行業的影響
四、行業競爭狀況及其對聚乳酸行業的意義
第二節下游行業分析
三、市場現狀分析
四、行業新動態及其對聚乳酸行業的影響
五、行業競爭狀況及其對聚乳酸行業的意義
第十一章 聚乳酸國內重點生產廠家分析
第一節企業一
一、企業基本概況
二、企業主要產品及業務情況
三、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四、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企業發展戰略分析
第二節企業二
第三節 企業三
第四節企業四
第五節 企業五
第十二章 聚乳酸地區銷售分析
第一節中國聚乳酸區域銷售市場結構變化
第二節 華東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三節 華南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四節 華中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五節 華北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六節 西北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七節 西南地區聚乳酸行業運行情況
第十三章 2020-2026年市場指標預測及行業項目投資建議
第一節 2020-2026年聚乳酸市場指標預測
一、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供給預測
二、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需求預測
三、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盈利預測
第二節 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投資策略分析
一、聚乳酸產品投資策略
二、聚乳酸細分行業投資策略
三、聚乳酸行業產業鏈投資戰略
第十四章 2020-2026年聚乳酸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分析
第一節 聚乳酸行業進入障礙分析
第二節聚乳酸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一、中國聚乳酸發展方向分析
二、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規模
三、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第三節 2020-2026年中國聚乳酸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市場競爭風險
二、原材料壓力風險分析
三、技術風險分析
四、政策風險
五、其他風險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