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冷庫行業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國際冷庫行業概況
冷庫起源于古代的冰窖。古人冬季儲藏冰塊供夏季使用,當時藏冰的冰窖就是冷庫的初級原始階段。
十九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臺機械制冷設備裝置問世,利用人工制冷設備控制低溫取得成功,為現代冷庫制冷打下基礎。從此冷庫建筑在許多國家迅速發展,農畜產品從收獲、加工到商品出售的各個環節全部實現了冷藏。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冷鏈物流行業全景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很早就開始重視冷鏈建設和管理,現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冷鏈體系。據全球冷鏈聯盟統計,2018 年美國人均冷庫擁有量約為我國的四倍;日本人均冷庫擁有量約為我國的三倍。美國的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環節的損耗率僅有 2%-3%,日本果蔬在流通過程中也已有 98%通過冷鏈;而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的冷鏈流通率僅分別達到 22%、34%和41%3,與美日等發達國家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冷庫容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標。2008 年至 2014 年期間,全球有 13 個國家的冷庫容量每年增速超過 10%,冷庫容量增長領先的國家為土耳其、印度、秘魯和中國,這些國家 2008 至 2014 年間冷庫容量增長都在 35%或以上。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冷庫容量增速較低,同期美國的冷庫容量每年增長約 9%。至 2014 年,印度冷庫容量已經超過美國,印度成為擁有最大冷藏庫空間的國家。
2018年全球冷庫容量最大的前20個國家
資料來源:全球冷鏈聯盟(GCCA)、普華有策
由于全球冷鏈聯盟(GCCA)缺少 2018 年部分相關數據,上表中并未統計德國、法國等往年冷庫容量較大的國家。
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CCA)公布的《2018 全球冷庫容量報告》,2018 年全球冷藏庫總容量達到 6.16 億立方米。其中,冷庫容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印度(1.5 億立方米)、美國(1.31 億立方米)和中國(1.05 億立方米)。
2、我國冷庫行業概況
我國是使用冰窖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詩經》中記載有古人使用冰窖的記載。
早期,我國冷藏依舊使用冰窖為主。在世界制冷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 1955 年建造第一座現代意義的肉品儲藏冷庫,1968 年建成第一座生果儲藏冷庫,1978 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冷庫。近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極其迅速,建成的冷庫主要分布在各生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蘇、浙江以及湖北、河南等地;此外,重要的運輸口岸的冷庫保有量也比較大。隨著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冷凍冷藏需求也隨之快速增加,對冷庫噸位、規模和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冷庫以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的全新建造理念陸續取代了原有冷庫的建造形式及經營模式。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2015-2019 年五年間,我國冷庫容量以年均 12.79%左右的復合增速發展。2019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緊緊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建造、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冷鏈物流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3、我國冷庫發展趨勢
(1)從普通耗能冷庫人為管理到節能安全冷庫遠程智能管理
國家推行節能環保政策,在“十三五”冷鏈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節能減排與系統安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這也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冷鏈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冷鏈發展的主要目標。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冷庫運行和管理也將遠程智能化,自動溫度調節、無人值守、遠程監控倉儲等冷庫運營技術愈加完善。
(2)從自用冷庫為主到以公共冷庫模式為主,從企業自建物流體系到逐步走向第三方服務
關于中國冷庫未來的發展,可以參照和借鑒國外冷庫的現有運作模式以及發展路徑。在國外有很多公共冷庫,使用者采用租賃而非自建的形式,冷庫建設的規模擴大可以有效地節約成本,所以大的綜合型公共冷庫是中國冷庫設備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3)冷庫建筑結構亟待合理化
從市場對冷庫的需求趨勢來看,我國現有的冷庫容量缺口較大。我國的各類冷藏庫,不論規模大小或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到目前這種模式仍占主導地位,這種建筑結構不合理,不適用現代冷鏈運作模式,必須進行冷庫資源的整合改建與新冷庫的建設。
(4)從中小型冷庫到規模化冷庫發展
冷庫行業的持續發展導致從業者之間的競爭加劇,市場將會逐步得到規范和整合,目前市場上很多資質不全、規模較小、效率低下的中小企業將被逐漸淘汰或被整合,與此同時,行業內的領先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在價格、運營效率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
(5)從“冷凍倉儲”到“冷鏈物流配送”
目前,我國完整獨立的冷鏈系統尚未形成,市場化與專業化程度較低,存量冷庫大多接近目標市場,功能多以自用倉儲為主。今后在城市建造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將離開市中心城區,并按城市的物流發展規劃和道路網絡,建在有便利、快捷的運輸設施地區,從“冷凍倉儲”逐步發展到“冷鏈物流配送”,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品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都處于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同時,按城市的物流發展規劃調整現有冷藏庫布局,構建各地區新的食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
(6)冷庫容量增長趨于理性,區域布局不匹配有待改善
冷庫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的平穩增長,2015-2019年整體增速處于10%-16%之間,較之前年份的高速增長速度相比下降明顯。冷鏈行業發展逐步趨于合理,投資趨向理性。
近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浙江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但也出現部分地區冷庫已接近飽和,而又有一些地區冷鏈建設落后,區域發展出現不均衡的現象。行業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性調整與功能布局頂層設計迫在眉睫。
目錄
第一章 冷鏈物流相關概述
1.1 冷鏈物流簡介
1.1.1 冷鏈物流定義
1.1.2 冷鏈物流體系
1.1.3 主要運輸產品
1.2 冷鏈物流特征
1.2.1 復雜性
1.2.2 協調性
1.2.3 高成本性
1.3 冷鏈物流產業鏈分析
1.3.1 產業鏈
1.3.2 上游
1.3.3 中游
1.3.4 下游
第二章 2016-2020年主要發達國家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2.1 美國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2.1.1 行業發展現狀
2.1.2 冷鏈支出規模
2.1.3 冷鏈物流特點
2.1.4 細分領域發展
2.1.5 主要企業分析
2.1.6 行業發展對策
2.2 荷蘭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2.2.1 行業發展現狀
2.2.2 細分領域發展
2.2.3 行業發展對策
2.3 日本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2.3.1 發展現狀分析
2.3.2 核心競爭力分析
2.3.3 細分領域發展
2.3.4 主要企業分析
2.3.5 行業發展對策
2.4 其他國家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2.4.1 澳大利亞
2.4.2 新加坡
2.4.3 加拿大
2.4.4 德國
第三章 2016-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宏觀經濟環境
3.1.1 宏觀經濟概況
3.1.2 對外經濟分析
3.1.3 工業運行情況
3.1.4 固定資產投資
3.1.5 宏觀經濟展望
3.2 政策環境
3.2.1 冷鏈物流標準化情況
3.2.2 行業國家標準動態
3.2.3 農產品冷鏈物流政策
3.2.4 食品冷鏈物流政策
3.2.5 國家部委政策分析
3.2.6 區域省市政策分析
3.3 社會環境
3.3.1 社會消費規模
3.3.2 居民收入水平
3.3.3 居民消費結構
3.3.4 消費市場特征
3.4 物流產業環境
3.4.1 物流業總收入
3.4.2 社會物流總額
3.4.3 物流費用規模
3.5 技術和設備環境
3.5.1 冷庫建設和制冷設備發展狀況
3.5.2 物聯網技術在冷鏈物流的運用
3.5.3 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
3.5.4 RFID技術在鐵路冷鏈物流中的應用
3.5.5 SCM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
3.5.6 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應用
第四章 2016-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綜合分析
4.1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綜述
4.1.1 行業發展歷程
4.1.2 發展水平分析
4.1.3 發展模式分析
4.1.4 行業發展要素
4.2 2016-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4.2.1 行業發展規模
4.2.2 市場需求規模
4.2.3 行業發展特點
4.2.4 行業發展意義
4.2.5 農村發展問題
4.2.6 農村發展建議
4.2.7 行業發展態勢
4.3 中國冷鏈物流市場效益分析
4.3.1 冷鏈物流行業占比
4.3.2 經濟效益分析
4.3.3 社會效益分析
4.3.4 區域經濟效應
4.4 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競爭狀況
4.4.1 企業地區分布情況
4.4.2 百強企業營業收入
4.4.3 市場集中度分析
4.4.4 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4.5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企業布局分析
4.5.1 榮慶物流
4.5.2 鄭明物流
4.5.3 雙匯物流
4.5.4 蘇寧物流
4.6 冷鏈物流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4.6.1 行業綜合問題分析
4.6.2 冷鏈物流經營問題
4.6.3 標準化過程面臨阻礙
4.6.4 企業競爭能力不強
4.6.5 企業盈利能力不足
4.7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4.7.1 冷鏈物流發展措施
4.7.2 冷鏈物流規范建議
4.7.3 冷鏈企業運作策略
4.7.4 企業創新策略分析
4.7.5 培育龍頭企業策略
4.7.6 行業降本增效措施
4.7.7 跨境冷鏈發展對策
第五章 中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解析
5.1 冷鏈物流前端預冷及倉儲市場分析
5.1.1 冷鏈物流預冷處理現狀
5.1.2 冷鏈物流預冷處理政策
5.1.3 冷鏈物流預冷處理策略
5.1.4 冷鏈物流倉儲市場分析
5.1.5 冷鏈物流倉儲優化策略
5.1.6 冷鏈物流前端問題分析
5.1.7 果蔬冷鏈保鮮發展趨勢
5.2 冷鏈物流中端第三方運輸市場分析
5.2.1 第三方運輸發展背景
5.2.2 第三方運輸發展現狀
5.2.3 冷鏈物流外包必要性
5.2.4 第三方運輸問題分析
5.2.5 第三方運輸發展建議
5.2.6 第三方冷鏈物流趨勢
5.3 冷鏈物流后端物流配送市場分析
5.3.1 物流配送概念及模式
5.3.2 冷鏈物流配送發展背景
5.3.3 冷鏈物流配送發展現狀
5.3.4 冷鏈物流配送主要問題
5.3.5 冷鏈物流配送發展建議
5.3.6 生鮮農產品配送建議
5.3.7 生鮮冷鏈配送路徑優化
5.3.8 生鮮冷鏈物流配送趨勢
第六章 2016-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區域發展分析
6.1 東北地區
6.1.1 黑龍江省
6.1.2 吉林省
6.1.3 遼寧省
6.2 華北地區
6.2.1 地區協同發展
6.2.2 西安市
6.2.3 河北省
6.2.4 山西省
6.3 華東地區
6.3.1 山東省
6.3.2 江蘇省
6.3.3 上海市
6.3.4 浙江省
6.4 華中地區
6.4.1 河南省
6.4.2 湖南省
6.4.3 湖北省
6.4.4 安徽省
6.5 華南地區
6.5.1 福建省
6.5.2 廣東省
6.5.3 海南省
6.5.4 云南省
6.5.5 江西省
6.5.6 粵港澳大灣區
6.6 西部地區
6.6.1 產業支持政策
6.6.2 青海省
6.6.3 甘肅省
6.6.4 貴州省
6.6.5 重慶市
6.6.6 內蒙古自治區
第七章 2016-2020年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7.1 中國冷鏈食品發展綜述
7.1.1 冷鏈與冷鏈食品
7.1.2 冷鏈食品運營體系
7.1.3 冷鏈食品發展動力
7.1.4 冷鏈食品發展現狀
7.1.5 冷鏈食品技術與創新
7.1.6 產業問題與發展建議
7.2 中國食品冷鏈發展市場基礎分析
7.2.1 食品冷鏈物流總額
7.2.2 食品冷鏈需求規模
7.2.3 速凍食品市場狀況
7.2.4 生鮮行業交易規模
7.2.5 生鮮電商交易規模
7.2.6 生鮮冷鏈成本分析
7.3 農產品冷鏈物流
7.3.1 行業主要特征
7.3.2 主要經營模式
7.3.3 冷鏈物流環節
7.3.4 行業發展規模
7.3.5 市場需求狀況
7.3.6 體系建設困境
7.3.7 體系構建路徑
7.3.8 發展存在問題
7.3.9 發展經驗建議
7.3.10 發展前景趨勢
7.4 果蔬冷鏈物流
7.4.1 市場商機分析
7.4.2 經濟效益分析
7.4.3 行業發展特征
7.4.4 產品產量規模
7.4.5 市場消費情況
7.4.6 市場需求規模
7.4.7 行業發展策略
7.4.8 發展配套措施
7.4.9 發展趨勢分析
7.5 水產品冷鏈物流
7.5.1 綜合效益分析
7.5.2 發展模式簡析
7.5.3 行業相關特點
7.5.4 產品產量規模
7.5.5 市場需求規模
7.5.6 行業問題分析
7.5.7 發展措施建議
7.5.8 未來發展前景
7.6 肉制品冷鏈物流
7.6.1 發展現狀分析
7.6.2 肉制品的產量
7.6.3 市場需求規模
7.6.4 行業標準公布
7.6.5 產業支持政策
7.6.6 主要問題分析
7.6.7 穩步推進措施
7.7 乳制品冷鏈物流
7.7.1 綜合效益分析
7.7.2 必要性分析
7.7.3 市場需求狀況
7.7.4 費用成本分析
7.7.5 市場發展情況
7.7.6 發展落后原因
7.7.7 行業發展建議
第八章 2016-2020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發展分析
8.1 中國醫藥物流行業發展分析
8.1.1 醫藥物流發展背景
8.1.2 醫藥物流市場規模
8.1.3 醫藥物流市場競爭
8.1.4 醫藥物流發展模式
8.2 中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發展現狀
8.2.1 行業特征分析
8.2.2 政策環境分析
8.2.3 市場發展現狀
8.2.4 市場規模分析
8.2.5 產業環節分析
8.2.6 運輸運營模式
8.2.7 物流基地建設
8.2.8 發展存在問題
8.2.9 發展對策建議
8.2.10 行業發展趨勢
8.3 中國醫藥冷鏈物流第三方企業發展現狀
8.3.1 發展優勢分析
8.3.2 國際經驗借鑒
8.3.3 企業競爭格局
8.3.4 企業區域分布
第九章 2016-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主要設備發展分析
9.1 中國冷鏈物流設備行業發展分析
9.1.1 制冷設備產業鏈
9.1.2 制冷設備市場規模
9.1.3 速凍設備市場分析
9.1.4 速凍設備廠商分析
9.1.5 冷庫設備生產廠商
9.1.6 核心制冷設備分析
9.1.7 冷鏈運輸設備廠商
9.1.8 冷鏈物流設備壁壘
9.2 中國冷藏車市場運行分析
9.2.1 冷藏運輸車輛選擇
9.2.2 冷藏車保有量規模
9.2.3 冷藏車產量規模分析
9.2.4 冷藏車銷量規模分析
9.2.5 冷藏車市場競爭格局
9.2.6 冷藏車區域分布情況
9.2.7 不同車型市場需求
9.2.8 保溫冷藏車市場分析
9.2.9 冷藏車主要生產廠家
9.2.10 新能源冷藏車發展
9.2.11 市場需求前景分析
9.2.12 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9.3 其他冷鏈設備市場發展情況分析
9.3.1 冷藏集裝箱
9.3.2 商用展示柜
9.3.3 冷凍壓縮機
9.3.4 冷凝機組
9.3.5 閥門產品
第十章 2016-2020年中國冷庫行業發展解析
10.1 冷庫相關概述
10.1.1 冷庫基本內涵
10.1.2 冷庫作用分析
10.1.3 冷庫類型分析
10.1.4 冷庫投資與使用
10.1.5 冷鏈設備核心部件
10.2 中國冷庫市場運行分析
10.2.1 冷庫總容量
10.2.2 人均冷庫容量
10.2.3 冷庫資源分布
10.2.4 冷庫租金走勢
10.2.5 冷庫的空置率
10.2.6 冷庫出租面積
10.2.7 冷庫市場趨勢
10.3 中國冷庫市場變化特點分析
10.3.1 農批冷庫為主流
10.3.2 冷庫市場競爭態勢
10.3.3 舊倉改建冷庫增多
10.3.4 冷庫需求標準提高
10.3.5 冷庫安全問題凸顯
10.3.6 政策推動擴張升級
10.4 中國主要海港冷庫發展現狀分析
10.4.1 海港冷庫分布情況
10.4.2 主要海港冷庫容量
10.4.3 海港冷庫運營動態
10.4.4 海港冷庫企業現狀
10.5 中國冷庫自建成本及經濟效益分析
10.5.1 自建冷庫造價對比分析
10.5.2 自建冷庫費用占比分析
10.5.3 自建冷庫運營盈利分析
10.6 中國冷庫未來發展方向及趨勢
10.6.1 技術發展動態
10.6.2 智能化發展
10.6.3 合建合營冷庫
10.6.4 彈性倉建設
10.6.5 大庫定制化
第十一章 中國冷鏈物流運輸及運作管理分析
11.1 中國冷藏運輸發展現狀分析
11.1.1 冷藏運輸種類與特點
11.1.2 冷鏈合理運輸與配載
11.1.3 冷鏈低溫配送主要模式
11.1.4 創新冷鏈物流運輸模式
11.2 冷鏈物流中心的運作管理
11.2.1 主要作用
11.2.2 建設設計
11.2.3 運作流程
11.2.4 運作管理
11.3 第三方冷鏈物流的運作管理
11.3.1 資源配置分析
11.3.2 運營系統分析
11.3.3 發展策略措施
11.4 生鮮電商的冷鏈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11.4.1 電商冷鏈物流典型案例
11.4.2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
11.4.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11.4.4 自建與第三方結合模式
11.4.5 生鮮電商眾包物流模式
11.5 冷鏈物流管理面臨的挑戰及發展策略
11.5.1 面臨的主要挑戰
11.5.2 規范化策略措施
11.5.3 行業管理建議
11.5.4 管理需軟硬兼施
第十二章 冷鏈物流行業重點企業的經營情況
12.1 A公司
12.1.1 順豐冷運簡介
12.1.2 冷運業務現狀
12.1.3 冷運存在問題
12.1.4 冷鏈優化對策
12.1.5 企業冷鏈技術
12.1.6 企業冷運資源
12.1.7 經營效益分析
12.1.8 業務經營分析
12.1.9 財務狀況分析
12.1.10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1.11 公司發展戰略
12.2 B公司
12.2.1 企業基本信息簡介
12.2.2 京東物流服務業務
12.2.3 冷鏈物流服務模式
12.2.4 冷鏈物流設備投入
12.2.5 京東冷鏈技術手段
12.2.6 企業營收狀況分析
12.2.7 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12.2.8 冷鏈物流優化對策
12.2.9 公司發展戰略
12.2.10 未來發展規劃
12.3 C公司
12.3.1 企業發展概況
12.3.2 公司員工情況
12.3.3 冷鏈業務布局
12.3.4 經營效益分析
12.3.5 業務經營分析
12.3.6 財務狀況分析
12.3.7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3.8 公司發展戰略
12.3.9 未來前景展望
12.4 D公司
12.4.1 企業發展概況
12.4.2 公司員工情況
12.4.3 冷鏈業務布局
12.4.4 經營效益分析
12.4.5 業務經營分析
12.4.6 財務狀況分析
12.4.7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4.8 公司發展戰略
12.4.9 未來前景展望
12.5 E公司
12.5.1 企業發展概況
12.5.2 公司員工情況
12.5.3 冷鏈業務布局
12.5.4 經營效益分析
12.5.5 業務經營分析
12.5.6 財務狀況分析
12.5.7 核心競爭力分析
12.5.8 未來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冷鏈運輸車制造行業重點企業的經營情況
13.1 A公司
13.1.1 企業基本信息簡介
13.1.2 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13.1.3 冷藏車的銷量分析
13.1.4 2018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3.1.5 2019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3.1.6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3.2 B公司
13.2.1 企業基本信息介紹
13.2.2 公司員工情況
13.2.3 冷鏈物流布局
13.2.4 經營效益分析
13.2.5 業務經營分析
13.2.6 財務狀況分析
13.2.7 公司業務概要
13.2.8 公司發展戰略
13.2.9 未來前景展望
13.3 C公司
13.3.1 企業基本信息簡介
13.3.2 企業產品業務分析
13.3.3 企業營收狀況分析
13.3.4 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13.3.5 未來發展規劃
第十四章 冷鏈物流行業標桿企業項目投資建設案例深度解析
14.1 冷鏈產品智能化建設項目
14.1.1 項目基本概述
14.1.2 投資價值分析
14.1.3 資金需求測算
14.1.4 實施進度安排
14.1.5 經濟效益分析
14.2 冷鏈物流中心改造項目
14.2.1 項目基本概述
14.2.2 投資價值分析
14.2.3 資金需求測算
14.2.4 經濟效益分析
14.3 醫藥冷鏈物流建設項目
14.3.1 項目基本概述
14.3.2 投資價值分析
14.3.3 資金需求測算
14.3.4 經濟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 2021-2026年冷鏈物流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展望
15.1 中國冷鏈物流投資動態
15.1.1 融資規模分析
15.1.2 企業并購整合
15.1.3 企業布局動態
15.1.4 行業融資動態
15.1.5 冷鏈金融服務
15.2 中國冷鏈物流投資風險及建議
15.2.1 行業投資壁壘
15.2.2 行業投資風險
15.2.3 行業投資建議
15.2.4 行業存在風險
15.2.5 風險應對措施
15.3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5.3.1 冷鏈物流發展機遇
15.3.2 冷鏈物流發展前景
15.3.3 食品冷鏈需求增長
15.3.4 生鮮電商發展崛起
15.3.5 醫藥冷鏈物流前景
15.4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5.4.1 企業轉型升級分析
15.4.2 冷鏈物流發展方向
15.4.3 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15.4.4 產業模式發展趨勢
15.4.5 相關技術發展趨勢
15.5 2021-2026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預測分析
15.5.1 2021-2026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5.5.2 2021-2026年中國冷藏車產量預測
15.5.3 2021-2026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15.5.4 2021-2026年中國食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15.5.5 2021-2026年中國醫藥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預測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