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環保之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機遇(附報告目錄)
1、我國環保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未來仍需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超前性以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受益于我國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日益增長的科研實力、充足的高學歷人才供應、鼓勵創新的科技政策、不斷提升的環保標準,我國環保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一些水處理技術和設備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燃煤煙氣治理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固廢技術及裝備已實現國產化,基本可以滿足環保產業市場供給需求。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技術水平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環境科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核心理論、方法、技術多源于發達國家,支撐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應用基礎研究不夠;第二,環保產業創新超前性較差,環保企業主要將工藝設計作為研發重點,預研能力不足;第三,科技成果轉化難,大量科技成果形成于科研機構,但由于體制機制配套政策等原因難以在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未來我國環保行業仍需在上述薄弱環節進行加強。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固廢處理行業細分市場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政策和法規推動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發展
固體廢物治理行業是一個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型行業。美國、歐盟、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即開始固體廢物處理行業方面的制度建設,相繼推出相關法律法規,從而推動了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的蓬勃發展。
我國固體廢物治理行業的相關立法工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相對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1996年4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中國第一部針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法律,標志著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已被納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軌道。隨著固廢污染日益加劇,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法規和產業政策,如2015年1月修訂的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正式開始實施,2016年5月《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爐,推動了我國固廢污染治理行業的規范和發展。2020年4月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完善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制度,強化生產者責任;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制度,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豆腆w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修訂將進一步刺激固廢污染治理的需求,行業空間將進一步擴展。
與法律法規相配套,我國固廢污染治理相關產業政策也相繼落地,形成了涵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環保政策體系: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評改革為主線,構建事前控制體系;實行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完善事中監督管理機制;推行許可證制度和費改稅等制度,強化事后約束體制。上述環保法規和產業政策將極大提高政府部門和企業對固廢污染防治的重視,切實推動固廢污染治理行業的發展。
我國固體廢物治理行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期。在城市垃圾治理方面,我國將繼續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95%以上。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50.97萬噸/日,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803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其中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資1,699.3億元,存量整治工程投資241.4億元。
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年修訂),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并采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通過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建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范基地、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等重點工程,2020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將達到73%。
根據生態環境部2019年發布的《關于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利用處置能力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體系;各省(區、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實際需求基本匹配,全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實際需要總體平衡,布局趨于合理;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升,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2)全社會對固體廢物污染認識逐漸提高
生活垃圾治理方面,近年來隨著垃圾分類的推廣和強制實施,我國國民環保意識雖有一定提升,但是與日本等環境治理較為成功的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在工業固體廢物治理方面,我國經濟起步時期工業生產部門和單位的環保意識淡薄,多數企業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只進行簡單的處理甚至未處理就隨意排放,導致污染事故頻發。雖然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保法規的嚴格要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均加大了環保的投入,但是整體來看還是有相當數量的企業對工業固廢的危害性和資源性意識不足,無法做到對工業固廢進行填埋、循環利用等更為環保的處理方式。
在危險廢物治理方面,由于危險廢物種類多、成分復雜,其污染具有潛在性和滯后性,是全球環境保護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之一,我國對危險廢物的處置長期重視不夠,大部分危險廢物處于低水平綜合利用、簡單貯存或直接排放狀態。
隨著近年來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均收入水平持續提升,以及部分地區環境污染后果的逐步顯現,我國居民和企業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固體廢物治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3)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幅增長,污染治理市場需求巨大
A、近五年我國固廢產生總量B、近五年全國生活垃圾情況C、近五年全國一般工業固廢情況D、近五年全國危險廢物情況
(4)存量垃圾整治、運營和可再生資源利用需求持續增加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存量垃圾累積量越發龐大,部分簡易垃圾處理設施在運行過程中陸續暴露出問題,如何避免其繼續污染周邊環境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丁笆濉比珖擎偵罾鵁o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803個,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庫容飽和填埋場進行整治,有序的開展治理和修復?!蛾P于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工作的通知》,通過初步的排查,我國農村共有非正規垃圾堆放點近3萬個,主要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非正規堆放點;同時指出要積極消化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存量,嚴格控制增量。
作為污水處理的“衍生品”,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工業用水量的不斷增加,污水處理量也隨之上升,污泥產量隨之不斷增加?!八畻l”要求“推進污泥處理處置?!丁笆濉比珖擎偽鬯幚砑霸偕迷O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其他城市達到75%;縣城力爭達到60%;
《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要求推進環境公用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專業化的固廢處理綜合運營服務可有效減少填埋場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效率、填埋氣收集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安全隱患,有效提升填埋場管理效率和運營收益。
3、面臨的機遇
(1)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國家戰略需求
近年來,我國重要環保政策方案密集出臺,推動我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環保制度和政策體系。
國家對環保產業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需求。國家要求在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強化政策和標準的驅動作用,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成果,突破能源高效與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大力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產品;完善約束和激勵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優化能源管理、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低碳技術、鼓勵綠色消費,加快形成支柱產業,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2)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創新推動固廢治理行業的發展
近十年來,環保技術在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方面取得全面的進步。設備的改良、新工藝的應用提高了污染處理水平,技術的進步使得原來較難處理的污染變為可以處理,原來可以處理的污染可以以更低成本進行處理。并且我國環保企業愈發重視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和技術創新,技術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3)我國固廢治理行業投資規模占環保投資比例快速增長
我國固廢治理行業的發展遲于廢氣和污水治理,但隨著固廢對環境影響的逐步顯現,我國固廢治理行業也隨著廢水、廢氣治理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
參考發達國家污染治理與環保投資結構的變化過程,存在環保投資重點由大氣向污水再到固廢領域轉移的規律,在發達國家固廢治理是環保領域投資和產值占比均超過50%的最大子行業,而我國目前上述比率均不到30%,未來我國固廢領域的后續發展空間巨大。
(4)民眾環保意識增強、輿論監督作用提升
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及有力的輿論監督有效推動企業的環保投資,促進環保政策的貫徹執行。我國環境保護力度日趨加強,國家對污染事件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在相關環保政策方面不斷完善。在實踐中,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公眾監督與公眾輿論對環保政策的有效貫徹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品牌形象、商業信譽及社會責任感越來越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元素,很多企業愿意更多地將社會效益納入到日常經營的考慮范疇;另外,在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監督下,企業污染環境的行為將廣受譴責,給自身帶來巨大損失,因此企業會慎重考慮可能承擔的惡性后果,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目錄
第1章 固廢處理相關概述
1.1 固體廢物介紹
1.1.1 固體廢物的概念
1.1.2 固體廢物的特性
1.1.3 固體廢物的常見種類
1.2 固廢處理介紹
1.2.1 固廢處理的定義
1.2.2 固廢處理的作用
第2章 全球固廢處理行業分析及“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借鑒
2.1 國外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分析
2.1.1 固廢處理總況
2.1.2 固廢處理技術
2.1.3 固廢管理現狀
2.1.4 固廢管理政策工具
2.1.5 固廢相關融資模式
2.2 加拿大溫哥華市“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2.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2.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2.3 廢棄物處理管理體系
2.2.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2.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2.6 廢棄物處理戰略計劃
2.3 美國舊金山市“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3.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3.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3.3 廢棄物處理管理體系
2.3.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3.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4 日本北九州市“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4.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4.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4.3 廢棄物處理管理機制
2.4.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4.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5 阿聯酋馬斯達爾城“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5.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5.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5.3 廢棄物處理管理體系
2.5.4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6 意大利卡潘諾里“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6.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6.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6.3 廢棄物處理管理機制
2.6.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6.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7 澳大利亞悉尼市“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7.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7.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7.3 廢棄物處理管理機制
2.7.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7.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8 德國柏林市“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8.1 廢棄物處理發展總況
2.8.2 城市廢棄物發展現狀
2.8.3 廢棄物處理管理機制
2.8.4 廢棄物處理政策環境
2.8.5 實現無廢城市的措施
2.9 新加坡“無廢城市”建設案例分析
2.9.1 城市發展歷史規劃
2.9.2 生態城市建設內容
2.9.3 城市環境保護實踐
第3章 2016-2020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
3.1.1 世界經濟形勢分析
3.1.2 國內宏觀經濟概況
3.1.3 工業經濟運行現狀
3.1.4 國內固定資產投資
3.1.5 國內宏觀經濟展望
3.2 社會環境
3.2.1 生態文明建設提速
3.2.2 節能減排形勢分析
3.2.3 居民環保意識增強
3.2.4 城鎮化加劇環境問題
3.2.5 新冠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第4章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政策實施狀況分析
4.1 中國固廢處理政策體系
4.1.1 監管體系
4.1.2 政策歷程
4.1.3 政策導向
4.1.4 政策匯總
4.1.5 行業標準
4.2 中國固廢處理政策成果
4.2.1 國家層面
4.2.2 地方層面
4.2.3 細分領域
4.3 中國固廢處理政策解讀
4.3.1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
4.3.2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4.3.3 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4.3.4 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4.4 中國固廢處理政策影響
4.4.1 政策引導下對行業的影響
4.4.2 政策引導行業的發展方向
4.4.3 政策為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4.4.4 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第5章 2019-2021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綜合分析
5.1 中國固廢產生及防治狀況
5.1.1 固廢產生狀況
5.1.2 重點改革任務
5.1.3 專項整治行動
5.1.4 市場需求狀況
5.1.5 市場化發展狀況
5.1.6 資源化發展分析
5.2 我國“無廢城市”建設進展分析
5.2.1 “無廢城市”介紹
5.2.2 國內實踐狀況
5.2.3 技術路線選擇
5.2.4 試點城市進展
5.2.5 “無廢城市”建設建議
5.3 中國固廢處理區域市場發展分析
5.3.1 北京市
5.3.2 上海市
5.3.3 河南省
5.3.4 山東省
5.3.5 廣東省
5.3.6 山西省
5.3.7 其他地區
5.4 中國固廢綜合園區案例分析
5.4.1 北京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
5.4.2 杭州大江東循環經濟產業園
5.4.3 上海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
5.4.4 固廢綜合園區發展建議
5.5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產業鏈發展分析
5.5.1 產業鏈結構
5.5.2 上游行業分析
5.5.3 下游行業分析
5.6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5.6.1 行業面臨的挑戰
5.6.2 行業發展對策
第6章 2019-2021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競爭情況分析
6.1 2019-2021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企業注冊情況分析
6.1.1 企業注冊規模
6.1.2 企業注冊資本
6.1.3 企業行業分布
6.1.4 企業區域分布
6.2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企業競爭情況分析
6.2.1 市場集中度分析
6.2.2 企業競爭格局
6.3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競爭策略及趨勢
6.3.1 行業競爭策略
第7章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財務狀況
7.1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經濟規模
7.1.1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銷售規模
7.1.2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利潤規模
7.1.3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資產規模
7.2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7.2.1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銷售毛利率
7.2.2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成本費用利潤率
7.2.3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銷售利潤率
7.3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析
7.3.1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應收賬款周轉率
7.3.2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流動資產周轉率
7.3.3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總資產周轉率
7.4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7.4.1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資產負債率
7.4.2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利息保障倍數
7.5 2016-2020年中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
第8章 2019-2021年中國工業固廢處理行業分析
8.1 工業固體廢物相關概述
8.1.1 工業固廢的類型
8.1.2 工業固廢的特點
8.2 中國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綜述
8.2.1 行業發展階段
8.2.2 行業發展現狀
8.2.3 相關制度政策
8.2.4 處理原則與技術
8.3 中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狀況
8.3.1 市場規模分析
8.3.2 產業發展特征
8.3.3 產業化發展分析
8.3.4 典型模式分析
8.3.5 行業影響因素
8.3.6 行業投資壁壘
8.3.7 存在問題分析
8.3.8 發展對策建議
8.4 中國第三方工業固廢治理分析
8.4.1 第三方治理概述
8.4.2 國外治理經驗分析
8.4.3 國內治理狀況分析
8.4.4 國內治理存在問題
8.4.5 治理機制完善建議
8.5 中國主要類型工業固廢處理分析
8.5.1 鋼鐵工業固廢處理
8.5.2 廢舊有色金屬處理
8.5.3 造紙工業固廢處理
8.6 中國工業固廢處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6.1 發展問題分析
8.6.2 發展對策分析
第9章 2019-2021年中國垃圾處理行業分析
9.1 中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綜述
9.1.1 產業發展意義
9.1.2 行業發展政策
9.1.3 市場發展規模
9.1.4 行業發展提速
9.2 中國垃圾分類處理狀況
9.2.1 行業發展階段
9.2.2 垃圾分類現狀
9.2.3 垃圾分類運營
9.2.4 垃圾分類模式
9.2.5 企業注冊數量
9.2.6 企業區域分布
9.2.7 發展問題分析
9.2.8 分類收集難題
9.2.9 直運模式策略
9.2.10 未來發展展望
9.3 垃圾處理產業化分析
9.3.1 實現垃圾管理法治化
9.3.2 實現垃圾處理科技化
9.3.3 善用經濟手段
9.3.4 建設生態工業園
9.4 各類型垃圾處理市場發展分析
9.4.1 餐廚垃圾處理
9.4.2 電子垃圾處理
9.4.3 建筑垃圾處理
9.4.4 農村垃圾處理
9.5 中國垃圾發電產業分析
9.5.1 行業發展特征
9.5.2 行業發展總況
9.5.3 市場規模分析
9.5.4 市占率的情況
9.5.5 裝機容量分析
9.5.6 區域發展格局
9.5.7 企業競爭格局
9.6 垃圾處理行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9.6.1 垃圾處理產業化挑戰
9.6.2 垃圾處理面臨的問題
9.6.3 垃圾處理產業化策略
9.6.4 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建議
9.6.5 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戰略
9.7 中國垃圾處理市場投資形勢分析
9.7.1 垃圾處理投資影響因素
9.7.2 垃圾處理行業投資模式
9.7.3 垃圾焚燒電廠運營效益
9.7.4 垃圾處理技術發展走向
9.7.5 垃圾處理投資風險控制
9.8 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
9.8.1 垃圾焚燒發電發展加快
9.8.2 垃圾處理技術逐步創新
第10章 2016-2020年中國危廢處理行業發展分析
10.1 2016-2020年中國危廢處理行業發展現狀
10.1.1 危險廢物分類
10.1.2 危廢產生總量
10.1.3 危廢處理規模
10.1.4 許可經營狀況
10.1.5 行業發展現狀
10.1.6 危廢環境管理
10.1.7 危廢處置方式
10.2 2016-2020年中國危廢處理市場競爭格局
10.2.1 行業競爭格局
10.2.2 行業競爭現狀
10.2.3 并購整合態勢
10.2.4 企業商業模式
10.2.5 核心競爭優勢
10.3 國內重點危廢處理項目建設動態
10.4 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0.4.1 危廢處置面臨的挑戰
10.4.2 企業對危廢認識不足
10.4.3 危廢市場發展不平衡
10.4.4 監管基礎和能力薄弱
10.4.5 處置能力錯配問題突出
10.5 中國危廢處理行業發展對策建議
10.5.1 危廢綜合利用策略
10.5.2 數字化危廢管理
10.5.3 培養危廢處理人才
10.5.4 區域聯防聯控策略
10.5.5 提高危廢綜合利用率
10.6 中國危廢處理行業投資潛力分析
10.6.1 投資價值
10.6.2 投資機會
10.6.3 進入時機
10.6.4 投資壁壘
10.6.5 投資風險及防范
10.7 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前景展望
10.7.1 危廢處置行業發展機遇
10.7.2 危廢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10.7.3 危廢處理行業需求空間
10.7.4 危廢處理市場前景分析
10.7.5 危廢資源化發展前景
第11章 2016-2020年中國醫療危廢處理行業發展分析
11.1 2016-2020年中國醫療危廢處理市場發展狀況
11.1.1 醫療廢物回收方式
11.1.2 醫療廢物處理政策
11.1.3 醫療廢物產生規模
11.1.4 醫療廢物處置現狀
11.1.5 企業經營許可情況
11.1.6 醫廢處理企業數量
11.1.7 醫廢處理市場空間
11.2 新冠疫情對醫療廢物處理行業的影響
11.2.1 醫廢應急處置政策
11.2.2 醫廢處理能力提高
11.2.3 產業緊急擴大產能
11.2.4 醫廢處置發展機遇
11.3 中國醫療危廢處理行業區域動態
11.3.1 湖北省
11.3.2 重慶市
11.3.3 廣東省
11.3.4 福建省
11.3.5 山東省
11.3.6 浙江省
11.3.7 甘肅省
11.3.8 寧夏自治區
11.4 醫療危廢處理處置技術介紹
11.4.1 醫廢焚燒處置技術
11.4.2 醫廢非焚燒處理技術
11.4.3 醫廢處理處置新技術
11.5 醫療危廢處理的問題及策略
11.5.1 醫療廢物處理的困境
11.5.2 醫療廢物回收的挑戰
11.5.3 醫療廢物處理的對策
11.5.4 醫療廢物的管理措施
第12章 2016-2020年中國污泥處理行業發展分析
12.1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條件
12.1.1 產業發展背景
12.1.2 行業推動因素
12.1.3 行業優勢分析
12.2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供需現狀
12.2.1 污泥產量規模
12.2.2 市場規模分析
12.2.3 市場參與主體
12.2.4 區域污泥處理
12.2.5 處理方式占比
12.2.6 市政污泥處置
12.2.7 疫情下污泥處置
12.3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12.3.1 污泥處理收費標準
12.3.2 區域污泥處理補貼
12.3.3 污泥處理成本結構
12.3.4 污泥處置收費困難
12.3.5 污泥費用收取建議
12.4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模式剖析
12.4.1 項目建設模式分析
12.4.2 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12.4.3 污泥處置模式選擇
12.4.4 新模式的研究思考
12.5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問題分析
12.5.1 行業綜合問題分析
12.5.2 污泥有效處置率低
12.5.3 行業引領工藝路線
12.5.4 污泥處理處置不足
12.5.5 污泥處理認知不足
12.5.6 污泥土地利用瓶頸
12.5.7 污泥處理技術水平低
12.6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對策
12.6.1 污泥處理處置對策綜述
12.6.2 城市污泥處理處置對策
12.6.3 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思路
12.6.4 污泥無害化處置建議
12.6.5 污泥土地資源利用建議
12.6.6 污泥處理處置推進手段
12.7 中國污泥處理行業前景展望
12.7.1 主流技術路線
12.7.2 市場發展目標
12.7.3 市場發展空間
12.7.4 市場發展前景
12.7.5 市場發展方向
12.7.6 碳中和下發展展望
第13章 2016-2020年中國固廢處理技術發展分析
13.1 固廢處理熱點技術
13.2 固廢常用處理技術
13.2.1 分選處理
13.2.2 焚燒熱解
13.2.3 固化技術
13.2.4 生物處理
13.2.5 再次利用
13.3 固廢處理處置傳統技術
13.3.1 土地填埋
13.3.2 固廢焚燒
13.3.3 固廢堆肥
13.4 固廢處理處置新技術
13.4.1 熱解法
13.4.2 厭氧沼氣工程技術
13.4.3 共處置法
13.4.4 等離子體技術
13.5 固廢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13.5.1 降低固廢總量
13.5.2 降低乃至消除污染物
13.5.3 回收再利用技術
13.5.4 多元化處理技術
第14章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4.1 A公司
14.1.1 企業發展概況
14.1.2 經營效益分析
14.1.3 業務經營分析
14.1.4 財務狀況分析
14.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4.1.6 公司發展戰略
14.2 B公司
14.2.1 企業發展概況
14.2.2 經營效益分析
14.2.3 業務經營分析
14.2.4 財務狀況分析
14.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4.2.6 公司發展戰略
14.3 C公司
14.3.1 企業發展概況
14.3.2 經營效益分析
14.3.3 業務經營分析
14.3.4 財務狀況分析
14.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4.4 D公司
14.4.1 企業發展概況
14.4.2 經營效益分析
14.4.3 業務經營分析
14.4.4 財務狀況分析
14.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4.5 E公司
14.5.1 企業發展概況
14.5.2 經營效益分析
14.5.3 業務經營分析
14.5.4 財務狀況分析
14.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4.5.6 公司發展戰略
第15章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項目案例深度解析
15.1 惠城環保4萬噸/年FCC催化新材料項目(一階段)
15.1.1 項目基本概況
15.1.2 項目必要性分析
15.1.3 項目可行性分析
15.1.4 項目投資概算
15.2 超越環保擴建固體廢物焚燒處置工程項目
15.2.1 項目基本概況
15.2.2 項目可行性分析
15.2.3 項目必要性分析
15.2.4 項目投資規模
15.2.5 項目實施進度
15.2.6 項目選址情況
15.3 大地海洋年27萬噸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15.3.1 項目基本概況
15.3.2 資金使用安排
15.3.3 廢礦物油項目
15.3.4 廢棄電器項目
15.4 創業環保資郯城危廢綜合處置中心項目
15.4.1 項目投資背景
15.4.2 項目基本情況
15.4.3 項目投資測算
15.4.4 項目建設內容
15.4.5 項目投資風險
第16章 2021-202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的投資建議
16.1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狀況
16.1.1 上市公司投資動態分析
16.1.2 固廢市場項目中標情況
16.1.3 固廢市場新增中標項目
16.1.4 固廢市場項目中標類型
16.2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價值評估分析
16.2.1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16.2.2 市場機會矩陣分析
16.2.3 市場進入時機判斷
16.3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驅動因素分析
16.3.1 經濟因素
16.3.2 政策因素
16.3.3 技術因素
16.4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16.4.1 競爭壁壘
16.4.2 技術壁壘
16.4.3 資金壁壘
16.4.4 其他壁壘
16.5 2021-202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
16.5.1 行業投資建議
16.5.2 投資風險提示
第17章 2021-202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展望
17.1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7.2 2021-202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預測分析
17.2.1 2021-202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7.2.2 2021-2027年中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預測
17.2.3 2021-2027年中國工業危險廢物預測
17.2.4 2021-2027年中國醫療廢物預測
17.2.5 2021-2027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預測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