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智能照明行業驅動因素趨勢及面臨的機遇挑戰
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占有和開拓市場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銷售人員項目跟蹤、商務拜訪、下游客戶引薦等渠道與客戶進行商務談判和技術談判,進而獲取客戶;另外還存在少量的項目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取客戶。獲取客戶后根據項目的需求進行燈具、投影燈等設計和研發、打樣、生產等。生產完成后根據客戶的指令將產品運送至指定地點,在燈具、投影燈等產品安裝時配合業主和客戶的安裝、調試工作。發貨完成確認收入后根據合同條款收款。部分項目會有少量余款作為質量保證金,在質保期滿后支付。
1、行業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
(1)周期性
我國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其周期性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周期性基本一致,且受到下游照明應用領域需求變動的影響。目前,我國國民經濟處于良性發展階段,下游照明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需求旺盛,相應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企業行業不存在明顯的行業周期性。
(2)區域性
作為全球照明產品產業鏈的主要聚集地,我國照明產業具有較強的區域性。我國珠三角地區由于電子配套產業鏈完善、勞動力較為豐富、交通便捷等優勢,成為照明產業的聚集地。銀河股份主要產品為照明燈具、投影燈等產品,地處珠三角地區的佛山市,位于產業聚集地。
(3)季節性
市政照明、文旅照明的業主方出于宣傳需要和商業目的等,一般要求相關項目在重大節日時點亮燈,如五一、國慶、元旦、春節等,上述四大節日時點前為企業交貨的主要時間節點,會對企業的營業收入的季節性產生一定影響。另外,智能照明器具制造企業承接的較大型項目對應的最終業主方包括政府或大型國企單位,上述業主單位的項目一般需履行招投標程序,受招投標及建設節奏的影響,下半年項目要多于上半年,相應的會對智能照明器具制造企業的營業收入的季節性產生一定影響。
2、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化程度
目前國內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市場化程度較高,上下游產業鏈完善,產品價格由市場決定。我國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對燈光產品的亮度、強度、照度、色彩等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對光科技和光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對燈具/產品的特殊安裝要求和需實現的功能的快速響應和量產,對項目與當地人文地理、周邊樓宇等的交匯融合,對大型項目產品的生產和運營經驗積累,以及專業人才的競爭等方面。能夠在以上方面的競爭中表現出色,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光科技和光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將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獲得持久的競爭力。
3、智能照明行業驅動因素及主要趨勢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行業全面進入 LED 時代
LED 照明技術是智能照明的基礎。LED 照明產品因其出色的色彩表現力、極強的變光變色控制能力、體積小易隱藏以及節能、安全環保、使用壽命長、響應速度快、發光效率高,價格逐步下降等特征,目前正廣泛運用于各照明領域。
另外,隨著智慧城市、綠色建筑等理念在中國的進一步深入,我國照明行業積極響應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需求,在照明設計中更多的使用更加節能、環保的 LED 照明產品,從而使以 LED 照明產品應用為主的市政照明、文旅照明、商業照明等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2)市政照明領域蓬勃發展
隨著我國政府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美麗中國在城市建設中的內涵,白天欣賞城市綠化和景觀,夜晚則由城市的市政景明所營造的燈光秀為載體表達。同時,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各大中型城市均將市政景觀亮化工程和景區美化、亮化工程作為重點工作推進,由此我國市政照明領域蓬勃發展。
市政照明項目具有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短的特征。隨著各地市政照明政策的紛紛出臺,各地加大并加快了對市政照明的投資和建設,由此市政照明領域蓬勃發展。
(3)文旅照明領域方興未艾
2012 年我國站在歷史和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推進新時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制定了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目標。文化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的一部分,上升到影響全局的地位,由此我國近年來密切出臺各種文化建設政策,支持和鼓勵文旅建設,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4)夜間經濟的爆發式增長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了全新的增長點
夜間經濟是現代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創造就業的重要抓手,是體現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傳播多元文化的重要載體。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發度、活躍度的重要標志。
在后疫情時代、消費內循環的驅動下,各地紛紛推出夜景照明規劃,打造夜間消費新業態。夜間經濟可通過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稟賦,依托商圈、夜市街區、特色商業街、文化娛樂設施,逐漸形成游、食、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在拉動本地居民內需的同時,可以延長外地游客的停留和游玩時間,實現城市活力提升、消費空間拓展和消費服務完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近年來我國夜間經濟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2020 年我國夜間經濟規模突破30 萬億元,預計 2022 年將突破 40 萬億元,夜間經濟已經成為拉動中國內需、促進消費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時各地政府紛紛密集出臺各種支持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拉動了夜間經濟的發展。而夜間經濟發展的第一前提是需要將黑夜“照亮、照美、照出特色、照出文化底蘊”,由此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作為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將迎來全新的增長點。
(5)文旅夜游的蓬勃發展有效的開拓了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的市場容量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國家、社會、企業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與發展,具體內容可以是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宗教信仰、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等。文化在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中需要尋找傳承與發展渠道。而旅游產業鏈,交叉滲透到交通、飲食、娛樂、運動、購物等行業,對經濟發展、社會就業均有積極的拉動作用。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形成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質,以旅游傳承文化內容、擴大文化消費的良好發展格局。
文旅夜游是通過聲、光、電的結合,以藝術表現展示自身文化底蘊的重要載體,可有效建設地域文化品牌、挖掘消費潛力,拓寬文旅融合的深度與廣度,帶動經濟發展。
(6)沉浸式夜游互動的興起,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帶來新一輪增長
沉浸體驗是一種全新的網紅型體驗業態,常見于娛樂、展陳和文旅行業,可以為參與者和互動者帶來成長、學習、社交、娛樂等不同維度的價值。它的本意是形容人浸泡在水中的感受,而作為一種體驗,它一改傳統各類線下項目被動型的體驗方式,通過嵌入燈光、各種投影裝置、互動裝置等對各個場景進行個性化的模擬,包括:帶入式情景、多感官包圍、互動型敘事、社交需求實現和自我發現等方式創造出一個魔法圈,讓參與的消費者能瞬時脫離現實環境,浸入到如同電影、游戲或夢境般的情景中,從而產生持續的臨場愉悅感,身心得到升華。
沉浸式夜游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種充滿情緒化的體驗,通過場景和渠道的賦能,將消費場景融入體驗過程中,讓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體驗,可有效提升消費轉化率。沉浸式夜游通過配置特效燈具、多媒體投影、互動投影、舞臺秀場、激光演繹、聲光互動裝置等,搭配紗幕、冰屏(透明的 LED 顯示屏)等介質,配合數字水幕、舞臺煙霧機、音箱等設備和配套的控制系統等,將視覺、聽覺、味覺、感覺等融合在一起,打造全面、立體、綜合的沉浸式體驗。
另外通過進一步搭載投影互動系統,該系統融匯了投影技術和動感捕捉技術,能利用地面、臺面、立面、球面等平臺進行投影展示,通過紅外、雷達等捕捉設備對目標影像進行捕捉拍攝,利用圖像差分技術和算法開發實現人機交互效果,從而實現消費者與場景的充分互動。
同時,出色的沉浸式夜游離不開優秀的投影互動視頻、動畫內容制作,投影互動的內容可結合景區或場館的價值理念、歷史文化、節日氛圍等因素,建立惟妙惟肖的三維場景和人物形象,輔以恰如其分的劇情演藝、交互娛樂及立體式場景音效,實現沉浸式的夜游項目體驗效果。
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照明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且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沉浸式夜游為文旅照明的發展趨勢和潮流之一,近年來受到全國各地群眾的喜愛,紛紛投身其中,如浙江省杭州市的“印象西湖”實景劇、河南鄭州櫻桃溝情人谷景區、江西南昌“尋夢滕王閣”大型實景演出等。
另外,沉浸式夜游具備視覺效果好、互動性強、參與度深、復玩率高、更新快、回報周期短、收入多元化等明顯特征,引入契合當地人文環境的沉浸式夜游項目,不僅能大大豐富文旅目的地的產品形態和內容,加強當地人文文化建設,還能為游客創造深度體驗的環境和多業態的消費場景,由此各地政府紛紛推出相關支持政策,沉浸式夜游互動在中國逐漸興起。
(7)我國景區和公園數量眾多且處于增長趨勢,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是世界上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種類繁多、類型多樣、功能齊全的景區。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2019 年我國共有景區 12,402 家,其中5A 級景區 280 家,4A 級景區 3,720 家,3A 級景區 6,198 家。各類景區中自然生態類景區居多,達到 4,507 家,歷史文化類景區數量位列第二,共計 4,123 家。
上述數量眾多的景區,多數與同類型景區景色差異性較小,缺乏標志性、代表性景物,易造成游客的審美疲勞,由此上述景區近年來紛紛啟動改造工程,通過夜晚的沉浸式旅游為契機,讓游客從白天觀景延伸到夜晚互動。以空間為載體,以文化為基石,以燈光與實景的融合為表現內容,展示當地的風光、建筑、歷史、特色、習俗和典故,即以文化賦予景區更加豐富的內容,建立景區獨有的競爭優勢,可達到打動民眾情感、引發共鳴,具備持久的生命力的效果。由此以燈光、多媒體投影、互動裝置為產品業態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迎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另外,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長,由此我國各地的旅游景區快速發展。以我國 5A 級景區為例:5A 級景區是我國旅游景區中質量等級劃分的最高級別,代表了我國世界級的精品旅游項目。除日常照明外,5A 級景區的燈光應與所在地域的地理、歷史環境相協調,在燈光的輝映下達到提升景區的觀賞游憩價值、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珍稀或奇異程度的效果。
由上,2020 年我國 5A 級景區數量為 302 個,較 2011 年的 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10.90%,由此中國旅游景區數量快速增長,相應的為中國旅游景區提供文旅照明服務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市場亦快速增長。
公園作為市民重要的休閑娛樂場所,是夜間經濟生態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由上,2019 年我國公園個數達 18,038 個,較 2018 年增長 7.79%,基于2010 年的 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6.83%;2019 年我國公園面積達 50.24 萬公頃,較 2018 年增長 1.66%,基于 2010 年的 9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7.68%。由此,我國公園的個數和面積近年來快速增長,公園照明項目的功能和風格受公園主題與設計理念的影響。在設計照明燈具方案前,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需要研究公園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專業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公園中各類建筑、裝飾物的構造和功能,需要強調的建筑或局部區域,如建筑立面、雕塑或觀賞性植物。在光源與燈具的選擇上,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需根據不同的照明需求和效果在光效、色溫、顯色性等方面做出取舍和改進。我國公園的個數和面積近年來的快速增長,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8)古建照明和博物館照明需求穩步上升,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良好發展機會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強勁發展,我國越發注重對文物古跡的保護程度,由此加大了對古代建筑物和博物館的保護和支持力度。同時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脫貧,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已從溫飽上升至追求精神生活,越來越重視文化生活。由此形成了我國近年來對古代建筑物和博物館等的修繕和維護力度不斷增強,同時人民群眾對古建文物和博物館等的參觀需求亦不斷上漲的局面。
由上,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不斷上升,文物業的參觀人次亦不斷上升,由此為以古建照明、博物館照明為部分應用場景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發展機會。
(9)照明智能化的快速發展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明智能化產品遍布城市與家庭空間,是“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能家居”生態圈必不可少的一環,且產品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多個應用場景均能發揮較好的作用,且能實現照明、環境、情景、效果等的互相映射和融合,從而在國內快速發展。
(10)照明燈具升級換代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拓寬了市場容量
由于照明產品具有使用年限,而且,隨著照明技術的更新、審美能力的提高,一般情況下,照明燈具在 5-10 年需要更新,進行升級換代。另外隨著照明燈具行業全面進入 LED 時代,以前未采用 LED 燈具的產品在近年均逐漸更換成 LED 產品。以上兩個方面為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拓寬了市場容量。
4、行業面臨的機遇
(1)產業政策支持促使行業前景向好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的重視程度,制定并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有效的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2021 年 3 月,我國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游體驗。深入發展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創新旅游產品體系,改善旅游消費體驗。加強區域旅游品牌和服務整合,
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推進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旅游、旅游演藝等創新發展,提升度假休閑、鄉村旅游等服務品質等。提出要推動智慧文旅發展,推動景區、博物館等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建設景區監測設施和大數據平臺,發展沉浸式體驗、虛擬展廳、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務;推動智慧家居發展,應用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等。
2020 年 11 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發展沉浸式業態。引導和支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5G+4K/8K 超高清、無人機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發展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產品,推動現有文化內容向沉浸式內容移植轉化,豐富虛擬體驗內容。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主題公園、園區街區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開展數字展館、虛擬景區等服務。推動沉浸式業態與城市公共空間、特色小鎮等相結合。開發沉浸式旅游演藝、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提升旅游演藝、線下娛樂的數字化水平等。
2019 年 8 月,我國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游景區開展夜間游覽服務,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服務。到 2022 年,建設200 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等。
2017 年 7 月,國家發改委等 13 個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主要發展目標為:到 2020 年,我國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2020 年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 10,000 億元,LED 功能性照明產值 5,400 億元,LED 照明產品銷售額占整個照明電器行業銷售總額的 70%,產業集中度達 15%等。同時,各地政府為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和擴大內需消費,紛紛出臺夜間經濟發展政策和規劃,打造夜景消費新業態。
上述產業政策的支持,將有力地促進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穩定、健康、有序發展,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2)符合夜間經濟、文旅夜游、沉浸式夜游互動的發展趨勢
夜間經濟可通過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稟賦,依托商圈、夜市街區、特色商業街、文化娛樂設施,逐漸形成游、食、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在拉動本地居民內需的同時,可以延長外地游客的停留和游玩時間,實現城市活力提升、消費空間拓展和消費服務完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自 2016年以來,我國夜間經濟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2016 年我國夜間經濟規模為18.27 萬億元,2020 年我國夜間經濟規模達 30.90 萬億元,短短 5 年間增幅達69.08%。另據預測,2022 年我國夜間經濟規模將達到 42.42 萬億元,較 2020 年增長 37.28%。由此各地紛紛推出夜景照明規劃,打造夜間消費新業態。
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景觀旅游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且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文旅夜游和沉浸式夜游為文旅景觀旅游的發展趨勢和潮流,近年來受到全國各地群眾的喜愛,紛紛投身其中。文旅夜游是通過聲、光、電的結合,以藝術表現展示自身文化底蘊的重要載體,可有效建設地域文化品牌、挖掘消費潛力,拓寬文旅融合的深度與廣度,帶動經濟發展。沉浸式夜游具備視覺效果好、互動性強、參與度深、復玩率高、更新快、回報周期短、收入多元化等明顯特征,引入契合當地人文環境的沉浸式夜游項目,不僅能大大豐富文旅目的地的產品形態和內容,加強當地人文文化建設,還能為游客創造深度體驗的環境和多業態的消費場景,由此各地政府紛紛推出相關支持政策,沉浸式夜游互動在中國逐漸興起。
夜間經濟、文旅夜游、沉浸式夜游互動在中國的發展和火爆,使得以夜間照明燈具、投影燈為主要產品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符合夜間經濟、文旅夜游、沉浸式夜游互動的發展趨勢。
(3)燈光成為商業項目、旅游景區引流的重要載體和主要表現形式
現階段的燈光在功能性照明的基礎上,成為了商業項目、旅游景區等引流的重要載體和主要表現手段,可廣泛應用于國內的商業樓宇、購物中心、地產展廳、主題樂園、餐廳酒店、博物館、名人故居、百年古鎮、歷史名街、旅游景區等場所。例如,商家可在消費場所外擺放花海、樹木、動物、卡通形象等造型的燈具和投影燈,通過變幻的色彩吸引消費者駐留觀看和互動;在步道兩側部署搭載互動感應系統的投影燈,通過投射星空、游魚等內容引導消費者的行進路線。進一步的燈光引流方案還可通過互動投影的視頻、動畫內容,弘揚歷史文化、傳播價值理念、渲染商業氛圍,在植入商品廣告、引導消費等拓展燈光商業變現空間方面前景廣闊。同時,互動投影的內容可根據不同節日隨時更改,如在兒童節、國慶節、春節期間使用不同主題和場景,充分帶動氣氛,讓網紅景點不退潮、文化傳播更具象、商業價值更突出,形成有效的投入產出閉環,從而以照明燈具、投影燈為燈光主要載體的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迎來蓬勃發展期。
5、行業面臨的挑戰
(1)行業集中度較低,發展有待規范
智能照明器具行業近年來高速發展,但行業目前仍存在行業集中度較低和發展有待規范的挑戰。一方面,產業的上下游發展和區域發展不均衡,行業產業集聚于珠三角地區,但多數企業集中在照明燈具領域的低端市場或僅僅集中于某些細分市場,缺乏一批引領行業發展潮流和趨勢的龍頭和標桿企業,行業集中度不高;另外一方面,行業發展迅速,新燈具和產品不斷推出,相對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相對應的產品質量檢驗標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行業發展有待規范。
(2)技術和人才儲備不足
智能照明器具制造業屬于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行業,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總裝需要運用到配光技術、結構技術、散熱技術、電子技術、SMT 技術、切割組裝技術、老化測試技術、調焦技術、智能控制系統技術等多種學科技術的交叉與經驗積累,具有多學科交叉、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特點。因此,該行業的技術創新需結合其他領域相關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以及具有綜合技術背景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的建設上。目前國內相關行業的研發投入不同步,技術發展不平衡,而且復合型專業背景的高素質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缺乏高層次、復合型、領軍型的復合型人才,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3)融資渠道有限
本行業對技術水平和資金體量均有一定的要求,行業內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融資困難。因此,融資渠道有限將會導致人才的流失和研發能力下降,阻礙本行業的創新能力。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2-2028年智能照明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
目錄
第一章 智能照明相關概述
1.1 智能照明基本介紹
1.1.1 智能照明的定義
1.1.2 智能照明的功能
1.1.3 智能照明的特點
1.2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概述
1.2.1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介紹
1.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構成
1.2.3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使用效果
1.2.4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功能
1.2.5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優勢
1.3 智能照明與傳統照明比較分析
1.3.1 線路系統比較
1.3.2 控制系統比較
1.4 智能照明行業的地位及作用
1.4.1 對未來照明發展的影響
1.4.2 對智能家居發展的影響
1.4.3 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2016-2022年國際智能照明行業發展狀況及經驗借鑒
2.1 2016-2022年全球LED照明行業發展綜述
2.1.1 市場發展規模
2.1.2 市場競爭格局
2.1.3 應用結構分析
2.1.4 企業戰略布局
2.2 2016-2022年全球智能照明行業發展狀況
2.2.1 行業發展現狀
2.2.2 市場發展規模
2.2.3 市場競爭格局
2.2.4 應用領域分析
2.2.5 企業并購動向
2.2.6 行業發展趨勢
2.3 部分國家智能照明市場應用案例分析
2.3.1 美國
2.3.2 德國
2.3.3 荷蘭
2.3.4 澳大利亞
2.3.5 意大利
第三章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政策環境分析
3.1.1 行業相關政策
3.1.2 行業相關標準
3.1.3 地方實施方案
3.2 經濟環境分析
3.2.1 宏觀經濟概況
3.2.2 工業運行情況
3.2.3 固定資產投資
3.2.4 宏觀經濟展望
3.3 社會環境分析
3.3.1 社會教育水平
3.3.2 居民收入水平
3.3.3 居民消費升級
3.3.4 居民節能觀念
3.4 需求環境分析
3.4.1 城鎮化發展水平
3.4.2 智慧城市建設進展
3.4.3 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第四章 2016-2022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全面分析
4.1 2016-2022年中國LED照明行業發展綜述
4.1.1 產業發展成就
4.1.2 應用領域結構
4.1.3 產業發展走勢
4.1.4 產業發展障礙
4.1.5 產業發展機遇
4.1.6 未來發展方向
4.2 2016-2022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運行分析
4.2.1 標準化發展階段
4.2.2 行業發展現狀
4.2.3 市場規模分析
4.2.4 產品市場份額
4.2.5 企業競爭格局
4.2.6 企業轉型路徑
4.2.7 企業布局動態
4.3 2016-2022年北京市智能照明發展狀況
4.3.1 居民節能觀念
4.3.2 應用案例分析
4.3.3 行業發展機遇
4.4 中國智能照明市場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
第五章 智能照明行業技術發展分析
5.1 智能照明關鍵技術介紹
5.1.1 電力載波技術
5.1.2 總線技術
5.1.3 無線傳輸技術
5.2 智能照明技術專利信息分析
5.3 智能照明系統主要類型
5.3.1 有線智能控制系統
5.3.2 電力線路載波控制系統
5.3.3 無線智能照明系統
5.4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技術特點
5.4.1 智能化
5.4.2 可靠性
5.4.3 經濟性
5.4.4 實用性
第六章 2016-2022年智能照明應用領域發展分析
6.1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下游應用整體概覽
6.2 住宅領域智能照明行業應用分析
6.2.1 住宅領域智能照明應用場景
6.2.2 住宅領域智能照明需求現狀
6.2.3 住宅領域智能照明需求潛力
6.3 商用領域智能照明行業應用分析
6.3.1 商用領域智能照明應用場景
6.3.2 商用領域智能照明需求現狀
6.3.3 商用領域智能照明需求潛力
6.4 工業領域智能照明行業應用分析
6.4.1 工業領域智能照明應用場景
6.4.2 工業領域智能照明需求現狀
6.4.3 工業領域智能照明需求潛力
6.5 公共領域智能照明行業應用分析
6.5.1 公共領域智能照明應用場景
1、市政照明
2、文旅照明
6.5.2 公共領域智能照明需求現狀
6.5.3 公共領域智能照明需求潛力
第七章 2016-2022年國外主要智能照明企業市場經營狀況分析
7.1 A
7.1.1 企業發展概況
7.1.2 企業經營狀況
7.1.3 智能照明業務分析
7.1.5
7.2 B
7.2.1 企業發展概況
7.2.2 企業經營狀況
7.2.3 智能照明業務分析
7.3 C
7.3.1 企業發展概況
7.3.2 企業經營狀況
7.3.3 智能照明業務分析
第八章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領先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1 A公司
8.1.1 企業發展概況
8.1.2 經營效益分析
8.1.3 業務經營分析
8.1.4 財務狀況分析
8.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1.6 公司發展戰略
8.2 B公司
8.2.1 企業發展概況
8.2.2 經營效益分析
8.2.3 業務經營分析
8.2.4 財務狀況分析
8.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2.6 公司發展戰略
8.3 C公司
8.3.1 企業發展概況
8.3.2 經營效益分析
8.3.3 業務經營分析
8.3.4 財務狀況分析
8.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3.6 公司發展戰略
8.4 D公司
8.4.1 企業發展概況
8.4.2 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3 智能照明業務分析
8.4.4 核心競爭力分析
8.4.5 公司發展戰略
8.5 E公司
8.5.1 企業發展概況
8.5.2 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3 智能照明業務分析
8.5.4 核心競爭力分析
8.5.5 公司發展戰略
第九章 2022-2028年中國智能照明行業投資風險及前景預測分析
9.1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9.1.1 政策風險
9.1.2 技術風險
9.1.3 市場風險
9.1.4 其他風險
9.2 中國智能照明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9.2.1 行業發展機遇
9.2.2 未來發展前景
9.2.3 行業發展趨勢
9.2.4 未來發展方向
9.3 2022-2028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9.3.1 有利因素分析
9.3.2 不利因素分析
9.3.3 市場規模預測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