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智能終端細分市場發展及趨勢、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
近年來,國家陸續頒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及《“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指導文件,為智能終端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智能終端是指能提供音視頻、數據、辦公等服務,具備高速中央處理器和操作系統,采用多種智能化技術的設備,可實現智能感知、交互、大數據服務等功能的新興互聯網產品。智能終端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工具,正逐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根據其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分為以下兩類:一是針對家庭和個人應用的消費類智能終端產品,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一體機等;二是行業應用和專業設備領域,包括自助服務設備、零售終端/POS機、教育培訓、工業控制、金融/ATM、醫療設備、安防等。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改造的步伐日益加快。智能終端作為支撐物聯網數據分析落地的關鍵組成要素,是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載體,正加速滲透零售、辦公、教育、安防等行業,智能終端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
1、消費電子行業發展分析
(1)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概況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多年來出貨量增長持續放緩的趨勢,隨著居家辦公以及在線教育常態化,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實現了新的增長。2020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為2億臺,與2019年相比,出貨量增長了26.30%。在5G時代的快速發展下,云服務逐漸普及,云端承擔更多的計算功能,筆記本電腦向著更加輕薄化、智能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在5G及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推動下,萬物互聯將是未來的重要趨勢,由于手機操作系統和交互上的局限性,筆記本電腦將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在2020年達到高點后,在2021年再次達到創紀錄的2.68億臺。
2017-2021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統計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日趨多元化,筆記本電腦的市場需求進一步細化,各大品牌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在電腦配置和設計上不斷創新,游戲本、商務本、輕薄本、二合一本、設計師本等類別產品層出不窮,能夠滿足消費者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從而促進消費者的更新購買意愿。
在5G技術的普及以及折疊屏、多屏幕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將帶動筆記本電腦快速發展,迎來新一輪的換機需求。隨著技術的進步與需求的變化,折疊屏、多屏幕等新興技術的成熟,未來筆記本電腦的應用空間廣闊,筆記本電腦的外觀形態也將會千變萬化。因此,在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可折疊顯示屏、雙顯示屏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筆記本電腦行業將迎來一場深刻的革新,加速行業的發展。
目前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呈現集中度較高的特征,筆記本電腦行業內主要的競爭廠商包括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等品牌。2021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前五大廠商市場份額占比為79%,占比分別為聯想24%、惠普22%、戴爾17%、蘋果9%及宏碁7%。
目前,筆記本電腦行業的ODM模式發展較為成熟,全球筆記本電腦ODM/EMS市場出貨量穩定占據筆記本電腦整體市場80%以上。其中,2020年約88%的筆記本電腦是由ODM/EMS廠商生產,約74%的筆記本電腦通過ODM方式進行生產。基于ODM模式在研發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優勢,未來ODM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1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69億臺,連續兩年走高,出貨量為2017年以來市場最高水平。預計未來五年的平均出貨量為1.5億臺。隨著平板電腦從單一使用場景逐步向多元化場景加速轉變,以及二合一平板電腦、專業平板電腦等細分領域平板電腦的推出,平板電腦將找到新的市場增長點。
2015-2018年中國的平板電腦市場一直處于下行狀態,2019年市場有所回暖,2021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約2,846萬臺,同比增長21.8%,創近年來出貨量最高增幅。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和學校對于在線辦公和在線教育仍有較大需求,隨著消費者對于大屏終端在教育和辦公等場景的使用習慣逐漸養成,使用頻次明顯提高,將推動2022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延續增長趨勢。此外,隨著平板電腦功能性能的提升,逐步應用于車載、零售、交通等細分領域,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將驅動平板電腦細分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平板電腦主要生產模式與筆記本電腦類似,普遍采用ODM代工生產模式。全球平板ODM/EMS公司出貨份額穩定占據整體市場80%以上,全球以ODM/EMS方式生產的平板電腦約為1.4億臺。未來幾年ODM仍將是平板電腦的主要生產模式。
(2)IoT智能終端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IoT(物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是指通過各種信息感知設備以及各類網絡接入,連接物、人、系統和信息資源,實現對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進行處理并做出反應的智能服務系統。物聯網的實質是對傳統行業的改造賦能,其應用層根據對象不同可大致分為消費物聯網和產業物聯網。消費物聯網主要包括個人及家用物聯網,產業互聯網包括工業物聯網、商用物聯網、智慧城市以及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等。
商用IoT的主要目的是通過IoT技術為傳統商業領域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業升級,通過IoT技術實現對用戶的精準匹配,為客戶提供高度適配的智能化產品和服務,提升用戶的體驗并提高經營者的工作效率。商用IoT具備多個應用場景,智能金融POS機、智能收銀機、手持非金融設備、智能路由器、智能防盜設備等商用IoT能終端廣泛應用于餐飲、零售、商超便利店、金融等場景。
2016年以后,國內物聯網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產業開始向數字化轉型,對于物聯網建設逐漸深化,多重技術推動物聯網技術創新。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逐步實施,我國IoT領域將進一步快速發展,而智能終端作為IoT技術的載體,其應用需求也將增加。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在全球范圍內,IoT技術迅速滲透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的頻繁運用推動IoT快速發展,并不斷優化和更迭,在5G、AI和云計算等相關技術的助力下,IoT產業逐漸成為信息化時代不可或缺的部分。2019年全球IoT連接數為120億個,預計到2025年,全球IoT連接數將達到246億個,IoT領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零售場景的智能化升級在于利用IoT技術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頻率、消費商品以及消費者關注的熱點等內容,實現經營流程數字化、智能化,提升經營效率和消費體驗。
隨著IoT、5G、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加深及數據流量高速增長,行業正在持續的更新換代,推動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網絡設備市場增速放緩甚至下降,市場規模約為490.1億美元,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經濟復蘇,未來全球網絡設備市場規模整體上將恢復增長趨勢。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提速、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提升,安防系統中以模擬信號為基礎的視頻監控防范系統向數字化、智能化的監控視頻系統發展,系統設備向智能化、數字化、模塊化和網絡化的方向拓展,智慧安防成為IoT部署的熱門領域,安防行業賽道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2、智能終端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1)消費電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消費電子產品向智能化、集成化和輕量化發展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消費電子產品不斷更新升級,其性能不斷趨于同質化,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和使用體驗,品質化逐漸成為消費電子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提升產品品質主要可通過智能化、集成化和輕量化三方面提升。
2)消費電子產品向專業化、細分化發展
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行業內各品牌為了搶占市場,尋求新的市場點,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在配置和設計方面不斷朝專業化、細分化方向發展,市場細分更加明確。
(2)IoT終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IoT技術助力產業融合
IoT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各行業智能化調整取代傳統行業服務體系的步伐,形成一個新的業務模式。物聯網支持更大范圍、更多端口連接的特點,有助于復雜產品不同部件協同生產的各企業間實現設計、制造等不同環節的互通互聯,助力產業融合。
2)智能終端與IoT協同應用深化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其不僅僅提供傳感器的連接,也將具備智能處理的能力。未來,物聯網必然將帶動智能終端向智能生產、智能管理、智能決策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3-2029年智能終端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專項調研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
目錄
第一章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第一節全球宏觀經濟分析
一、2022年上半年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概況
二、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趨勢預測
第二節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一、2017-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概況
二、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趨勢預測
第三節智能終端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第四節智能終端行業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一、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二、行業相關發展規劃
三、主要產業政策解讀
第五節智能終端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一、技術發展水平分析
二、技術革新趨勢分析
第二章國際智能終端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國際智能終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國際智能終端行業發展概況
二、主要國家智能終端行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三、2023-2029年國際智能終端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第二節主要國家及地區智能終端行業發展狀況及經驗借鑒
一、美國智能終端行業發展分析
1、2017-2022年行業規模情況
2、2023-2029年行業前景展望
二、歐洲智能終端行業發展分析
三、日韓智能終端行業發展分析
四、2017-2022年其他國家及地區智能終端行業發展分析
五、國外智能終端行業發展經驗總結
第三章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供需分析
第一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產能分析
一、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產能及增長率
二、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產能預測
三、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產能利用率分析
第二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產量分析
一、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產量及增長率
二、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產量預測
第三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市場需求分析
一、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需求量及增長率
二、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需求量預測
第四節細分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
一、消費電子市場分析及預測
(1)行業發展現狀
(2)需求市場分析
(3)需求前景預測
二、IoT智能終端市場分析及預測
第四章中國智能終端產業鏈結構分析
第一節中國智能終端產業鏈結構
一、產業鏈概況
二、特征
第二節中國智能終端產業鏈演進趨勢
一、產業鏈生命周期分析
二、產業鏈價值流動分析
三、演進路徑與趨勢
第三節中國智能終端產業鏈競爭分析
第五章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上游運行分析
一、行業上游介紹
二、行業上游發展狀況分析
三、行業上游對智能終端行業影響力分析
第二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下游運行分析
一、行業下游介紹
二、行業下游需求占比
三、行業下游發展狀況分析
第六章中國智能終端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華北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一、2017-2022年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二、2017-2022年市場規模情況分析
三、2017-2022年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四、2023-2029年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第二節東北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三節華東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四節華南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五節華中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六節西南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七節西北地區智能終端行業分析
第七章中國智能終端行業市場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2017-2022年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第二節2017-2022年行業基本特點分析
第三節2017-2022年行業銷售收入分析(包含銷售模式及銷售渠道)
第四節2017-2022年行業區域結構分析
第八章中國智能終端產品價格分析
第一節2017-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歷年價格
第二節中國智能終端當前市場價格
一、產品當前價格分析
二、產品未來價格預測
第三節中國智能終端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2023-2029年智能終端行業未來價格走勢預測
第九章智能終端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智能終端行業集中度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二、區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節智能終端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行業競爭分析
二、與國際產品競爭分析
三、行業競爭格局展望
第十章普華.有策對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第一節A公司
一、企業基本情況
二、企業主要業務概況及智能終端產品介紹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四、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二節B公司
第三節C公司
第四節D公司
第五節E公司
第十一章智能終端行業投資價值評估
第一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產銷分析
第二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成長性分析
第三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營業務利潤率分析
二、總資產收益率分析
第四節2017-2022年智能終端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PHPOLICY對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第一節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發展環境預測
第二節2023-2029年我國智能終端行業產值預測
第三節2023-2029年我國智能終端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第四節2023-2029年我國智能終端行業總資產預測
第五節2023-2029年我國智能終端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第六節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形勢分析
一、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生產形勢分析預測
二、影響行業發展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第七節2023-2029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趨勢分析
第十三章2023-2029年智能終端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
第一節智能終端行業投資機會
一、產業鏈投資機會
二、細分市場投資機會
三、重點區域投資機會
第二節智能終端行業主要壁壘構成
一、技術壁壘
二、資金壁壘
三、人才壁壘
四、其他壁壘
第三節智能終端行業投資風險及防范
一、政策風險及防范
二、技術風險及防范
三、供求風險及防范
四、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及防范
五、關聯產業風險及防范
六、產品結構風險及防范
七、其他風險及防范
第十四章普華有策對智能終端行業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