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電力信息化行業歷程及趨勢(附報告目錄)
1、電力信息化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力行業信息化技術發展經歷了以下 4 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 世紀 60 年代到 80 年代初,為電力企業計算機應用起步階段,這一時期電力計算機技術主要應用在電力試驗數字計算、工程設計與計算、科研計算、發電廠設備自動監測、變電站所自動監測等方面。
第二階段:20 世紀 80 年代中到 90 年代初,為電力信息化初級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為信息技術在電力企業生產管理的單項及初級應用,計算機技術在電力的廣大業務領域得到應用,電力行業廣泛試用計算機系統,如電網調度自動化、發電廠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力負荷預測、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電力仿真系統等方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電力信息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行業歷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第三階段: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到 21 世紀初期,這一時間以網絡環境下建設與應用為主要特點,電力信息化建設呈現規模化,信息技術在電力行業得以廣泛應用。各電力企業信息技術應用由操作層向管理層延申,從單機、單項目向網絡化、整體化、綜合性應用發展,從局部應用到全局應用,從單機運行發展到網絡化運行。
第四階段:2005 年至今,電力信息化建設進入科學發展階段,這一時期,電力信息化由感性向理性轉變,由戰術向戰略階段發展,經過幾十年信息化建設,企業決策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大大提高,決策層、管理層和生產業務層的各項工作與信息系統密不可分,信息化已經完成與電力企業的生產、管理和經營融合,并向智能化、數字化等形態進一步演進。
隨著全球進入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創新技術的發展推動電力行業的技術創新發展和信息化變革。國家電網提出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除繼續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外,還將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匯集各方面資源,建設“電力物聯網”,為規劃建設、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綜合服務、新業務新模式發展、企業生態環境構建等各方面,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和數據支撐。南方電網 2019年提出“數字南網”建設要求,將數字化作為企業發展戰略路徑之一,加快部署數字化建設和轉型工作。
2、行業競爭格局
電力信息化市場經過多年發展,業內廠商已經在各自領域形成了特色優勢,尚未出現壟斷地位的廠商,一類為電力系統內部的科研院所和信息化建設單位,如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規模較大單位;另一類為電力系統外廠商,如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廠商在各自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市場地位。
行業內競爭格局體現出專業化、市場化的特點。首先,智能電網建設進一步帶動電力信息化建設朝深化應用階段發展,對信息化廠商的技術水平和其對用戶需求的精細化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注于行業內的專業性廠商優勢更為突出。其次,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參與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主體將更加多元,行業競爭更加市場化。
3、挑戰
行業面臨的挑戰
(1)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
技術更新和產業引導政策推動行業加速升級,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較為急切,而電力信息化行業又屬于多學科交叉、技術密集型產業,對于人才的專業技術水準有很高要求。目前,精通相關領域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較為匱乏,對行業的發展構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2)企業整體規模偏小
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電力信息化廠商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除電力系統內的信息化建設單位外其他企業規模仍然偏小,在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能力、資金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難以保持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從而影響產品的技術更新周期。
(3)電力信息化投資規模和進度受計劃因素影響
電力信息化行業廠商的主要客戶為發電企業和供電企業,下游電力企業的信息化投資規模和進度對企業的經營情況有較大影響,下游電力企業主要為大型國企為主,其投資情況有較強的計劃性,并且可能受到政策調整或行政因素影響,上述因素對業務的協調安排等帶來一定的挑戰。
4、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行業主要趨勢
(1)新興技術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
新興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創新驅動力,云技術、大數據及 5G 通信等技術發展正在改變和推動電力行業的信息化發展。
傳統的信息系統正在被建立在云平臺上的技術解決方案所代替,運行方式、技術架構及應用模式都將產生顛覆性的變化,醞釀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以互聯網為引導的“大數據”正快速發展,勢必會推動電力等傳統行業朝著大數據的領域發展。隨著智能終端和 5G 通信的發展,電力行業的作業工具、服務方式都已經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固定工作模式、離線工作模式和桌面交互的操作方法都在被移動應用所取代,各種專業系統都在往智能終端的操作使用模式發展。在新技術的作用下,電力信息化的內涵得到不斷豐富,電力信息化的產業形態更為多樣化,行業企業的成長空間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大。
(2)向用電側延伸拓展增值服務成為行業趨勢
隨著電力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和電力改革的深化,用電側作為電力行業最終的消費者對電力增值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電力行業正逐漸轉變傳統的“重發輸電、輕配電、不管用電”經營理念。對電力設計、集成、施工及運維業務鏈來說,用電側能效管理、電力運維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作為新的增值點,借助已有業務的優勢或增量業務的便利,順勢拓展用戶側諸如節能電力通信系統、自動化配電網咨詢設計、定制運維服務等增值服務能增加用戶粘性和企業競爭力,也為整個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3)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模式成為行業趨勢
近年來,新的技術不斷在電力信息化領域得到應用,電力信息化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程度大幅提升。為適應這種變化,電力信息化項目的咨詢設計服務業務呈現快速增長。因此,能夠從需求出發,對客戶的現有業務進行梳理,并提供從規劃咨詢、總體方案設計到集成運維的電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廠商,方能獲得市場青睞。綜合客戶多元化的業務需求及系統兼容性等因素,客戶對綜合廠商的優先選擇傾向將促使信息化實施模式逐步發生轉變,廠商類型將從單一的采購、建設轉換成以“用戶需求-設計咨詢-集成及實施運維”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主要特征的新格局。
目錄
第1章:中國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狀況
1.1信息化的理論綜述
1.1.1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1.1.2信息化的層次、特點和意義
1.1.3信息化的主要內容
1.1.4信息化的理論綜述
1.2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沿革
1.2.1國外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沿革
1.2.2中國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沿革
1.3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1.3.1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現狀
1.3.2電力信息化產業存在問題
1.3.3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趨勢
第2章:中國電力信息化產業外部環境分析
2.1電力信息化產業政策環境分析
2.1.1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影響
2.1.2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2.1.3行業發展規劃分析
2.2電力信息化產業經濟環境分析
2.2.1國家經濟增長情況
2.2.2電力需求增長情況
2.2.3電力信息化產業投資情況
2.2.4電力信息應用系統建設情況
2.3電力信息化產業社會環境分析
2.3.1電力信息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2.3.2電力信息化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2.4電力信息化產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第3章:中國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現狀及預測
3.1發電廠自動化發展現狀及預測
3.1.1電力裝機規模及規劃分析
3.1.2發電廠自動化市場規模
3.1.3發電廠自動化市場競爭
3.1.4發電廠自動化市場預測
3.2變電站自動化發展現狀及預測
3.2.1變電站投資情況分析
3.2.2變電站自動化市場規模
3.2.3變電站自動化市場競爭
3.2.4變電站自動化市場預測
3.3電網調度自動化發展現狀及預測
3.3.1電網投資規模分析
3.3.2電網調度自動化市場規模
3.3.3電網調度自動化市場競爭
3.3.4電網調度自動化市場預測
(1)國調及網調自動化市場容量預測
(2)省調自動化市場容量預測
(3)地調自動化市場容量預測
(4)縣調自動化市場容量預測
3.4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發展現狀及前景
3.4.1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概述
3.4.2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應用
3.4.3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發展
3.4.4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前景
3.5電力CAD系統發展現狀及前景
3.5.1電力CAD系統的概述
3.5.2電力CAD系統的應用
3.5.3電力CAD系統的前景
3.6管理信息系統(MIS)發展現狀及前景
3.6.1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概述
3.6.2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應用
3.6.3管理信息系統(MIS)的發展
3.6.4管理信息系統(MIS)的前景
第4章:中國電力企業信息化應用情況及重點分析
4.1發電企業信息化應用現狀及趨勢
4.1.1發電企業信息化應用特點
4.1.2發電企業信息化驅動因素分析
4.1.3發電企業信息化應用需求
(1)基礎設施應用需求
(2)應用系統應用需求
(3)信息安全應用需求
(4)IT管理應用需求
4.1.4發電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4.2發電企業信息化應用重點分析
4.2.1EAM系統應用現狀分析
(1)EAM系統應用范圍
(2)EAM系統管理內容
(3)EAM系統電廠應用情況
(4)EAM系統應用前景分析
4.2.2ERP系統應用現狀分析
(1)ERP系統應用范圍
(2)ERP系統管理內容
(3)ERP系統應用情況
(4)ERP系統應用前景分析
4.2.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應用現狀分析
(1)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應用范圍
(2)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管理內容
(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應用情況
(4)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應用前景分析
4.2.4數據中心建設情況
(1)數據中心的概念
(2)數據中心建設的必要性
(3)數據中心的模型結構及主要組成
(4)數據中心的前景分析
4.3電網企業信息化應用現狀及趨勢
4.3.1電網企業信息化應用特點
4.3.2電網企業信息化驅動因素
4.3.3電網企業信息化應用需求
4.3.4電網企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4.4電網企業信息化應用重點
4.4.1集成應用現狀分析
(1)集成應用的范圍
(2)集成應用的關鍵技術
(3)集成應用的前景分析
4.4.2信息安全現狀分析
(1)信息安全的范圍
(2)信息安全的關鍵技術
(3)信息安全的前景分析
4.4.3企業資源管理現狀分析
(1)企業資源管理的范圍
(2)企業資源管理的關鍵技術
(3)企業資源管理的前景分析
4.4.4商業智能現狀分析
(1)商業智能的范圍
(2)商業智能的關鍵技術
(3)商業智能的前景分析
第5章:中國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概述與模型研究
5.1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概述
5.1.1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概念界定
5.1.2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的意義
(1)電力企業信息化實施水平評價的意義
(2)電力企業信息化實施績效評價的意義
5.1.3國內外信息化評價方法研究現狀
(1)國外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現狀
(2)中國企業信息化評價方法現狀
5.1.4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的要求
5.2電力企業信息化評價模型研究
5.2.1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概述
(1)建立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和意義
(2)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立原則
(3)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思想
5.2.2綜合評價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1)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2)業務支持程度評價指標
(3)信息技術水平評價指標
(4)IT管理能力評價指標
(5)績效狀況評價指標
(6)持續發展能力評價指標
5.2.3電力企業信息化綜合評價的方法
(1)綜合評價方法概述
(2)評價法
(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綜合評價方法
5.2.4電力信息化標桿企業對比評價法
(1)標桿法簡介
(2)電力信息化標桿企業定義
第6章:中國電力信息化產業企業經營分析
6.1重點電力企業經營分析
6.1.1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3)企業電力供應能力
(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1.2B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1.3C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2重點電力信息化應用系統企業經營分析
6.2.1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主營業務概況
(3)企業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2.2
6.2.3
第7章:中國重點地區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1山西省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1.1山西省電力產業情況分析
7.1.2山西省電力信息化概述
7.1.3山西省電力信息化建設內容
7.1.4山西省電力信息化發展任務
7.1.5山西省電力信息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7.2浙江省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2.1浙江省電力產業情況分析
7.2.2浙江省電力信息化概述
7.2.3浙江省電力信息化建設內容
7.2.4浙江省電力信息化發展任務
7.2.5浙江省電力信息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7.3江蘇省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3.1江蘇省電力產業情況分析
7.3.2江蘇省電力信息化概述
7.3.3江蘇省電力信息化建設內容
7.3.4江蘇省電力信息化發展任務
7.3.5江蘇省電力信息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7.4山東省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4.1山東省電力產業情況分析
7.4.2山東省電力信息化概述
7.4.3山東省電力信息化建設內容
7.4.4山東省電力信息化發展任務
7.4.5山東省電力信息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7.5吉林省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分析
7.5.1吉林省電力產業情況分析
7.5.2吉林省電力信息化概述
7.5.3吉林省電力信息化建設內容
7.5.4吉林省電力信息化發展任務
7.5.5吉林省電力信息化發展思路與目標
第8章:中國電力信息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與預測
8.1電力信息化產業市場發展趨勢
8.1.1電力信息化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8.1.2電力信息化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8.1.3電力信息化市場成功關鍵因素
8.2電力信息化產業投資特性分析
8.2.1電力信息化產業進入壁壘分析
8.2.2電力信息化產業盈利模式分析
8.3電力信息化產業投資風險
8.3.1電力信息化產業政策風險
8.3.2電力信息化產業技術風險
8.3.3電力信息化產業供求風險
8.3.4電力信息化產業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8.3.5其他風險
8.4電力信息化產業投資建議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