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金融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
1、金融行業信息化服務發展概況
金融行業信息化的實質,是新興的信息技術對傳統金融業的一場經濟革新,主旨在于把金融業變成典型的基于信息化技術的產業,IT系統成為金融產業戰略決策、經營管理和業務操作的基礎。
金融業是我國信息化程度最高、信息技術應用最密集的行業之一,其關系著國家金融安全和社會金融環境穩定。我國金融企業體系龐大、業務門類繁多、接口廣泛、交易量大且并發性高,對于 IT系統規劃的合理性和運行穩定性有著高于一般行業的要求。我國金融信息化建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基于IT技術的金融服務體系。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7年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預測報告》
2、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信息化服務中的應用越發普遍,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情況
金融行業是中國各行業中,數據資源最豐富的行業之一。金融機構通常會部署多個應用系統,這些系統在日常經營中持續產生和存儲數據,經過長期的數字化運營積累,各系統內積累了海量高價值的數據。金融數據的占有,僅是數字金融的起點,真正發揮數據賦能作用的,是金融數據的處理、分析與迭代過程。大數據是具有體量巨大、來源及結構多樣、生成速度快、單位價值密度低、多變等特征,且需要使用非結構化數據庫等新型數據體系結構才能有效處理的數據。金融行業的數據具備這些特征,金融行業擁有適宜開展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基礎資源。大數據技術起源于2000年前后的互聯網產業,后于2011年作為獨立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是積極布局大數據技術研究及其應用的國家之一。
大數據技術的核心是提升數據分析能力,其中既包括增量數據的洞察能力的提升,亦包括存量數據的挖掘能力的提升。金融領域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分為監管應用和機構運維服務應用兩大類。金融監管主要是通過數據采集、分析和挖掘技術形成綜合性監管分析報告,為監管方了解和掌握各類金融業務發展變化和潛在風險,豐富和完善監管基礎設施或提出風險預警模型提供支撐;金融機構運維服務類的應用包括機構運營、服務、基礎設施三類,通過信息手段對海量數據進行專業的挖掘和分析,從而更好地進行資產價格走勢判斷、機構個人信用評估、資金流向分配、金融風險把控等,為機構運營、服務、營銷等提供更精準策略。
(2)大數據技術在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
在全球經濟數字化發展浪潮下,受到宏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大數據標準化體系逐步完善、數字應用普及率提高、大數據相關技術進步與升級等眾多利好因素的影響,中國大數據產業整體規模在過去5年中持續擴大。
進入大數據時代,金融行業的運營信息、客戶信息、交易信息、資產信息、信用信息等數據經過有效采集和整理分析,將會成為高價值數據信息。內外部數據結合將形成具有重要價值的數據資產,可以有效幫助金融機構對內提升運行和管理效率,對外增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對客戶進行精準營銷,提高欺詐管理水平,為決策提供有效支持,實現資源配置優化的目標,同時也幫助金融機構了解客戶需求,開發出符合客戶需求且具有創新精神的新產品。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金融大數據應用呈現數據源融合、技術聯合與數據應用合作的發展趨勢,金融大數據安全與監管重要性凸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成為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行業競爭格局和未來發展態勢
未來企業的數字化和工業化將進一步融合發展,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各要素的數字化階段,通過信息系統的升級助力企業將生產要素、業務和管理對象、業務規則和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第二階段是數字化融合階段,將不同的傳統管理領域、工業控制領域、安防領域的業務和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從而產生聚合效應,實現企業生產、運營效率的提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第三階段是智能化協同創新階段,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一方面將企業的生產運用和決策,由依賴人工經驗逐步轉變為依賴信息化模型進行智能決策,另一方面也將利用自身累積的數據資產,實現新型業務創新。
在金融行業,隨著《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信息技術管理辦法》、《銀行保險機構信息科技外包風險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出臺,信息技術服務機構和信息科技外包將納入統一監管,并且對重要外包服務的準入、風險管理、風險監督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在上述政策影響下,小型軟件服務商可能因合規整改而暫緩業務,甚至加速出局,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未來行業的競爭將向降低風險、提升專業化水平的方向發展。風險管理、金融審計和稽核、商業智能、決策支持等業務將成為金融業信息系統集成應用的重點市場。金融業信息化需要能降低風險的專業化解決方案。同時,金融信息安全關系重大,為加強自主可控、防止信息泄露、消除信息安全的威脅和隱患,降低系統性風險,金融信息化系統和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將持續和深入推進。
4、金融行業信息化服務發展趨勢
我國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已經發展近30年,先后經歷了金融電子化和互聯網金融兩大階段,信息技術的發展從最初的銀行信貸系統、清算系統,到網銀系統、移動支付,如今又隨著科技的驅動向大數據征信、智能投顧等領域進行創新。
近年來,政府愈發重視我國金融業的結構性優化與科技賦能,相關鼓勵性政策陸續出臺。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發展目標。2020年10月,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大力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
金融科技的實質是科技對金融的賦能,通過技術、數據和場景實現金融能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新興技術主要包括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形成融合生態,推動金融科技發展金融新階段。這場創新型經濟變革未來將促使金融機構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從根本上開始重新構思業務戰略、提升運營效率和重視科技的賦能,響應國家發展政策,推動金融和科技的雙輪驅動,實現提升我國金融行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水平。
目錄
第1章 金融信息化行業綜述
1.1 金融信息化的內涵分析
1.1.1 金融信息化的定義及內涵
1.1.2 金融信息化的屬性及特征
1.1.3 金融信息化行業主要產品及服務
1.2 金融信息化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
1.2.1 金融信息化行業產業鏈簡介
1.2.2 金融信息化行業上游產業分析
(1)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2)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3)系統軟件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1.2.3 金融信息化行業下游產業分析
(1)銀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2)證券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3)保險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4)財務公司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5)信托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1.2.4 中國金融業信息化需求分析
(1)客戶關系管理
(2)商務智能化需求
(3)災備及信息安全體系建設
(4)多渠道業務創新
1.3 金融信息化對金融業的影響
1.3.1 金融信息化對貨幣形態及其職能的影響
(1)對貨幣形態的影響
(2)對貨幣職能的影響
1.3.2 金融信息化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1)對金融機構形態的影響
(2)對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的影響
(3)對金融機構組織結構的影響
1.3.3 金融信息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1)對金融市場一體化的促進作用
(2)對加速國際資本流動的促進作用
1.3.4 金融信息化對宏觀貨幣政策的影響
(1)對貨幣需求的影響
(2)對貨幣政策目標的影響
(3)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第2章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市場環境分析
2.1 金融信息化政策及監管環境分析
2.1.1 中國金融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1)銀行業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2)保險業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3)證券業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4)其他金融信息化相關政策匯總
2.1.2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戰略及規劃
2.2 金融信息化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2.2.1 國際金融形勢運行分析
(1)國際金融市場簡況分析
(2)全球股票市場簡況分析
(3)全球利率市場走勢分析
(4)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形勢
2.2.2 國內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1)國內宏觀經濟現狀
(2)國內宏觀經濟預測
2.3 金融信息化人才環境分析
2.3.1 行業人才供給情況
2.3.2 行業人才需求情況
2.3.3 行業人才培養建議
2.4 金融信息化技術環境分析
2.4.1 實時處理技術發展分析
2.4.2 網絡互聯技術發展分析
2.4.3 業務系統綜合集成與多渠道整合技術發展分析
2.4.4 金融標準化技術發展分析
2.4.5 信息系統安全技術發展分析
2.4.6 知識管理技術發展分析
2.4.7 商業智能技術發展分析
第3章 中國金融信息化總體發展狀況分析
3.1 國際金融信息化發展經驗借鑒
3.1.1 國際金融信息化發展歷程
3.1.2 國際金融信息化發展特點
3.1.3 國際金融信息化發展趨勢
3.1.4 國際金融信息化發展啟示
3.2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歷程分析
3.2.1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階段分析
3.2.2 中國金融信息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3.2.3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特點分析
3.2.4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因素
(1)有利因素分析
(2)不利因素分析
3.3 中國金融信息化市場運營分析
3.3.1 中國金融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3.3.2 中國金融信息化市場結構分析
(1)金融信息化市場產品結構分析
(2)金融信息化市場區域結構分析
(3)金融信息化市場用戶結構分析
3.3.3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盈利水平分析
3.3.4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3.4 中國金融信息化投入重點分析
3.4.1 中國金融信息化投入重點分析
3.4.2 中國金融信息化投入重點預測
3.5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分析
3.5.1 全球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兼并與重組概況
3.5.2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兼并與重組動向
3.5.3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兼并與重組趨勢
3.6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3.6.1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金融信息化政策發展趨勢分析
(2)金融信息化IT建設重點方向分析
(3)金融機構IT應用轉型方向分析
3.6.2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
3.7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3.7.1 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金融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2)金融信息化投資結構面臨的主要問題
3.7.2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發展思路分析
第4章 中國金融信息化細分產品市場分析
4.1 金融IT軟件市場分析
4.1.1 金融IT軟件市場需求分析
4.1.2 金融IT軟件市場競爭格局
4.1.3 金融IT軟件市場需求趨勢
4.1.4 金融IT軟件市場潛力分析
4.2 金融IT硬件市場分析
4.2.1 金融IT硬件市場需求分析
4.2.2 金融IT硬件市場競爭格局
4.2.3 金融IT硬件市場需求趨勢
4.2.4 金融IT硬件市場潛力分析
4.3 金融信息服務市場分析
4.3.1 金融信息服務業務范圍分析
4.3.2 金融信息服務業務模式分析
4.3.3 金融信息服務市場需求分析
4.3.4 金融信息服務市場競爭格局
4.3.5 金融信息服務市場需求趨勢
4.3.6 金融信息服務市場潛力分析
4.4 金融IT外包服務市場分析
4.4.1 金融IT外包服務業務范圍分析
4.4.2 金融IT外包服務技術水平及特點
4.4.3 金融IT外包服務業務模式分析
(1)IT運營外包服務模式
(2)IT項目外包服務模式
(3)IT管理外包服務模式
4.4.4 金融IT外包服務市場需求分析
4.4.5 金融IT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分析
4.4.6 金融IT外包服務市場競爭格局
4.4.7 金融IT外包服務發展趨勢分析
4.4.8 金融IT外包服務運營策略分析
第5章 中國金融信息化子行業深度分析
5.1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市場深度分析
5.1.1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1)銀行業信息化建設歷程
(2)銀行業信息化建設重點
(3)銀行業信息化建設模式
5.1.2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投資分析
(1)銀行業信息化采購模式
(2)銀行業信息化投資規模
(3)銀行業信息化投資結構
(4)銀行業信息化投資趨勢
1)大中型銀行信息化投資趨勢
2)小型銀行信息化投資趨勢
5.1.3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需求分析
(1)銀行業信息化需求特點與趨勢
(2)銀行對IT合作伙伴的要求和建議
5.1.4 中國銀行業信息化市場運營分析
(1)銀行業信息化市場競爭格局
(2)銀行業信息化市場規模預測
5.1.5 中國商業銀行信息化分析
(1)中國工商銀行信息化分析
1)信息化建設現狀
2)IT合作伙伴
(2)A銀行IT應用分析
(3)B銀行IT應用分析
(4)C銀行IT應用分析
(5)D銀行IT應用分析
(6)E銀行IT應用分析
(7)F銀行IT應用分析
5.1.6 中國中小銀行信息化建設模式選擇
(1)中小銀行信息化建設模式現狀及利弊分析
1)服務外包模式
2)銀銀合作模式
3)合作聯盟模式
(2)中小銀行信息化建設模式的選擇因素分析
1)總體發展戰略
2)信息化建設需求
3)信息化建設現狀
4)自身的經濟條件
5)銀行規模與組織結構
6)銀行發展階段
7)外部環境
5.2 中國證券業信息化市場深度分析
5.2.1 中國證券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1)證券業信息化建設歷程
(2)證券業信息化建設重點
(3)證券業信息化建設模式
5.2.2 中國證券信息化投資分析
(1)證券業信息化采購模式
(2)證券業信息化投資規模
(3)證券業信息化投資結構
(4)證券業信息化投資趨勢
5.2.3 中國證券業信息化需求分析
(1)證券業信息化需求特點分析
(2)證券業信息化需求趨勢分析
5.2.4 中國證券業信息化市場運營分析
(1)證券業信息化市場競爭格局
(2)證券業信息化市場規模預測
5.2.5 中國證券交易所IT應用分析
(1)上海證券交易所IT應用分析
(2)深圳證券交易所IT應用分析
(3)深圳證券登記結算中心IT應用分析
5.2.6 中國證券經營機構IT應用分析
(1)A證券IT應用分析
(2)B證券IT應用分析
(3)C證券IT應用分析
(4)D證券IT應用分析
(5)E證券IT應用分析
5.3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市場深度分析
5.3.1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1)保險業信息化建設歷程
(2)保險業信息化建設重點
(3)保險業信息化建設模式
5.3.2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投資分析
(1)保險業信息化采購模式
(2)保險業信息化投資規模
(3)保險業信息化投資結構
5.3.3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保險業信息化需求特點分析
(2)保險業信息化需求趨勢分析
(3)保險公司對IT合作伙伴的要求和建議
5.3.4 中國保險業信息化市場運營分析
(1)保險業信息化市場競爭格局
(2)保險業信息化市場規模預測
5.3.5 中國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1)A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2)B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3)C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4)D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5)E保險公司IT應用分析
5.4 中國農村金融信息化市場分析
5.4.1 農村信用社金融信息化市場分析
(1)農村信用社信息化發展水平
(2)農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設模式
(3)農村信用社信息化優劣勢分析
5.4.2 小額貸款公司信息化市場分析
(1)小額貸款公司信息化發展水平
(2)小額貸款公司信息化優劣勢分析
5.4.3 村鎮銀行信息化市場分析
(1)村鎮銀行信息化發展水平
(2)村鎮銀行信息化建設模式
(3)村鎮銀行信息化優劣勢分析
5.4.4 農村金融信息化市場前景分析
(1)農村金融信息化發展趨勢分析
(2)農村金融信息化市場潛力分析
5.5 中國其他金融信息化子行業市場分析
第6章 中國主流金融IT企業個案分析
6.1 中國金融IT軟件供應商經營情況個案分析
6.1.1 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1)企業基本信息表
2)業務能力簡況表
(2)企業產品及解決方案
(3)企業主要客戶關系
(4)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5)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6)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6.1.2 B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4)企業營收規模分析
(5)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6)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7)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8)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9)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10)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6.1.3 C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6.2 中國金融IT硬件供應商經營情況個案分析
6.2.1 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2)企業營收規模分析
(3)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4)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5)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6)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7)企業組織結構分析
(8)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9)企業主要客戶關系
(10)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11)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6.2.2 B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4)企業業務地區分布
(5)企業營收規模分析
(6)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7)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8)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9)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10)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6.2.3 C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4)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5)企業產銷能力分析
6.3 中國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經營情況個案分析
6.3.1 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3.2 B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3.3 C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4 中國金融IT外包服務商經營情況個案分析
6.4.1 A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6.4.2 B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7)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8)企業主要客戶關系
(9)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6.4.3 C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第7章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分析
7.1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7.1.1 金融信息化行業政策風險分析
7.1.2 金融信息化行業技術風險分析
7.1.3 金融信息化行業競爭風險分析
7.1.4 金融信息化行業其他風險分析
7.2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7.2.1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1)技術及研發實力壁壘
(2)服務經驗和人力資源壁壘
(3)本地化服務網絡壁壘
(4)客戶資源壁壘
(5)其他壁壘
7.2.2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7.2.3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盈利因素分析
7.3 中國金融信息化行業投資建議分析
7.3.1 金融信息化投資規模分析
7.3.2 金融信息化投資結構分析
7.3.3 金融信息化投資機會分析
7.3.4 金融信息化投資戰略建議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