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的增長是推動 LED 顯示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行業發展始終圍繞LED 對其他顯示媒介替代這個關鍵因素,小間距的出現實現了 LED 對 LCD 拼接屏、激光投影等的替代,隨著上游設備國產化,LED 芯片產能快速釋放,芯片價格下降及封裝技術的日漸成熟,小間距 LED 成本快速下降。同時小間距 LED顯示屏訂單規模的不斷壯大,成本因規模效應而下降,加速小間距在市場上應用普及。供給端方面,國內 LED 產業鏈發展成熟,全球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而國內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產業鏈的協調發展使得 LED 顯示屏廠商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隨著技術進一步更新迭代,未來高端產品供給將越發集中于行業內龍頭廠商,規模優勢的鞏固使得龍頭廠商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3)LED 顯示屏精細度提高、成本下降拓展了應用場景
LED 燈珠在 LED 顯示屏的成本中超過 20%,燈珠間距越小的 LED 顯示屏單位面積所需燈珠數量越多,占 LED 顯示屏的成本比重也越大。LED 燈珠的成本主要來自 LED 芯片,近年來,半導體行業技術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LED 光效的提高,LED 芯片的價格也隨著光效的提升而下降;另一方面,隨著芯片切割技術的不斷成熟,單位面積外延片上可切割的芯片數量不斷增加,也促進了 LED 芯片價格的下降。LED 芯片作為 LED 燈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其價格的下降也帶動了 LED 燈珠價格的下調,推動了 LED 顯示屏向小間距的方向發展,以應用于小間距 LED 顯示屏的 1010 燈珠為例,價格從 2010 年的 0.9 元/顆,下降至 2020 年的 0.03 元/顆左右。
LED 顯示屏精細度提高、成本下降極大地拓展了應用場景,對 LCD 拼接屏、激光投影等具有一定的替代效應?;?LED 在拼接大屏上的優勢,早期小間距LED 主要應用在對顯示屏價格不太敏感、但對成像質量要求相對較高的專用顯示市場,其中政府、金融、電信、交通等部門占據較大份額。目前,小間距已成為 LED 顯示屏的主流,隨著成本下降,開始逐漸向商用市場、教育市場滲透。LED 顯示屏精細度提高后,也催生了更多新的應用場景,例如電影院放映、虛擬影視拍攝、遠程醫學診療等,各種新型顯示控制技術的應用也將加速推動小間距 LED 在各行各業的滲透,形成對 LCD 拼接屏、激光投影等的替代趨勢。
芯片技術的發展對行業發展直接的推動作用有兩方面:一是 LED 芯片技術發展推動顯示屏像素密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低,小間距 LED、Mini LED 逐漸進入商用市場,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二是芯片制造工藝持續改進,制程越來越小,芯片的處理能力增強、功耗降低、尺寸縮小,視頻圖像顯示控制系統的性能和設計才足以應對各種專業化、個性化、復雜化、精細化的應用場景需要。
視頻的顯示質量不僅與 LED 顯示屏的各項參數有緊密聯系,同時還與視頻信息源的優化處理及傳輸過程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顯示畫面的清晰度、對比度等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視頻處理等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提高顯示質量的方式已不僅局限于顯示屏的更新迭代,還可以通過減少視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以及通過處理技術優化視頻質量來實現顯示質量的提高。目前,設備集成化已成為 LED 顯示控制系統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視頻處理設備與發送設備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可直接通過視頻處理設備向接收卡傳輸信號,解決了現有視頻處理設備與發送設備不兼容的情況,減少了視頻信號的傳輸環節,降低視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失真的可能性,同時降低更換成本和硬件適配產生的故障率。
一方面,部分場景下單臺顯示屏所能顯示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需要在一塊大尺寸屏幕上或多塊屏幕上同時顯示多個不同的視頻源,并且能夠對各個視頻信號實現無縫拼接、自由縮放、任意切換等功能。例如指揮調度、遠程會議等場景,需要在不同視角、不同人員、不同位置的視頻信號之間切換;又如復雜的演藝舞臺為了增強層次感和立體感,背景通常由多塊可移動、形狀不規則、位置交錯的 LED 顯示屏構成,既需要統籌整個舞臺背景的顯示效果協調、同步,又需要將視頻信號巧妙地分配給各個顯示屏。另一方面,提供更多視頻信息量意味著需要及時、高效地處理、傳輸高清甚至超高清視頻,傳統的計算機受硬件架構和軟件系統的限制,與專業的視頻處理設備相比有天然的不足。例如隨著 5G+8K技術的普及發展,超高清視頻的處理、播放應用逐漸增多,專業的視頻處理設備能夠實現多種格式的視頻信號采集、多達數十路畫面混合顯示、超高清視頻畫質提升、不同分辨率格式的轉換、低延遲處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