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智慧政務將是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發展方向
1、智慧政務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情況
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辦公自動化的概念引入中國,政府嘗試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完成基礎的政務活動。1993 年,中央正式啟動“三金工程”,包括金橋工程、金關工程和金卡工程,這標志著中央政府主導的信息化系列工程正式投入建設。這一階段的發展重點為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開放數據、建設互動資源為中心,旨在為重點行業和部門傳輸數據和信息。2001 年起,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政務信息化制度的共同推動下,中國電子政務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國務院辦公廳制定了“全國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的 5 年規劃”,并且正式啟動電子政務試點示范工程。2010 年開始,中國電子政務的發展處在由“垂直應用”向“協同作業”的過渡階段,基于政策導向,行業的發展重點將聚焦在電子政務平臺的一體化建設上,實現“業務協同、數據共享”。
2、智慧政務將是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發展方向
國家《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等文件的出臺為智慧政務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政務環境成為各地政府推進“放管服”改革的剛需。
隨著部委改革的落地,機構之間的分拆合并及職能調整將為智慧政務帶來巨大的新增需求以及業務協同升級需求?,F階段,我國各級政府部門整體仍處于電子政務階段,存在信息共享不足、無法實時管理等問題,距離服務化、智能化的智慧政務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近年來,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等政策推動下,以及地方“數字政府”建設規劃陸續出臺,我國智慧政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根據《2022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從 2014 年的 0.545提高到 2022 年的 0.8119,排名由 2018 年的第 65 位提升至 2022年的第43 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速度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智慧政務不再簡單追求業務流程的信息化,而是更加關注政府管理、社會治理的智能化,同時集中、整合、共享政府數據資源,實現政府智能化決策,智慧政務將是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長期發展方向。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走勢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國產替代是智慧政務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電子政務的安全問題涉及到國計民生甚至國家安全,通過對現有網絡、應用及基礎軟硬件設施等進行安全創新、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的全面替代意義重大。隨著我國自主可控信創產業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將帶動基礎設施、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安全、云服務和系統集成在電子政務行業的大發展,2020-2021 年黨政領域系統集成的國產化市場規模約為 1,000 億元左右。國產替代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隨著國產軟硬件的持續發展,基于國產軟硬件的數字化建設具備良好發展前景。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3-2029年中國智慧政務市場發展動態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
報告目錄:
第一章 智慧政務行業綜述
第一節 智慧政務行業介紹
一、智慧政務的基本定義
二、智慧政務的理論基礎
1、大數據理論
2、服務型政府理論
三、智慧政務與其它相關概念的辨析
1、與電子政務
2、與“互聯網+政務”
第二節 智慧政務行業政策與社會背景
一、《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解讀
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解讀
三、大數據應用
四、數字政府建設
第二章 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電子政務概念
一、電子政務定義
二、電子政務特點
第二節 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分析
一、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綜述
二、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特點
三、中國電子政務平臺建設情況
第三節 中國電子政務行業前景趨勢
一、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前景
二、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趨勢
第四節 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政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二、電子政務助推“智慧政務”轉型若干建議
第三章 中國智慧政務所屬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中國智慧政務所屬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二、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第二節 中國智慧政務所屬行業產銷與費用分析
一、產成品分析
二、銷售收入分析
三、負債分析
四、利潤規模分析
五、產值分析
六、銷售成本分析
七、銷售費用分析
八、管理費用分析
九、財務費用分析
十、其他運營數據分析
第三節 中國智慧政務所屬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一、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三、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四、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第四章 中國智慧政務建設的核心內容
第一節 中國智慧政務的技術基礎
一、網絡
二、服務器與應用系統
三、數據庫
四、云計算和云平臺
第二節 中國智慧政務的服務模式
—、政府間智慧政務:G2G模式
二、政府與企業間智慧政務:G2B模式
三、政府與公民間智慧政務:G2C模式
四、政府與政府公務員間的智慧政務:G2E模式
第三節 中國智慧政務的建設體系
一、系統總體框架
二、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
三、政務服務前端和后端體系
四、政務工作網絡虛擬化
第五章 智慧政務建設案例分析
第一節 國外智慧政務建設的案例分析
一、美國智慧政務建設狀況分析
二、韓國智慧政務建設狀況分析
三、新加坡智慧政務建設狀況分析
第二節 國內智慧政務建設案例分析
一、上海智慧政務建設狀況分析
二、廣東智慧政務建設狀況分析
第六章 中國相關領域智慧政務市場分析
第一節 智慧警務
一、中國警務管理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警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中國智慧警務發展的意義
四、中國智慧警務的應用前景
第二節 智慧稅務
一、中國稅務管理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稅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中國智慧稅務發展的意義
四、中國智慧稅務的應用前景
第三節 智慧城管
一、中國城市管理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城市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中國智慧城管發展的意義
四、中國智慧城管的應用前景
第四節 智慧黨建
一、中國黨建管理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黨建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中國智慧黨建發展的意義
四、中國智慧黨建的應用前景
第五節 其他智慧政務
一、中國其他政務管理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其他政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三、中國其他智慧政務發展的意義
四、中國其他智慧政務的應用前景
第七章 中國智慧政務行業部分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 華東地區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山東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二、江蘇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三、浙江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四、福建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第二節 華中地區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河南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二、湖北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三、湖南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四、江西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第三節 華北地區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北京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二、天津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三、河北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第四節 其他地區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四川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二、重慶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三、遼寧智慧政務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第八章智慧政務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形勢分析
第一節 A公司
一、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二、企業產品服務分析
三、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四、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第二節 B公司
第三節 C公司
第四節 D公司
第五節 E公司
第九章 2023-2029年中國智慧政務行業前景展望
第一節 智慧政務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二節 智慧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智慧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
二、智慧政務建設問題的原因
三、智慧政務建設的解決對策
第三節智慧政務行業發展前景
一、智慧政務行業發展機遇
二、智慧政務行業發展前景
三、智慧政務行業市場規模
四、智慧政務行業發展趨勢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