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智慧能源
2019-2025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報告編號】D50
第一章 智慧能源的基本概述
1.1 智慧能源的內涵及構成
1.1.1 智慧能源的興起
1.1.2 智慧能源的概念
1.1.3 智慧能源的范疇
1.1.4 智慧能源的構成
1.1.5 智慧能源產業內涵
1.2 智慧能源的價值效益
1.2.1 節約能源成本
1.2.2 提升能源效率
1.2.3 保護生態環境
1.2.4 提升用能體驗
1.3 智慧能源標準體系分析
1.3.1 IEEE國際標準組織介紹
1.3.2 智慧能源產業技術聯盟
1.3.3 智慧能源標準體系建設歷程
1.3.4 智慧能源國際標準體系發布
第二章 2014-2018年全球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分析
2.1 2014-2018年全球智慧能源產業發展綜況
2.1.1 全球智慧能源網建設架構
2.1.2 全球智慧能源網建設路線
2.1.3 各國智能電網發展布局
2.1.4 全球智能電網投資動態
2.1.5 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資展望
2.2 歐洲
2.2.1 歐洲能源一體化發展
2.2.2 歐洲智慧能源項目
2.2.3 三國能源互聯協議
2.2.4 能源互聯網發展規劃
2.3 美國
2.3.1 能源互聯網概念提出
2.3.2 能源互聯網實踐探索
2.3.3 智能電網投資規模
2.3.4 智能電網發展綜況
2.3.5 智能電網發展趨勢
2.4 德國
2.4.1 能源互聯網發展概況
2.4.2 能源互聯網試點項目
2.4.3 能源互聯網發展特色
2.4.4 “互動”式智能電網
2.5 其他國家智慧能源市場發展動態
2.5.1 日本
2.5.2 英國
2.5.3 韓國
第三章 2014-2018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發展環境
3.1 國內外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3.1.1 全球宏觀經濟運行
3.1.2 國內經濟運行狀況
3.1.3 我國工業運行情況
3.1.4 宏觀經濟發展展望
3.2 智慧能源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3.2.1 智慧城市建設提上國家日程
3.2.2 儲能技術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3.2.3 智慧能源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3.2.4 智慧能源被納入戰略產業范疇
3.3 中國能源市場運行分析
3.3.1 能源生產規模
3.3.2 能源消費規模
3.3.3 能源產出結構
3.3.4 能源行業特征
3.3.5 能源發展展望
3.3.6 行業發展規劃
3.4 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基礎分析
3.4.1 互聯網技術
3.4.2 ICT技術
3.4.3 大數據技術
3.4.4 云計算技術
3.4.5 物聯網技術
3.4.6 人工智能技術
第四章 2014-2018年我國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分析
4.1 2014-2018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發展提速
4.1.1 全國智慧能源云平臺上線
4.1.2 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成立
4.1.3 城市智慧能源體系建設加快
4.1.4 高新區成智慧能源發展主力
4.2 2014-2018年中國智慧能源市場發展分析
4.2.1 智慧能源商業模式多樣
4.2.2 智慧能源行業發展狀況
4.2.3 能源IT投資規模分析
4.3 智慧能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4.3.1 現有競爭者分析
4.3.2 潛在競爭者分析
4.3.3 替代品威脅分析
4.3.4 客戶議價能力分析
4.3.5 供應商議價能力分析
4.4 2014-2018年智慧能源市場競爭動態
4.4.1 百度開展智慧能源合作
4.4.2 騰訊構筑能源物聯網方案
4.4.3 華為加快能源互聯網布局
4.4.4 聯通公司積極布局智慧能源
4.4.5 科陸電子布局智慧用能產業
4.4.6 亨通電力加快智慧能源合作
4.4.7 普德構建智慧能源發展平臺
4.4.8 泰豪博轅開展智慧能源建設
4.5 2014-2018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地區發展動態
4.5.1 黑龍江推進智慧能源產業
4.5.2 河北布局“互聯網+”能源
4.5.3 河南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動態
4.5.4 陜西智慧能源示范基地啟運
4.5.5 山西智慧能源借力互聯網
4.5.6 浙江電網布局能源互聯網
4.5.7 貴州加快智慧能源發展建設
4.5.8 東莞企業布局智慧能源產業
4.6 中國智慧能源產業標準化建設分析
4.6.1 標準化建設需求
4.6.2 標準化建設狀況
4.6.3 標準化建設組織
4.6.4 標準化建設路徑
4.7 中國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
4.7.1 智慧能源產業仍有待完善
4.7.2 智慧能源產業價值體現困難
4.7.3 智慧能源產業化發展路徑
4.7.4 智慧能源產業化發展方向
4.7.5 智慧能源應借力政策紅利
第五章 “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行業發展探究
5.1 “互聯網+”智慧能源的基本概述
5.1.1 能源互聯網的基本內涵
5.1.2 能源互聯網的六大版塊
5.1.3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意義
5.1.4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階段
5.1.5 能源互聯網的應用技術
5.1.6 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5.1.7 能源互聯網帶來新的發展變革
5.1.8 能源互聯網助力智慧城市發展
5.2 2014-2018年能源互聯網行業發展綜況
5.2.1 能源互聯網的戰略地位
5.2.2 能源互聯網產業鏈分析
5.2.3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綜況
5.2.4 能源互聯網平臺建設進展
5.2.5 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發布
5.2.6 企業加快能源互聯網布局
5.2.7 企業挖掘能源互聯網市場價值
5.3 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及市場機制
5.3.1 商業模式的實現
5.3.2 模式的支撐機制
5.3.3 模式發展的對策
5.4 能源互聯網“源-網-荷-儲”運營模式
5.4.1 運營模式的基本內涵
5.4.2 運營模式的基本架構
5.4.3 運營模式的關鍵技術
5.5 “互聯網+”智慧能源的頂層設計
5.5.1 “互聯網+”智慧能源規劃發布
5.5.2 “互聯網+”智慧能源建設規劃重點
5.5.3 “互聯網+”智慧能源運營建設模式
5.5.4 “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路線圖
5.6 能源互聯網系統發展分析
5.6.1 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定義及特征
5.6.2 多能互補綜合能量管理系統介紹
5.6.3 多能互補綜合能量管理系統特征
5.6.4 多能互補綜合能量管理系統應用
5.7 能源互聯網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
5.7.1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困境
5.7.2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建議
5.7.3 建立開放創新的融資模式
5.8 “一帶一路”下能源互聯網的機遇及挑戰
5.8.1 發展機遇
5.8.2 面臨挑戰
第六章 2014-2018年中國智能電網產業發展綜況
6.1 智能電網的基本概述
6.1.1 智能電網的概念
6.1.2 智能電網的功能和技術
6.1.3 智能電網和傳統電網區別
6.1.4 智能電網主要應用分析
6.2 智能電網的結構
6.2.1 發電系統
6.2.2 輸電系統
6.2.3 配電系統
6.2.4 用戶系統
6.2.5 負荷系統和變電站
6.2.6 智能調度中心
6.3 智能電網政策環境分析
6.3.1 智能電網發展意見發布
6.3.2 新電改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6.3.3 智能電網頂層設計逐步完善
6.3.4 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規劃
6.4 2014-2018年中國智能電網市場分析
6.4.1 國內智能電網投資階段
6.4.2 我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
6.4.3 智能電網投資熱點分析
6.4.4 電網公司布局智能電網
6.4.5 智能電網行業發展困境
6.4.6 智能電網行業發展展望
6.5 2014-2018年中國智能電網技術研究進展
6.5.1 智能電網領域的關鍵技術
6.5.2 智能電網技術研發進展
6.5.3 園區智能微電網應用案例
6.5.4 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方向
6.5.5 大數據推動智能電網發展
6.5.6 5G技術應用于智能電網
第七章 智慧能源行業相關細分領域分析
7.1 分布式能源市場
7.1.1 我國分布式能源發展狀況
7.1.2 分布式能源商業模式分析
7.1.3 分布式能源投資主體分析
7.1.4 分布式能源盈利模式分析
7.1.5 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統
7.1.6 分布式能源是智慧能源起點
7.1.7 分布式能源投資機會分析
7.2 儲能市場
7.2.1 儲能技術相關概述
7.2.2 儲能技術應用領域
7.2.3 儲能市場競爭情況
7.2.4 重點儲能項目建設
7.2.5 智慧儲能技術分析
7.2.6 儲能市場需求前景
7.2.7 儲能市場發展態勢
7.3 能源管理市場
7.3.1 能源管理行業發展綜況
7.3.2 能源管理企業發展狀況
7.3.3 能源管理系統發展狀況
7.3.4 家庭能源管理系統分析
7.3.5 能源管理系統市場前景
7.3.6 能源管理市場發展機遇
7.4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
7.4.1 合同能源管理的起源
7.4.2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7.4.3 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
7.4.4 合同能源管理行業狀況
7.4.5 余熱發電合同能源管理
7.5 碳交易市場
7.5.1 全球碳交易市場的發展
7.5.2 碳交易機制及市場架構
7.5.3 我國碳交易市場發展狀況
7.5.4 區域碳交易市場建設動態
7.5.5 能源互聯網和碳交易市場
7.5.6 我國碳交易市場前景預測
第八章 智慧能源技術系統及應用案例分析
8.1 智慧能源技術分析
8.1.1 智慧能源技術分類
8.1.2 智慧能源技術特征
8.1.3 智慧能源技術展望
8.2 信息技術應用于智慧新能源
8.2.1 信息技術對于智慧新能源發展的意義
8.2.2 信息技術在智慧新能源的應用分析
8.2.3 發展信息技術下智慧新能源的措施
8.3 智慧能源系統分析
8.3.1 智慧能源系統結構
8.3.2 智慧能源系統特征
8.3.3 智慧能源系統運行機制
8.3.4 智慧能源數據管控系統
8.3.5 智慧能源網絡系統分析
8.4 智慧能源應用系統分析
8.4.1 區域能源管理系統
8.4.2 家庭能源管理系統
8.4.3 樓宇能源管理系統
8.4.4 工廠能源管理系統
8.5 智慧能源系統的應用實例
8.5.1 建設鋼鐵企業智慧能源系統
8.5.2 家庭智慧能源數據管理系統
8.5.3 醫院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系統
8.6 智慧能源項目案例分析
8.6.1 珠海節能減排大廈智慧辦公項目
8.6.2 海爾集團能源信息化總控項目
8.6.3 東莞市能源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8.6.4 昆侖飯店節能示范項目
第九章 2015-2018年國內外智慧能源重點企業分析
9.1 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業發展概況
9.1.2 布局智慧能源
9.1.3 經營效益分析
9.1.4 業務經營分析
9.1.5 財務狀況分析
9.1.6 核心競爭力分析
9.1.7 公司發展戰略
9.1.8 未來前景展望
9.2 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業發展概況
9.2.2 業務運營動態
9.2.3 布局智慧能源
9.2.4 經營效益分析
9.2.5 業務經營分析
9.2.6 財務狀況分析
9.2.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2.8 公司發展戰略
9.2.9 未來前景展望
9.3 江蘇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業發展概況
9.3.2 主要業務狀況
9.3.3 智慧能源布局
9.3.4 經營效益分析
9.3.5 業務經營分析
9.3.6 財務狀況分析
9.3.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3.8 公司發展戰略
9.3.9 未來前景展望
9.4 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業發展概況
9.4.2 布局智慧能源
9.4.3 項目動態分析
9.4.4 經營效益分析
9.4.5 業務經營分析
9.4.6 財務狀況分析
9.4.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4.8 公司發展戰略
9.4.9 未來前景展望
9.5 北京天地互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9.5.1 企業發展概況
9.5.2 企業發展動態
9.5.3 開發平臺介紹
9.5.4 建立產業聯盟
9.6 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9.6.1 企業發展概況
9.6.2 自主創新能力
9.6.3 項目建設進展
9.6.4 企業合作動態
9.7 杭州哲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7.1 企業發展概況
9.7.2 智慧能源布局
9.7.3 智慧能源平臺
9.7.4 集成方案分析
9.7.5 產品研發動態
9.8 其他
9.8.1 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8.2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9.8.3 朗德華(北京)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章 2014-2018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投資分析
10.1 投資環境分析
10.1.1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0.1.2 智慧城市投資規模
10.1.3 電力產業投資特點
10.1.4 電網投資合作推進
10.1.5 能源互聯網投資動態
10.2 投資動態分析
10.2.1 遠景注資智慧能源領軍企業
10.2.2 炬華科技募投能源互聯網項目
10.2.3 陽光電源合作投資智慧能源
10.2.4 浙能智慧能源投資項目落戶
10.2.5 橫琴能源公司智慧能源項目
10.2.6 興業銀行參投智慧能源項目
10.2.7 央企投資組建智慧新能源公司
10.3 投資風險分析
10.3.1 經濟風險
10.3.2 政策風險
10.3.3 營銷風險
10.3.4 市場風險
10.3.5 人才風險
10.3.6 技術風險
10.3.7 資金風險
10.3.8 管理風險
第十一章 對2019-2025年中國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1.1 能源互聯網發展前景展望
11.1.1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機遇
11.1.2 能源互聯網的政策機遇
11.1.3 能源互聯網投資規模預測
11.1.4 能源互聯網市場規模評估
11.2 智慧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1.2.1 互聯網+能源成為發展趨勢
11.2.2 智慧能源成為新階段革命
11.2.3 智慧能源未來發展重點
11.2.4 智慧能源未來發展路徑
11.3 對2019-2025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預測分析
11.3.1 影響因素分析
11.3.2 能源行業IT投資規模預測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