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趨勢前瞻:信息化促進能源大數據生態建立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環境問題逐漸增加以及環保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低碳化成為全球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已逐漸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
重點發展新能源一直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戰略。2020 年 9 月,我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將力爭在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正式提出了“雙碳”目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 號)的要求,我國“雙碳”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即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8%;到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1、新能源轉向精細化管理,釋放信息化需求
新能源產業在發展初期重視場站硬件,如風機功率、光伏板轉化效率、場站建設規模等。在現階段,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高速增加,新能源產業的關注重點已從注重規?;l展轉向注重精細化發展,致力于通過更精細化的管理獲取更高的發電收益。電站智能管理、發電量智能控制等技術在新能源電站中開始得到普遍運用。隨著《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807 號)、《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辦函[2022]39 號)等文件的出臺,新能源消納問題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視,信息化手段在新能源電力消納管理等方面將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
2、新能源產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2022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統籌高比例新能源發展和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加快電力系統數字化升級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迭代發展。而隨著我國新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持續提升,新能源發電由于其具有隨機性、波動性以及間歇性等特點,與傳統能源的電力特性存在較大差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將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力市場建設帶來挑戰。因此,解決新能源的消納問題將對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新能源消納對發電、輸變配電、售用電側的信息采集、感知、處理、應用等環節建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信息化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平衡供需的關鍵技術,由此新能源產業信息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近幾年,隨著新能源產業信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我國電力數字化核心軟件及服務市場規模為560億元,相比去年增長16.9%。
2020-2024年電力數字化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新能源產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1)信息化應用規模擴大,滲透率加深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政策支持和電力體制改革推動了信息化需求的增長。隨著數字化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和智能化技術(如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的應用,電力系統逐步向智能化、雙向互動轉變。發電、輸電、負荷側等領域的信息化需求不斷增長,應用場景多樣化,推動信息化的規模擴大和滲透加深。
(2)信息化促進能源大數據生態建立
新能源信息化打破了產業內的數據壁壘,覆蓋從發電到用電的全流程管理。通過結合AI、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形成完整的能源數字化產業鏈,推動上下游聯動,提升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效率,有效吸納新能源電力,促進能源大數據生態的構建。
4、新能源信息化產業的行業進入壁壘
新能源信息化產業進入壁壘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
目錄
第一章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相關概述
第一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定義及分類
一、行業定義
二、行業特性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影響
第二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特點及模式
一、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特征
二、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經營模式
第三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結構
二、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上游2020-2024年供給規模分析
三、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上游2020-2024年價格分析
四、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上游2025-2031年發展趨勢分析
五、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下游2020-2024年發展概況分析
六、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下游2025-2031年發展趨勢分析
第二章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全球發展分析
第一節 全球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總體情況分析
一、全球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特點
二、全球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結構
三、全球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四、全球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
五、全球新能源信息化市場區域分布
六、全球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第二節 全球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分析
一、歐洲
1、歐洲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
2、歐洲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結構
3、2025-2031年歐洲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二、北美
1、北美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
2、北美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結構
3、2025-2031年北美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三、日韓
1、日韓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
2、日韓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結構
3、2025-2031年日韓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四、其他
第三章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中新能源信息化所屬行業2025-2031年規劃概述
第一節 2020-2024年所屬行業發展回顧
一、2020-2024年所屬行業運行情況
二、2020-2024年所屬行業發展特點
三、2020-2024年所屬行業發展成就
第二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所屬行業2025-2031年規劃解讀
一、2025-2031年規劃的總體戰略布局
二、2025-2031年規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2025-2031年規劃的主要目標
第四章 2025-2031年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2025-2031年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第二節 2025-2031年我國經濟面臨的形勢
第三節 2025-2031年我國對外經濟貿易預測
第四節2025-2031年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一、行業相關技術
二、行業專利情況
1、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專利申請
2、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專利公開
3、中國新能源信息化熱門申請人
4、中國新能源信息化熱門技術
第五節2025-2031年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第五章 普華有策對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總體發展狀況
第一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特性分析
第二節 新能源信息化產業特征與行業重要性
第三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分析
一、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態勢分析
二、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三、2025-2031年區域產業布局與產業轉移
第四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規模情況分析
一、行業單位規模情況分析
二、行業人員規模狀況分析
三、行業資產規模狀況分析
四、行業市場規模狀況分析
第五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財務能力分析與2025-2031年預測
一、行業盈利能力分析與預測
二、行業償債能力分析與預測
三、行業營運能力分析與預測
四、行業發展能力分析與預測
第六章 POLICY對2025-2031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供需形勢分析
第一節 我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供需分析
一、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供給情況
二、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需求情況
1、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需求市場
2、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客戶結構
3、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區域需求結構
三、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第二節 新能源信息化產品市場應用及需求預測
一、新能源信息化產品應用市場總體需求分析
1、新能源信息化產品應用市場需求特征
2、新能源信息化產品應用市場需求總規模
二、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領域需求量預測
1、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領域需求產品功能預測
2、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領域需求產品市場格局預測
第七章 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運行分析
第一節 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一、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階段
二、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第二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現狀
一、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增速)
二、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分析
三、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企業發展分析
第三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市場情況分析
一、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總體概況
二、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發展分析
第四節 我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一、新能源信息化市場定價機制組成
二、新能源信息化市場價格影響因素
三、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價格走勢分析
四、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價格走勢預測
第八章 POLICY對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第一節 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第二節 2020-2024年我國新能源信息化區域結構分析
第三節 2020-2024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區域市場規模
一、2020-2024年東北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二、2020-2024年華北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三、2020-2024年華東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四、2020-2024年華中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五、2020-2024年華南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六、2020-2024年西部地區市場規模分析
第四節 2025-2031年中國新能源信息化區域市場前景預測
一、2025-2031年東北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二、2025-2031年華北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三、2025-2031年華東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四、2025-2031年華中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五、2025-2031年華南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六、2025-2031年西部地區市場前景預測
第九章 普●華●有●策對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分析
第一節 新能源信息化產業結構分析
一、市場細分充分程度分析
二、下游應用領域需求結構占比
三、領先應用領域的結構分析(所有制結構)
第二節 產業價值鏈條的結構分析及產業鏈條的整體競爭優勢分析
一、產業價值鏈條的構成
二、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與劣勢分析
第十章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力優勢分析
第一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力優勢分析
一、行業整體競爭力評價
二、行業競爭力評價結果分析
三、競爭優勢評價及構建建議
第二節 中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力剖析
第三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SWOT分析
一、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優勢分析
二、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劣勢分析
三、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機會分析
四、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威脅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第一節 行業總體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1、現有企業間競爭
2、潛在進入者分析
3、替代品威脅分析
4、供應商議價能力
5、客戶議價能力
6、競爭結構特點總結
二、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企業間競爭格局分析
1、不同規模企業競爭格局
2、不同所有制企業競爭格局
3、不同區域企業競爭格局
三、新能源信息化行業集中度分析
1、市場集中度分析
2、企業集中度分析
3、區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節 中國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綜述
一、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概況
二、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分析
三、新能源信息化行業主要企業競爭力分析
1、重點企業資產總計對比分析
2、重點企業從業人員對比分析
3、重點企業營業收入對比分析
4、重點企業利潤總額對比分析
5、重點企業負債總額對比分析
第三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國內主要新能源信息化企業動向
二、國內新能源信息化企業擬在建項目分析
三、我國新能源信息化市場集中度分析
第四節 新能源信息化企業競爭策略分析
一、提高新能源信息化企業競爭力的策略
二、影響新能源信息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徑
第十二章 普華有策對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形勢分析
第一節 企業一
一、企業概況及新能源信息化產品介紹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三、企業主要利潤指標分析
四、2020-2024年主要經營數據指標
五、企業發展戰略規劃
第二節 企業二
第三節 企業三
第四節 企業四
第五節 企業五
第十三章 普●華●有●策對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投資前景展望
第一節 新能源信息化行業2025-2031年投資機會分析
一、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典型項目分析
二、可以投資的新能源信息化模式
三、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投資機會
第二節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一、產業集中度趨勢分析
二、2025-2031年行業發展趨勢
三、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技術開發方向
四、總體行業2025-2031年整體規劃及預測
第三節 2025-2031年規劃將為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找到新的增長點
第十四章 普●華●有●策對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分析
第一節 2020-2024年新能源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2025-2031年發展預測分析
一、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發展方向分析
二、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規模預測
三、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四、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發展重點
第三節 2025-2031年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一、技術壁壘分析
二、資金壁壘分析
三、政策壁壘分析
四、其他壁壘分析
第四節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競爭風險分析
二、原材料風險分析
三、人才風險分析
四、技術風險分析
五、其他風險分析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