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結構性供求關系寬松逐步緩和
1、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概況
鋰電池是采用儲鋰化合物作為正負極材料構成的電池,主要由四大關鍵材料構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占鋰電池總成本比例最高,其成本高低直接影響鋰電池整體成本水平,正極材料的性能也直接影響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循環壽命等各項核心性能指標。因此,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關鍵核心材料,其技術路線一定程度上決定鋰電池的技術發展方向。
鋰電池按照正極材料的體系進行劃分,通??蓜澐譃殁捤徜?、錳酸鋰、磷酸(錳)鐵鋰、多元材料等多種技術路線:
鋰電池按照正極材料的分類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上述四種正極材料的主要特點介紹如下:
(1)鈷酸鋰(LCO)
鈷酸鋰是最早商用化的鋰電正極材料,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放電電壓高、壓實密度高和循環壽命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小型鋰電領域。但由于鈷酸鋰價格相對較高、安全性能不夠理想,因此在高度關注性價比和安全性的動力及儲能電池領域應用有限。隨著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斷發展,鈷酸鋰憑借其體積能量密度以及倍率性能等優勢,在注重高容量、高電壓趨勢的小型鋰電領域仍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2)錳酸鋰(LMO)
錳酸鋰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安全性好、易于合成的優勢。但由于錳酸鋰能量密度較低且高溫穩定性較差,導致其應用領域有一定局限。經過多年研究,錳酸鋰材料在高溫穩定性方面的缺點得到較大改善,在強調性價比的領域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3)磷酸(錳)鐵鋰(LFP/LMFP)
磷酸(錳)鐵鋰材料具有穩定性好、安全性高、循環性能優良、生產成本較低等特點。雖然以往傳統磷酸鐵鋰材料因其能量密度偏低、低溫性能較差而導致其在對能量密度要求較高的領域(如中高端長續航乘用車等)應用面臨較大壓力,但伴隨技術的研發與改進,以及CTP、刀片電池等新技術在磷酸(錳)鐵鋰電池上的應用,磷酸(錳)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低溫性能、高溫性能均得到全面改善或進一步優化,帶動磷酸(錳)鐵鋰電池路線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全面崛起。
(4)多元正極材料
多元正極材料通常指層狀鎳鈷錳酸鋰(NCM)或鎳鈷鋁酸鋰(NCA),由于其具備較高的質量能量密度、較好的循環穩定性、較好的安全性能以及較高的性價比,成為目前主流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各種類型新能源汽車,并在小型消費類鋰電中部分替代鈷酸鋰正極材料。
2、行業內技術發展情況
(1)動力鋰電池
隨著各國補貼政策調整和用戶市場不斷細化,后續動力鋰電池所需的正極材料體系也隨之分化。考慮到續航里程和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多元高鎳化技術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多元材料尤其是高鎳多元材料將成為未來高端長續航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的主流正極材料體系;考慮原材料成本的壓力,磷酸(錳)鐵鋰材料性能不斷提升及電池模組技術的發展革新,促進其市場需求將出現快速增長,磷酸(錳)鐵鋰或將成為中短程新能源乘用車及客車動力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體系。
此外,全球動力電池技術不斷升級,安全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體積更小的固態電池被視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
(2)儲能鋰電池
磷酸(錳)鐵鋰的優勢在于低成本、高安全和長壽命,多元電池的核心優勢是高能量密度,目前日韓儲能鋰電正極材料體系主要采用多元材料,而國內儲能市場更多考慮使用磷酸(錳)鐵鋰材料體系。磷酸錳鐵鋰與磷酸鐵鋰具有相近的理論放電克容量,但是磷酸錳鐵鋰的電壓平臺顯著高于磷酸鐵鋰,具有較高的理論能量密度,且在低溫性能上彌補了磷酸鐵鋰的缺點,磷酸錳鐵鋰被視為儲能鋰電正極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
(3)消費鋰電池
消費鋰電池正極材料逐漸形成了高容量、高電壓、高壓實和低成本的技術應用趨勢。通過提升鈷酸鋰電池的工作電壓和實現快速充電,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智能手機續航能力不足情況。中低端平板電腦和電動工具基于成本的考慮主要通過調整多元材料鎳含量來提升電池容量。
3、行業供需結構分析
(1)2019年-2023年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高速發展為鋰離子電池行業帶來較高的增速預期,鋰離子電池行業全產業鏈產能高速擴張
2019-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21萬輛升至1465.3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60.47%,帶動動力電池出貨量從125.2GWh增至865.2GWh,年均復合增長率62.14%。儲能領域,風電、光伏裝機量提升促新型儲能行業發展,2020-2023年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占比從7.5%升至31.6%,我國從9.2%升至39.9%,鋰電池快速發展。此期間,鋰電池出貨量使上游產能擴張,我國正極材料以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為主,2023年出貨量共247.6萬噸,二者占比92.97%。2018-2023年,我國磷酸鐵鋰材料產能從20萬噸漲至34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76.4%,產量從6萬噸升至127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84.2%;三元材料產能從25萬噸增至12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36.5%,產量從15萬噸升至6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33.1%??傊瑑深愓龢O材料年均產能利用率約50%,提升空間大。
2019-2023年我國磷酸鐵鋰產能、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2024年以來,政策刺激效果顯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迎來復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結構性供求關系寬松逐步緩和
2024年4月多部門印發補貼細則,個人報廢舊車購新能源汽車有定額補貼,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超30%,需求或復蘇。自2023下半年起,終端市場去庫存、海外因素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正材料產能利用率下降,雖去庫存中有回升但短期仍以去庫存為主。2024年6月工信部發文規范鋰離子電池行業,要求申報項目時上一年度產量不低于產能50%,利于控制新增產能,緩解供求寬松。綜合政策刺激、去庫存與產能約束,預計2024年行業庫存出清,產能利用率見底趨穩后隨需求提振回升。
(3)原材料供給端持續放量,致使價格大幅下降,帶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價格同步走低,目前原材料、正極材料價格下行趨勢有所放緩
2022年全球鋰開采量(不含美)達13萬金屬噸(折合69萬噸碳酸鋰當量)創新高,同比增21.5%,消費量為13.4萬金屬噸(折合71萬噸碳酸鋰當量)。2023年鋰供求變寬松,鋰鹽廠庫存、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2024年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探至7萬元/噸左右,下滑趨緩。2023年起,因原材料產能擴張,磷酸鐵鋰、多元材料價格大幅下降,單噸利潤最低,隨原材料價緩降,正極材料市價下行也放緩,且有政策限制鋰電新增產能準入,國內需求端受政策刺激回暖。
4、歐美貿易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截至目前,歐美陸續出臺多項碳排放考核標準和新電池法等政策,對中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出口造成不利影響。
(1)2024年5月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其中,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用于制造太陽能組件的光伏電池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電池部件的關稅從7.5%提高到25%。
(2)2023年3月16日,歐盟推出《關鍵原材料法案》,以確保歐盟能夠獲得安全、多樣化、負擔得起和可持續的關鍵原材料供應。這些原材料主要包括:稀土、鋰、鈷、鎳以及硅等。其主要目標為:到2030年,每年在歐洲本土生產至少10%的關鍵原材料,加工至少40%的關鍵原材料,回收15%的關鍵原材料。該法案明確了歐洲本土生產原材料的比例要求,會對歐洲電池生產商從中國進口原材料造成一定的影響。
(3)2023年6月14日,歐盟通過《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法規要求電動汽車電池與可充電工業電池計算產品生產周期的碳足跡,未滿足相關碳足跡要求將被禁止進入歐盟市場。根據法案對碳足跡的相關要求,從2024年7月1日起,工業電池、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需發布碳足跡聲明。該法案對中國電池產業鏈的上下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果產業鏈內的工廠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
(4)2022年8月,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獲批。該法案計劃投資3,690億美元用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領域,被市場廣泛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氣候投資法案,包括三項促進北美地區新能源車產業鏈本土化的實際舉措。2023年12月1日,美國政府發布《海外敏感實體細則》,規定從2024年起,享受稅收抵免的新能源車不得包含由海外敏感實體(ForeignEntityofConcern,以下稱“FEOC”)制造或組裝的任何電池組件;從2025年起,享受稅收抵免的清潔車輛不得包含任何由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關鍵礦物。
根據《<通脹削減法案>外國敏感實體指南》,以下實體都將被視為敏感實體:A.在中國注冊或主要經營地點在中國的公司;B.在中國從事相關關鍵礦物的提取、加工或回收以及組件的制造、組裝、加工等的公司;C.25%或以上比例的董事會席位、投票權或股權由中國直接或間接累計持有的公司;D.與中國通過簽訂許可安排或其他合同,使中國對其關鍵礦物、電池組件或電池材料的提取、加工、回收、制造或組裝形成有效控制的公司。由于敏感實體不能享受稅收抵免,該法案將會對中國相關企業的出口造成不利影響。
《2025-2031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材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進出口數量/金額/地區/國家、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