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管理信息系統行業競爭態勢與發展前景分析(附報告目錄)
1、我國血液管理信息系統行業發展概況
血液管理通常是指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各級血站為主的采供血機構、臨床用血醫療機構為保障血液質量和血液安全對采血、供血、輸血和用血全過程中進行的管理工作。血液管理工作關系到獻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穩定,其基本目標是“保證血液安全和供應”,只有實現血液管理信息化才能更好地達成該目標。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血液管理信息系統行業發展趨勢與戰略咨詢報告》
我國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發展歷程,經歷了從簡單的數據處理,如報表統計、獻血登記、庫存統計等階段,到采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條形碼、網絡等現代計算機技術對采供血流程進行控制管理的階段。我國血液管理信息系統起步于上世紀80 年代,1984 年上海市血液中心第一個采用 PDP211 小型機實現了計算機血庫庫存管理及多終端的血液業務流程管理;自 80 年代中后期開始,從單機微型機系統到小型局域網,各地血站紛紛摸索、嘗試計算機管理;到了 90 年代,血液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國內出現了一些專業開發血液管理軟件的公司,血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近年來,隨著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國血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硬件建設已基本滿足要求,但相關的軟件建設仍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血液采自每個獻(供)血者,每袋血液各不相同,需要嚴格控制、跟蹤、記錄,其質量高度依賴于信息系統。因此,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是非常專業和關鍵的軟件,使用者對其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極高的要求,僅靠采供血機構或臨床用血醫療機構自身建設已難以完成。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并使其有效地運作、實時地升級和不斷地發展,就必須依賴專業開發商提供的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2020 年是“十三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的最后一年,血液行業信息化要求和投入不斷增加,國產化設備要求及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將進一步增強。
2、行業競爭態勢與相關企業
我國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設較晚,且行業應用性強,其信息化產品和服務主要由少數長期專注于該領域的企業提供。由于各國血液管理體制、機構設置和用戶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國際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提供商很難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國內市場主要由少數本土企業參與競爭,主要包括廣東穿越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啟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時,經過多年發展,該領域已形成了較高的進入壁壘,即便其他規模較大的軟件企業短期內也很難進入并參與競爭。因此,本行業總體競爭程度不高。
3、行業發展前景
(1)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持續更新換代的需求
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并非一次性消費的信息化產品,而是呈現快速更新換代的特點。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對血液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加全面、細致、深入,尤其是自“一法兩規”實施以來,客戶對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在整體設計理念與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契合程度,系統對血液管理質量控制的嚴謹性、可靠性,系統對血液管理工作輔助的全面性、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升,從而加快了血液管理信息系統更新換代的速度。目前市場上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統通常在2-3年后就會在某些方面滯后于血液管理工作的發展,出現更新換代的需求或潛在需求。由于換代產品在設計理念、整體架構、流程設置等方面可能與老一代產品存在較大的差異,更新換代產品并非在現有產品上的簡單升級或修修補補,客戶需要重新購買并安裝全新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因此,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市場呈現出軟件商持續開發、換代,客戶持續購買、更新的狀態,保障了該領域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
(2)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價格的不斷提高
我國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發展歷程,經歷了從簡單的數據處理到采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條形碼、網絡等現代計算機技術對采供血流程進行控制管理,再到實現從血管到血管的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階段,下一步還會發展到智能化血液管理階段。血液管理信息系統的復雜程度和技術含量不斷提升,因此,其單位售價也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幾萬元發展到現在的上百萬元。產品價格的不斷上升也直接擴大了該領域的市場規模。
(3)政策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