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裝配式建筑
2019-2025年裝配式建筑行業運行現狀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發布機構】普華有策
【報告格式】紙質版/電子版
【付款方式】對公/微信/支付寶/銀聯/支付
【交付方式】Email/微信/快遞
【售后服務】一年數據更新服務
【詳情咨詢】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010-89218002
【郵件訂購】puhua_policy@126.com;13911702652@139.com
裝配式建筑行業前景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發展現狀
所謂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在工廠預制完成的部分或者所有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再通過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筑等方式連接形成的具有實用性的建筑物,通俗的理解就是“拼積木”式的建筑。主要分類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PC建筑)、鋼結構、現代木結構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標準化、一體化設計,設計施工一體化,裝修建筑同步化,管理過程信息化等優點,近年來備受各界推崇。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裝配式建筑行業運行現狀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裝配式建筑的特點: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
(2)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
(3)采用建筑、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4)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準,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筑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
(5)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西方發達國家的裝配式建筑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完善的階段,日本、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典、丹麥是 典型性的國家:日本是率先在工廠中批量生產住宅的國家,美國注重住宅的舒適性、多樣性和個性化,法國是世界上推行工業化建筑最早的國家。國外許多工業化程度高的發達國家都曾開發出各種裝配式建筑專用體系,例如英國的L板體系、法國的預應力裝配框架體系、德國的預制空心模板墻體系、美國的預制裝配停車樓體系、日本的多層裝配式集合住宅體系等。
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為現代工業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安全、高效、定制化的建筑體系,受到各國的青睞。就裝配式建筑在國內的發展來看,總體上來說起步較晚,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近百年的發展史,我國裝配式建筑不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裝配式建筑需求不斷提升。自2013年以來,國家各相關部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方向保障。裝配式建筑行業在政策的推動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力發展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此后在《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在為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政策方向指引的同時,有效的鼓勵在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
2017年3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辦法》、《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管理辦法》,《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相關政策,其中《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
除了國家政策方面的不斷推進,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本身也具有較好的需求前景,主要體現在:
A、內在需求方面,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方式,裝配式住宅具有節能減排、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建筑事故率、提升建筑品質等優點,對于建筑行業本身來說,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推廣應用,既能提升效率,又有利于降低成本,內在技術替代需求潛力較大。
B、從外在需求來看,國內房價高企,房地產調控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的一大難題,但從近年來的調控成效來看并不理想,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供需脫節,過高的房價導致一大批剛性需求只能望房興嘆,而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應用將有望抑制房價的增長。另一方面,從各地的政策中也不難看出,保障性住房已經成為裝配式建筑應用 廣泛的領域,隨著我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將有助于行業未來的發展。
2、行業周期性與季節性
(1)周期性
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受到中國經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房地產、建筑產業等因素影響。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速和減速,國家對該行業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國家出臺鼓勵發展的政策,加大對該行業的投入,該行業則會迎來快速發展;如果國家減少對該行業投入,則會導致該行業的增長速度放緩。因此,該行業的周期性較強。
(2)季節性
受寒冷、高溫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傳統的建筑企業工程無法施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征;但是隨著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產業化進程加快,預制構件均在工廠內制作完成,在施工過程中受氣候因素影響較小,因此,本行業的季節性特征正在逐步消失。
3、行業前景
《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而根據住建部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到2020年,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到20%以上,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3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裝配式建造的比例達到40%以上。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比率30%以上。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裝修成品房面積比率達到50%以上。根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大約在3%-5%,2015年,我國房屋建筑業產值約為11.6萬億,如果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比例要到20%,則裝配式建筑產值將超過2.3萬億(不考慮行業增長),增漲約300%。
全國劃分為“重點推進、積極推進、鼓勵推進”三類地區有重點地“自上而下”逐步推進:
(1)重點推進地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20%;
(2)積極推進地區包括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15%;
(3)鼓勵推進地區包括其余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10%。
三類地區在經濟發展程度和房屋價格上呈降次分布,新增房地產需求較多的地區往往推進力度更大。為落實中央政策目標,各地方政府也已制定裝配式建筑規模階段性目標并同步出臺若干政策法規鼓勵推廣。
4、行業壁壘
(1)設計壁壘
裝配式建筑的先行環節是設計,總體系統設計能力對裝配式建筑效果具有舉輕重的作用,需覆蓋工程結構、機電、裝飾等方面,資質要求高,研發過程復雜,具有一定程度的壁壘。
(2)技術和研發周期壁壘
裝配式建筑生產、運輸、安裝諸多環節,程序復雜,需要各環節之間協調配合,要求開發企業熟悉產業鏈并擁有磨合各環節的技術,這個過程需要經歷較長的研發周期。國內部分建筑工業化企業現場施工采用引進的全裝配式工藝,雖然該技術在國外已非常成熟,但由于技術本身較為復雜且在國內還處于探索及推廣階段,其運用超出目前國內建筑企業現有施工技術水平,導致實施難度大,成本高。此外,還有一些國外先進工藝技術不符合國內現行建筑要求規范,短期內難以在國內實現市場化推廣,因此技術和研發周期構成裝配式建筑的壁壘之一。
(3)產業化制造與管理壁壘
裝配式建筑企業要實現規?;圃?,不僅需要掌握核心技術,還需要對成品率、生產成本、模具多元化、生產設備整裝效率、生產調試、庫存管理等具有較好把控力,在系統性運營和生產統籌上應具備豐富的經驗,把傳統建筑方式的低水平、粗放的施工轉化為高效的、集約化的工業精細制造,這也是眾多企業規模化生產活動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企業的產業化制造與管理能力構成市場的進入壁壘之一。
(4)生產設備壁壘
裝配式建筑所需建筑構件部品及施工模具要求實現高精準度,因此對生產設備的質量和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國際上工業化建筑產品的生產裝備主要產自日、德、荷等地,受產能所限,設備供應商對我國企業的設備定制需求響應需2-3年,且價格昂貴,同時我國企業使用進口設備生產的經驗不足,因此生產設備也構成了實現建筑工業化的壁壘。
(5)資金成本壁壘
上述設計、技術研發、設備采購、產業化制造與管理等環節均需投入大量資金。拿預制混凝土結構為例,國內建設一個年產50萬平米PC預制件的工廠,投資規模約在1億元左右。由于PC預制件的運輸成本高昂,產品運輸半徑大約200公里左右。因此,當企業尋求增長、擴大產能時,往往需在各地布局設點進行大量工程建設,投入大量資金,構成企業發展的資金壁壘。
6、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產業政策,明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加快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推廣綠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建筑發展,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積極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規模,明確重點應用區域,提高應用比例;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網絡的協同工作等信息技術應用。
除國務院、住建部等在國家層面推出了多項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快速發展的利好政策外,各地區也出臺了多項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至2017年年末,已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海南等近30個直轄市及省政府出臺了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如《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建筑業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建筑和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江蘇省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意見》等,進一步細化裝配式建筑的地方標準,全面推動裝配式建筑的地方發展態勢,為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
(2)優勢明顯
裝配式建筑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方式,首先是建造的速度快,工廠流水化的作業效率遠遠高于工人現場施工的速度;標準化的生產,更能提高裝配構建的安全等級;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比較小,工時少且減少現場的澆筑等作業,環保不擾民。
(3)大數據
在大數據的概念下,利用BIM建立數據模型,從設計方案、建設需求、工程運營等方面進行管理和優化,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與數據化,更便于管理與操作。而在工程設計上,它也更加貼合現在比較火熱的VR裝修概念。
(4)鋼結構建筑的應用日益普及,作為最環保、最成熟的裝配式建筑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自國務院發布推行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以來,減少資源消耗、注重節能環保、推廣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化的發展就是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實施的重要方式,鋼結構建筑的工廠化生產和裝配式施工的特點使其成為了最環保、最成熟的綠色建筑之一,這幾年來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應用,未來的市場前景也將越來越廣闊。鋼結構建筑相比較傳統建筑方式具有明顯的優點:一是鋼結構建筑可實現鋼構件及配套圍護結構的構件工廠標準化生產,品質容易保證,自重輕現場可裝配化施工節省人工且安全環保;二是大幅降低染塵、噪音污染以及資源消耗,鋼材可回收與再生,減少建筑垃圾,并可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三是鋼結構“高大輕強”的特點,易于建造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等結構復雜的工程,提高土地使用率及戶內得房率;四是抗震性能好,結構更安全,借鑒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抗震性能卓越的鋼結構、輕質材料等各種 先進的防震手段將在未來住宅及公共建筑中被廣泛應用。
《2019-2025年裝配式建筑行業運行現狀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第一章 裝配式建筑相關概述
1.1 裝配式建筑的概念和分類
1.1.1 裝配式建筑概念
1.1.2 裝配式建筑分類
1.2 裝配式建筑的特征和產業鏈
1.2.1 裝配式建筑特征
1.2.2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
第二章 2014-2019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狀況
2.1 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綜述
2.1.1 綠色建筑簡介
2.1.2 行業發展階段
2.1.3 行業相關政策
2.1.4 行業評價體系
2.1.5 綠色建筑標準
2.1.6 行業立法狀況
2.1.7 行業推行現狀
2.2 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問題分析
2.2.1 管理標準體系問題
2.2.2 地域發展缺乏平衡
2.2.3 市場發展氛圍問題
2.2.4 綠色規劃設計問題
2.2.5 綠色施工理念問題
2.2.6 綠色運營方面問題
2.3 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對策建議
2.3.1 完善法律法規制度
2.3.2 宣傳綠色建筑理念
2.3.3 重視關鍵技術研發
2.3.4 建立組織保障體系
2.3.5 積極培育市場主體
2.4 中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4.1 行業普及化發展
2.4.2 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2.4.3 生態友好化發展
2.4.4 市場發展規模預測
第三章 2014-2019年國際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3.1 全球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整體分析
3.1.1 全球發展現狀
3.1.2 全球市場規模
3.1.3 全球市場格局
3.1.4 全球發展趨勢
3.2 美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綜合分析
3.2.1 行業發展歷程
3.2.2 住宅建設類型
3.2.3 建筑特點分析
3.2.4 行業相關標準
3.2.5 行業發展規模
3.2.6 應用技術分析
3.2.7 產業鏈發展模式
3.2.8 行業面臨挑戰
3.2.9 未來發展趨勢
3.3 日本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研究分析
3.3.1 行業發展歷程
3.3.2 政策特點分析
3.3.3 行業標準規范
3.3.4 行業發展規模
3.3.5 應用技術分析
3.3.6 建筑結構體系
3.3.7 構件加工企業
3.3.8 現場施工特點
3.4 德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3.4.1 行業發展歷程
3.4.2 行業發展現狀
3.4.3 行業標準規范
3.4.4 建筑體系研究
3.4.5 經驗借鑒啟示
3.5 新加坡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經驗借鑒
3.5.1 行業發展歷程
3.5.2 政策措施分析
3.5.3 行業標準規范
3.5.4 行業發展方向
3.5.5 發展經驗借鑒
3.6 其他國家裝配式建筑發展經驗借鑒
3.6.1 英國
3.6.2 法國
3.6.3 瑞典
3.6.4 加拿大
3.6.5 西班牙
第四章 2014-2019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4.1 經濟環境
4.1.1 國際宏觀經濟
4.1.2 國內經濟概況
4.1.3 工業運行情況
4.1.4 固定資產投資
4.1.5 宏觀經濟展望
4.2 政策環境
4.2.1 行業相關政策
4.2.2 行業標準規范
4.2.3 行業推廣政策
4.2.4 行業補貼政策
4.2.5 行業指導意見
4.2.6 地方相關政策
4.3 社會環境
4.3.1 人口結構分析
4.3.2 居民收入水平
4.3.3 城鎮化發展水平
4.3.4 建筑污染問題
4.3.5 居民環保意識
4.4 產業環境
4.4.1 建筑業產值規?,F狀
4.4.2 建筑業總體運行狀況
4.4.3 建筑業區域發展狀況
4.4.4 對外承包工程業務額
4.4.5 建筑業企業運營狀況
第五章 2014-2019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全面分析
5.1 中國建筑工業化發展綜述
5.1.1 行業基本概述
5.1.2 行業發展狀況
5.1.3 市場規模狀況
5.1.4 行業發展挑戰
5.1.5 行業發展機遇
5.1.6 行業發展趨勢
5.2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分析
5.2.1 行業基本內涵
5.2.2 行業發展沿革
5.2.3 行業發展動力
5.2.4 行業發展特點
5.2.5 行業發展規模
5.2.6 行業發展現狀
5.2.7 行業技術研究
5.2.8 發展模式創新
5.2.9 市場規模預測
5.3 中國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構建和運行分析
5.3.1 產業鏈發展現狀
5.3.2 整合構建產業鏈
5.3.3 產業鏈運行機制
5.4 中國裝配式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5.4.1 經濟影響因素
5.4.2 環境影響因素
5.4.3 社會影響因素
5.5 中國裝配式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
5.5.1 政策支持力度問題
5.5.2 技術標準體系問題
5.5.3 產業管理完善問題
5.5.4 建筑工程成本問題
5.6 中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對策建議
5.6.1 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5.6.2 研發建筑結構體系
5.6.3 協調產業生產管理
5.6.4 降低建筑構件成本
第六章 中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綜合分析
6.1 中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PC結構)發展綜述
6.1.1 PC結構相關概述
6.1.2 PC結構體系分類
6.1.3 PC結構的優劣勢
6.1.4 PC設計與建造的優化
6.1.5 PC結構的應用分析
6.2 中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PC建筑)市場運行分析
6.2.1 PC建筑的優點
6.2.2 市場規?,F狀
6.2.3 市場發展機遇
6.2.4 市場發展挑戰
6.2.5 市場空間預測
6.3 中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SWOT分析
6.3.1 發展優勢(Strengths)
6.3.2 發展劣勢(Weeknesses)
6.3.3 發展機會(Opportunities)
6.3.4 發展威脅(Threats)
第七章 中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和木質裝配式建筑發展分析
7.1 中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分析
7.1.1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概念
7.1.2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體系
7.1.3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優勢
7.1.4 裝配式鋼結構市場規模
7.1.5 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存在問題
7.1.6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思路
7.2 中國木質裝配式建筑發展分析
7.2.1 木質建筑工程材料概述
7.2.2 木質裝配式建筑的特點
7.2.3 木質裝配式建筑的形式
7.2.4 木結構建筑裝配化發展趨勢
第八章 2014-2019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地區發展狀況分析
8.1 上海市
8.1.1 行業發展現狀
8.1.2 技術研究進展
8.1.3 主要推進措施
8.1.4 存在主要問題
8.1.5 行業發展建議
8.1.6 未來發展規劃
8.2 北京市
8.2.1 行業發展現狀
8.2.2 發展指導意見
8.2.3 發展扶持政策
8.2.4 發展模式分析
8.2.5 發展推進措施
8.2.6 行業發展前景
8.3 天津市
8.3.1 行業發展經驗
8.3.2 行業發展現狀
8.3.3 行業發展形勢
8.3.4 行業支持政策
8.3.5 發展存在問題
8.3.6 行業發展建議
8.3.7 行業發展目標
8.4 重慶市
8.4.1 行業發展成效
8.4.2 產業基地落戶
8.4.3 相關扶持政策
8.4.4 行業規范標準
8.4.5 重點工作任務
8.4.6 行業保障措施
8.4.7 未來發展規劃
8.5 江蘇省
8.5.1 行業發展現狀
8.5.2 行業支持政策
8.5.3 加快行業應用
8.5.4 發展存在問題
8.5.5 行業解決對策
8.5.6 行業發展目標
8.6 湖南省
8.6.1 行業發展現狀
8.6.2 行業發展規模
8.6.3 行業支持政策
8.6.4 行業發展目標
8.7 河北省
8.7.1 行業發展現狀
8.7.2 行業政策支持
8.7.3 發展實施意見
8.7.4 未來發展方向
8.7.5 行業發展規劃
8.8 浙江省
8.8.1 行業發展現狀
8.8.2 城市發展動態
8.8.3 行業發展目標
8.8.4 發展重點任務
8.8.5 行業政策支持
8.8.6 發展保障措施
8.9 福建省
8.9.1 產業扶持政策
8.9.2 生產基地建設
8.9.3 發展存在問題
8.9.4 行業建設要點
8.9.5 行業發展任務
8.9.6 行業保障措施
8.9.7 行業發展目標
8.10 江西省
8.10.1 行業發展基礎
8.10.2 現行政策分析
8.10.3 發展面臨問題
8.10.4 產業發展建議
8.10.5 行業發展目標
8.11 湖北省
8.11.1 行業加速發展
8.11.2 發展重點任務
8.11.3 行業政策措施
8.11.4 發展措施建議
8.11.5 行業發展目標
8.11.6 行業發展規劃
8.12 四川省
8.12.1 行業發展形勢
8.12.2 行業支持政策
8.12.3 重點工作任務
8.12.4 行業保障措施
8.12.5 行業發展目標
8.13 廣東省
8.13.1 產業建設成果
8.13.2 行業發展現狀
8.13.3 產業扶持政策
8.13.4 企業布局現狀
8.13.5 未來發展目標
8.14 山東省
8.14.1 行業發展現狀
8.14.2 產業發展形勢
8.14.3 發展存在問題
8.14.4 發展保障措施
8.14.5 行業發展布局
8.14.6 行業發展目標
8.15 海南省
8.15.1 產業發展階段
8.15.2 行業支持政策
8.15.3 發展制約因素
8.15.4 項目建設規劃
8.15.5 行業發展目標
8.16 其他地區
8.16.1 河南省
8.16.2 貴州省
8.16.3 山西省
8.16.4 安徽省
8.16.5 陜西省
8.16.6 甘肅省
第九章 2014-2019年中國綠色建材市場發展分析
9.1 綠色建材行業相關概述
9.1.1 綠色建材概念
9.1.2 綠色建材特征
9.2 中國綠色建材行業發展綜述
9.2.1 建材行業現狀
9.2.2 發展動力分析
9.2.3 市場政策支持
9.2.4 主要發展任務
9.2.5 綠色發展路徑
9.2.6 市場規模預測
9.3 中國綠色建材市場發展熱點分析
9.3.1 環保綠色理念
9.3.2 新零售模式創新
9.3.3 消費主體變化
9.3.4 電商渠道布局
9.4 中國綠色建材研究應用分析
9.4.1 生態水泥
9.4.2 高性能混凝土
9.4.3 節能玻璃
9.4.4 新型保溫材料
第十章 2015-2018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
10.1 A公司
10.1.1 企業發展概況
10.1.2 經營效益分析
10.1.3 業務經營分析
10.1.4 財務狀況分析
10.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1.6 公司發展戰略
10.2 B公司
10.2.1 企業發展概況
10.2.2 經營效益分析
10.2.3 業務經營分析
10.2.4 財務狀況分析
10.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2.6 公司發展戰略
10.2.7 未來前景展望
10.3 C公司
10.3.1 企業發展概況
10.3.2 經營效益分析
10.3.3 業務經營分析
10.3.4 財務狀況分析
10.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3.6 公司發展戰略
10.3.7 未來前景展望
10.4 D公司
10.4.1 企業發展概況
10.4.2 經營效益分析
10.4.3 業務經營分析
10.4.4 財務狀況分析
10.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4.6 公司發展戰略
10.4.7 未來前景展望
10.5 E公司
10.5.1 企業發展概況
10.5.2 經營效益分析
10.5.3 業務經營分析
10.5.4 財務狀況分析
10.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5.6 公司發展戰略
10.5.7 未來前景展望
10.6 F公司
10.6.1 企業發展概況
10.6.2 經營效益分析
10.6.3 業務經營分析
10.6.4 財務狀況分析
10.6.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6.6 公司發展戰略
10.6.7 未來前景展望
10.7 G公司
10.7.1 企業發展概況
10.7.2 經營效益分析
10.7.3 業務經營分析
10.7.4 財務狀況分析
10.7.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7.6 公司發展戰略
10.7.7 未來前景展望
10.8 H公司
10.8.1 企業發展概況
10.8.2 經營效益分析
10.8.3 業務經營分析
10.8.4 財務狀況分析
10.8.5 核心競爭力分析
10.8.6 公司發展戰略
10.8.7 未來前景展望
第十一章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11.1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轉型升級趨勢
11.1.1 行業結構調整手段
11.1.2 轉型升級重要國策
11.1.3 綠色發展戰略選擇
11.2 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1.2.1 行業推廣趨勢
11.2.2 市場投資潛力
11.2.3 市場空間廣闊
11.2.4 未來發展前景
第十二章 2019-2025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投資分析
12.1 裝配式建筑行業投資價值評估
12.2 裝配式建筑發展驅動因素分析
12.2.1 經濟因素
12.2.2 政策因素
12.2.3 技術因素
12.2.4 社會因素
12.3 裝配式建筑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12.3.1 競爭壁壘
12.3.2 技術壁壘
12.3.3 資金壁壘
12.3.4 政策壁壘
12.4 裝配式建筑行業投資時機判斷
12.5 2019-2025年裝配式建筑市場投資機會預測
12.5.1 市場機會矩陣分析
12.5.2 行業投資空間預測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