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促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穩定發展因素之一建筑節能改造需求廣闊
過去幾十年來地產行業帶動了建材行業快速發展,其特點是需求量大、產品品類多、終端客戶分散、同業競爭激烈,上游企業需要通過不斷布局終端市場占有率來維持競爭力,施工單位等終端客戶也需要集合式的采購方案,而經銷模式能夠較好地匹配上下游需求。因此,經銷模式在建材行業十分常見,大型建材生產企業多采用經銷與直銷結合的銷售模式。相對于其他建材品種,外墻保溫用玄武巖棉的發展時間較短,品牌認知尚未固化,經銷模式有利于企業快速下沉渠道提高品牌影響力。
1、建筑保溫行業發展概述
在建材領域,玄武巖纖維主要應用于建筑內外墻保溫系統,也可用于填充結構間隙、屋面及吊頂系統,其中外墻保溫是重要的建筑節能技術。外墻外保溫技術起源于 20 世紀 40 年代的歐洲,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從歐洲引入外墻外保溫技術,幾十年來歐美國家對外墻外保溫系統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工程實踐,已形成健全的、系統的規范標準體系。
我國建筑節能工作起步較晚,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也晚于歐美國家。1986年,我國發布第一個民用建筑節能標準;1989 年,住建部提出積極采用苯板、巖棉、膨脹珍珠巖等高效保溫材料,提高墻體、屋面的保溫性能;90 年代,我國陸續出臺了《國務院批轉國家建材局等部門關于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與節能相關的政策及法規;2006 年,住建部發布了首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隨著國家對建筑節能要求不斷提高,節能設計標準也不斷提高,外墻保溫的相關標準也在不斷發展完善,建筑節能率要求由最初的 30%逐步提升至目前的 65%至 75%。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建筑節能水平仍有差距,存在標準不統一、不同地區之間差異大等特點。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曾在第五屆綠色建筑大會上指出,我國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積只有全國城市居住面積的 10%,而建筑能耗占比達 40%;其次,我國仍然是全球能源消耗的出口大國,與氣候條件較為接近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型建筑每平方單位建筑面積的消耗能量要高出 2.5 倍,建筑節能仍有較大的進步與發展空間。
2、建筑領域節能減排是實現“雙碳”的重要手段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22 全球建筑建造業現狀報告》顯示,建筑物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 37%左右;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等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顯示,2019 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比重的 50.60%,2005 年至 2019 年之間,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由 2005 年的 22.34 億噸,上升至 2019 年 49.97 億噸,擴大了 2.24 倍。2020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50.8億噸二氧化碳,因此建筑領域的節能減排、低碳轉型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環。
3、內外墻保溫是常見的建筑保溫形式
建筑保溫是建筑節能的最有效的被動式技術手段。建筑保溫隔熱材料可以有效減少熱能損失,降低空調、地暖等設備的負荷與能耗,是建筑節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建筑墻體保溫的主要類型有外保溫、內保溫、夾芯保溫、結構保溫一體化等形式,外墻熱量損失占建筑總熱量損失的 20%-30%。其中,外保溫和內保溫在工程中應用較多,外墻外保溫是利用技術手段將保溫材料置于外墻外側,以此來實現建筑的保溫隔熱、降低能耗,在寒冷地區最常用的保溫形式是外保溫,相比于外墻內保溫,具有保溫效果好、不占用室內空間等優點。
4、巖棉是建筑外墻保溫主要材料之一
目前,建筑保溫按照材料的性質可以分為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其中有機材料包括聚苯乙烯(EPS、XPS)、聚氨酯(PU)、酚醛樹脂等;無機材料包括玄武巖棉、玻璃棉、發泡陶瓷、發泡水泥、膨脹珍珠巖等。有機材料價格低、工藝簡單,但耐火性差;無機類材料耐火性能優異、保溫性好,但價格相對較高,因此,目前我國以玄武巖棉為代表的無機類材料占比相對較低。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建筑防火的要求更為嚴格,氣候也更加寒冷,因此無機材料在建筑保溫材料的應用更加廣泛,我國寒冷地區外墻也以巖棉板的應用最為廣泛。
5、行業政策支持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指出,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加強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水平是“十四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之一。根據規劃,2025 年全國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將超過 1 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累計達 2.5 億平方米以上,合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 3.5 億平方米以上;再者,根據《建筑防火通用規范》規定,人員密集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不同類型高度建筑物(根據類型劃分),其保溫材料或制品的燃燒性能應達到 A 級,目前大量該類老舊建筑不符合防火等級要求,未來存量建筑節能改造需求廣闊。
6、衡量建筑外墻保溫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建筑外墻保溫行業與其他制造業類似,衡量行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主要在于技術、規模、市場等方面,具體包括技術研發水平、產銷規模、資金實力、品牌知名度、客戶粘性、管理水平等。其中,技術研發水平是企業立足之本,也是市場競爭中最核心的因素,決定了產品性能、生產效率、持續發展能力;建材行業需求量大、產品品類多,產銷規模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技術與經營效率,而規模越大則意味著市場占有率越高;行業固定資產投入大,且需要根據市場及政策變化不斷升級改進,充沛的資金是行業競爭重要的實力體現;此外,品牌知名度、客戶粘性、管理水平等因素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端的表現。
7、行業主要特征
(1)區域性
我國國土面積大、南北氣候及經濟發展狀況存在差異,南方和北方使用的保溫材料也有一定區別。整體而言,北方氣候寒冷、建筑節能保溫要求更高,因此外墻保溫材料的用量高于南方地區,對保溫性能的要求也更高;其次,玄武巖棉等無機外墻保溫材料通常體積大重量輕,運輸費用高,適宜短途運輸,最優運輸距離為 500 公里以內,因而各企業生產基地所處位置也一定程度決定了產品覆蓋的銷售半徑,存在一定的區域性。
(2)季節性
建筑外墻正常施工溫度為 5℃~35℃,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冬期施工最低溫度不應低于零下 5℃,冬季部分月份因氣候寒冷可能不滿足外墻施工條件;其次,建筑施工單位冬季假期較長,因此春節期間通常施工進度較為緩慢,冬季為行業淡季。相對應,建筑外墻保溫材料生產企業的銷售旺季為 4-11 月,該時間段內產量及銷量相對較大;淡季的產銷量相對較小,存在一定的季節性。
(3)周期性
建材在房地產領域的用量大,行業的景氣程度與國內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密切相關,而房地產為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建筑保溫用玄武巖棉目前主要應用于建筑外墻。受宏觀經濟、地產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國內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在最近五年整體呈現一定的下滑趨勢,但總體竣工面積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需求量仍很大。隨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產業結構調整,未來地產行業投資額可能繼續呈現波動趨勢,受此影響,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的需求存在周期性波動。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4-2030年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細分產品調研及前景研究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
目錄
第一章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產業鏈調研情況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模型原理介紹
二、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產業鏈結構圖分析
第二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上游產業發展及前景預測
一、上游主要產品介紹
二、上游主要產業供給情況分析
三、2024-2030年上游主要產業供給預測分析
四、上游主要產業價格分析
五、2024-2030年主要上游產業價格預測分析
第三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下游產業發展及前景預測
一、下游應用領域結構圖
二、下游細分市場應用領域分析
1、A市場分析
(1)行業發展現狀
(2)需求規模
(3)需求前景預測
2、B市場分析
3、C市場分析
4、D市場分析
5、其他
第二章 全球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全球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發展規模及現狀分析
第二節全球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及區域分布情況
第三節 亞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亞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亞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亞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前景預測分析
第四節 北美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北美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北美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北美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前景預測分析
第五節 歐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歐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歐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歐洲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前景預測分析
第六節 其他地區分析
第七節 2024-2030年全球建筑保溫材料行業規模及趨勢預測
第三章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預測
一、國內經濟發展分析
二、經濟走勢預測
第二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行業監管體制分析
二、主要法律法規、政策及發展規劃情況
三、國家政策對本行業發展影響分析
第三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產業社會環境發展分析
一、所屬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二、建筑保溫材料產業社會環境發展分析
三、社會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第四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產業技術環境分析
一、行業技術現狀及特點分析
二、行業技術發展趨勢預測
第四章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運行情況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發展因素分析
一、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有利因素分析
二、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不利因素分析
第二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第三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供應情況分析
第四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需求情況分析
第五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第七節 中國中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主要進入壁壘分析
第八節 中國中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細分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
一、細分市場一
二、細分市場二
三、細分市場三
四、其他
第五章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運行數據監測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第二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產銷與費用分析
一、行業產成品分析
二、行業銷售收入分析
三、行業總資產負債率分析
四、行業利潤規模分析
五、行業總產值分析
六、行業銷售成本分析
七、行業銷售費用分析
八、行業管理費用分析
九、行業財務費用分析
第三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財務指標分析
一、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三、行業營運能力分析
四、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市場格局分析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集中度分析
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集中度分析
二、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區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第四節 中外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分析
第五節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七章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價格走勢分析
第一節 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節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價格現狀分析
第三節 2024-2030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價格走勢預測
第八章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區域市場現狀分析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區域市場規模分布
第二節 中國華東地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分析
一、華東地區概述
二、華東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華東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三節 華中地區市場分析
一、華中地區概述
二、華中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華中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四節 華南地區市場分析
一、華南地區概述
二、華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華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五節 華北地區市場分析
一、華北地區概述
二、華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華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六節 東北地區市場分析
一、東北地區概述
二、東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東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七節 西北地區市場分析
一、西北地區概述
二、西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西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八節 西南地區市場分析
一、西南地區概述
二、西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供需情況及規模分析
三、2024-2030年西南地區建筑保溫材料市場前景預測
第九章 2018-2023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競爭情況
第一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一、現有企業間競爭
二、潛在進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脅分析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五、客戶議價能力
第二節 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SWOT分析
一、行業優勢分析
二、行業劣勢分析
三、行業機會分析
四、行業威脅分析
第十章 2018-2023年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第一節 企業A
一、企業概況
二、企業主營產品
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情況
四、企業競爭優勢分析
第二節 企業B
第三節 企業C
第四節 企業D
第五節 企業E
第十一章 2024-2030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第一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發展預測
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二、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產值規模預測
三、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供需情況預測
四、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五、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投資增速預測
第二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盈利走勢預測
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毛利潤預測
二、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第十二章 2024-2030年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投資建議
第一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重點投資方向分析
第二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重點投資區域分析
第三節、中國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投資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2024-2030年建筑保溫材料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
第一節 投資環境的分析與對策
第二節 投資挑戰及機遇分析
第三節 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政策風險
二、經營風險
三、技術風險
四、競爭風險
五、其他風險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