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新興應用領域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汽車行業變革浪潮已然撲面而來,隨著 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迅速走向規?;逃茫履茉?、新材料等技術加快與汽車產業的融合,未來汽車及汽車后市場產業將形成以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化為載體創新驅動的商業模式,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重構全價值鏈。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細分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1、智能化趨勢提高電子零部件比例,綜合性功能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
汽車電子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電子控制系統是利用半導體等芯片,通過和汽車機械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汽車的各個子系統進行控制,是保證汽車完成基本行駛功能不可或缺的控制單元,具體分為動力控制系統、底盤與安全控制、車身電子等;車載電子裝置是利用單獨的電子設備,獨自承擔并實現其功能,對車輛的行駛性能并沒有很大的影響,主要用于提升汽車舒適和便利性,具體可分為信息系統、導航系統和娛樂系統等。汽車電子提高了車輛的綜合性能,使汽車從代步工具成為同時具有交通、娛樂、辦公和通訊多種功能的綜合平臺。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在汽車上的廣泛使用促使現代汽車技術更加智能化,“人、車、環境”之間的智能協調與互動愈發頻繁。汽車控制系統智能化體現在能夠主動協助駕駛員實時感知、判斷決策、操控執行上,其中“感知能力” 的獲取依賴于傳感器和互聯網提供的駕駛環境信息,電控單元通過算法軟件處理傳感器信號,分析判斷駕駛員的動作意圖,分析車輛自身狀態和駕駛環境,最終發出控制指令,執行層根據控制器的指令協助駕駛員操控汽車。汽車電子智能化這一趨勢在自動駕駛系統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因此單量車中汽車電子部件成本占比持續提升,從 1990 年乘用車汽車電子成本占比 15%,2000 年實現 22%,2010 年占比 35%,2015 年達到 40%,2018年《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提出 2020 年智能汽車占比將達到 50%,未來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近年來汽車電子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格局升級,特別是集中在安全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載電子成為新興寵兒,主要包括EMS(發動機管理系統)、TPMS、ABS(自動防抱死制動系統)、ADAS、安全氣囊、車載音響和防盜系統等領域,相關設備的裝配率快速提高。
2、網聯化趨勢衍生出快捷便利化的新服務需求
汽車的網聯化,或稱車聯網,相關網聯技術將推動汽車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和競爭格局的全面重塑,汽車將超越交通工具的屬性,成為內容、服務的載體。
對于中國市場,從政策、環境、市場接受程度、自主技術發展程度來看,自動駕駛技術與出行即服務可能成為中國在汽車科技領域迅速趕超的機會。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在汽車上不斷應用促使汽車電子技術功能日益強大的同時,也導致了汽車電子系統的日益復雜化,車載電子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共享和各個系統間的功能協調變得愈發重要。利用總線技術將汽車中各種電控單元、智能傳感器、智能儀表燈聯接起來構成汽車內部局域網,各子處理機獨立運行,控制改善汽車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時也為其他電子裝置提供數據服務,實現各系統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汽車網絡總線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望實現數據間的快速交換與高可靠性,進一步降低成本,網聯化在車載信息娛樂及網聯系統中應用較為廣泛,比如 HUD 依托車載信息系統共享的導航信息在前車窗中成像等。網聯化讓汽車成為一個網絡系統,使得維修進入可預測范圍。一系列傳感器
和互聯網服務提供了眾多功能,例如路線跟蹤、事故和故障輔助功能、經銷商搜索、車輛狀態信息等。對于后市場參與者,網聯性程度增強,將幫助他們與客戶建立更為緊密和直接的關系,如預見性的維護、遠程車載診斷、維修推薦、新型數字化服務等。
3、新能源趨勢使得新型汽車快速面世
經過多年的發展考驗,全球的新能源汽車趨勢基本確立,銷量有顯著增長。2014 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為 5.8 萬輛,2017 年銷量增長到 55.6 萬,2018年達到 101.7 萬輛,2014-2018 年年復合增速 103.9%;截至 2018 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 550 萬輛,中國占比超過了 53%。
2015-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統計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新能源市場保持較快增長使其搭載的電子設備密度大量大幅上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未來汽車電子市場發展帶來巨大空間,全球及中國新能源汽車正處于一個市場導入期到產業成長期過渡的關鍵階段,新能源汽車對于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一些交通方式,具有清潔、零排放、續航里程長、加速時間短的特點,是適應市場需求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