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軟件行業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分析(附報告目錄)
1、軟件信息技術發展為辦公軟件行業提供良好環境
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調整,我國軟件產業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從2010年的1.36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7.18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以上,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辦公軟件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同時,由于軟件產業收入增速顯著高于GDP增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逐步攀升,截至2018年超過7.0%,對社會生活和生產各個領域的滲透和帶動力不斷增強,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逐漸增加,期間各年軟件行業收入占GDP比重上升,2018年達到7.2%。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為辦公軟件行業提供了優越的基礎發展環境,使國內的用戶觀念、信息傳遞更加先進,協同效果最大化,為辦公軟件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8年中國基礎辦公軟件市場規模為85.5億元,相較2017年同比增長為9.7%,預計到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49億元,2018-2023年期間復合增長率為11.8%。
2、辦公軟件用戶規模不斷上升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全球互聯網滲透率普及率呈現顯著提升態勢。而相比于歐美等發達地區的高互聯網普及率,國內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約8.29億,較2017年末增長7.3%,國內互聯網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
我國網民數量的增長也促進了辦公軟件用戶數量的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基礎辦公軟件用戶規模為6.55億,相較2017年同比增長為4.75%,2014年至2018年中國基礎辦公軟件用戶規模復合增長率達到6.8%,未來的國內辦公軟件市場規模、用戶數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2014-2018年中國辦公軟件用戶規模增長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隨著國內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互聯網對于各個行業的滲透將有望持續推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特別對辦公軟件行業而言,隨著用戶辦公需求的提升,用戶從原來簡單的“使用產品功能”逐步轉變到現在的“使用產品功能”,用戶通過付費使用服務在行業市場中占比顯著提高,而對于現有體量的互聯網辦公用戶,按照互聯網用戶轉換率的標準測算,這些付費用戶所帶來的變現價值,將會對辦公軟件廠商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3、智能移動終端帶動了辦公軟件應用的二次騰飛
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移動終端日益普及。2012年至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整體出貨量保持波動增長,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7.23億臺,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05億臺,期間復合增長率達11.7%。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亦呈波動增長趨勢,從2012年的2.13億臺增長到2018年的3.98億臺,期間復合增長率達到11.0%。
雖然2017年、2018年智能設備出貨量出現下降,但國產智能設備出貨量占比繼續上升,隨著5G商用普及,將進一步帶動智能設備出貨量的增長。隨著移動智能設備出貨量的高速增長,客戶移動辦公的需求持續增強,對整個市場將會帶來很大發展空間。智能移動終端的日益普及,移動辦公應用幫助用戶隨時隨地進行交流互動和協同辦公,應用場景日益成熟,成為辦公軟件行業發展的助力。
4、“互聯網+”帶動企業互聯網化辦公需求不斷增長
2015年國家提出“互聯網+”概念,倡導各行業企業進行產業整合,以“互聯網+”推動產業升級。根據國家工商總局數據顯示,國內企業數量從2014年的6932.2萬戶增長到2018年的11,020.0萬戶。隨著未來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未來將會有更多企業加入“互聯網+”轉型浪潮。
2014-2018年中國實有市場主體數量
資料來源:工商總局、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根據軟件行業現有趨勢來看,未來整個企業級辦公市場中,免費和收費產品將長期共存,中小企業以及創業團隊需要免費的產品降低運營成本;大型企業和高端客戶希望通過付費方式,使所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有良好安全保障。無論免費或收費模式,都將為辦公軟件廠商提供更有利的發展機遇,未來各廠商之間既可能存在競爭也可能共同合作創新,從而為企業級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辦公解決方案,使企業級辦公市場持續增長。
5、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辦公用戶提高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快速普及,在大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三種技術要素的共同推動下,人工智能技術在21世紀迎來了第三次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第一次將實驗室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呈現出產業步入成熟的特征。互聯網信息共享產生了海量數據資源,驅動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迭代。
中國電子學會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超過555.7億美元。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組織逐漸認識到人工智能在經濟和戰略上的重要性,并從國家戰略和商業活動上涉足人工智能。預計世界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6,800億元人民幣,2016年至2020年復合增長率達26.2%。
在辦公領域,人工智能技術主要聚焦在NLP及相關技術,通過深度智能學習,構建網絡語言模型,幫助用戶進行校對、翻譯及進行語義搜索推薦,提高文檔編寫效率,基于深度學習的OCR和語音識別幫助辦公用戶大幅提高文字錄入效率。
6、辦公軟件行業競爭格局
由于辦公軟件產品技術門檻較高,國內辦公軟件市場中,僅有數家廠商參與競爭。除微軟的Microsoft Office外,金山軟件WPS Office、永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永中Office、中標軟件有限公司的中標普華Office等是國內市場上的主要品牌。近年來,國內桌面市場經過快速發展,微軟及金山軟件已取得明顯的競爭優勢,市場中形成了微軟、金山軟件,其他廠商如永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標軟件有限公司等跟進發展的競爭態勢。
伴隨智能移動終端日益普及以及移動化辦公需求的增長,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辦公的移動辦公應用及服務已經成為辦公軟件行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而既能夠滿足用戶日常辦公需要,又能實現移動辦公輕量化(如報表審批、公費報銷、發布公告、請假申請等)的廠商,在未來市場環境中更易贏市場青睞。
7、國產辦公軟件市場份額將不斷擴大
目前全球辦公軟件行業中,以美國微軟為代表的海外廠商處于產業鏈的最上游,是辦公軟件產業技術的主要創新者和核心技術掌握者。微軟作為辦公軟件行業的先行者,在全球市場占有主要份額。從海外市場來看,隨著全球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部分國家在網絡基礎設施就緒度、可持續發展環境方面發展較好,但在產業與技術創新、信息化應用卻相對發展一般,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和市場發展機會。針對國外仍有很多國家的信息化應用水平相對落后的現狀,憑借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方針,國產辦公軟件廠商也積極的順勢對外擴張,為海外企業提供辦公應用相關的信息化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充分利用我國在產業與技術創新及信息化應用效益方面的優勢,與“一帶一路國家實現協同互補發展,逐步在世界范圍內擴展國產辦公軟件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