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旺盛推動硅微粉行業發展空間(附報告目錄)
硅微粉是一種無毒、無味、無污染的無機非金屬功能性材料,主要成分為SiO2,是由結晶石英、熔融石英等為原料,經研磨、精密分級、除雜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二氧化硅粉體,是非金屬礦物制品的一種。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硅微粉行業專項調研及投機戰略規劃報告》
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發展概況
非金屬礦物制品是指以非金屬礦物和巖石為基本或主要原料,通過深加工或精加工制備的功能性制品,該種制品沒有完全改變非金屬礦物原料或主要組分的物理、化學特性或結構特征。因非金屬礦產及其制品具有耐高溫、耐酸堿、抗氧化、防輻射、高硬、高強、隔熱、絕緣、潤滑和吸附等獨特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建材、冶金、汽車、化工、輕工、機械等傳統工業的原輔材料,是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撐材料,在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國外即開始研究以超細粉碎、分級、改性為基礎的非金屬礦物深加工技術;到20世紀60年代,加工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非金屬礦物的深加工技術與裝備已具有較高的水平。目前非金屬礦的產銷格局是世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出口原料或初級加工產品,工業發達國家進行加工并返銷部分深加工產品,我國非金屬礦產業同樣面臨先進礦物材料主要依賴進口,缺乏高端深加工產品的情形。
我國的非金屬礦產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近年來我國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產量穩定增長,產品類別逐漸增多,粉體行業整體呈現增長的趨勢。
2014-208年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行業營業收入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2、我國硅微粉行業發展現狀
硅微粉由結晶石英、熔融石英等為原料,經研磨、精密分級、除雜等工藝加工而成的粉體。2006年,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少數國家具備硅微粉生產能力,中國的硅微粉銷售市場主要在國內,且集中在安徽鳳陽、浙江湖州、江蘇連云港等地,出口量較小,主要是出口韓國和日本,國內生產硅微粉的較大企業有東海硅微粉等,每月產量都在1,000噸以上。
我國盛產石英并且礦源分布廣泛,全國范圍內的大小硅微粉廠近百家,但基本上都屬于鄉鎮企業。由于生產企業大多規模小、品種單一,采用非礦工業的常規加工設備,在工藝過程中缺乏系統的控制手段,硅微粉產品的純度、粒度以及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無法與進口產品抗衡。
國內生產的主要是角形結晶硅微粉和角形熔融硅微粉,基本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也有部分出口,但大部分產品檔次較低,國內市場需求的高檔硅微粉如球形硅微粉仍依賴國外進口,按照我國半導體集成電路與器件的發展規劃,未來4-5年后,我國對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將達到10萬噸以上。日本主要有Tatsumori、Denka等公司生產球形硅微粉,是球形硅微粉的主要出口國。目前我國能夠生產高純、超細硅微粉的企業數量很少,主要分布于江蘇連云港和徐州、浙江湖州等地區。連云港市東海縣是國家火炬計劃硅材料產業基地,其儲量、質量、品位均居全國之首。因此該地區具有資源豐富的優勢,有利于硅微粉生產企業的快速發展。
硅微粉作為一種無機非金屬礦物功能性粉體材料,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系數和導熱性好等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能夠廣泛應用于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電工絕緣材料、膠粘劑、陶瓷、涂料等領域,在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移動通信、汽車工業、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風力發電等行業所需的關鍵性材料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硅微粉行業的發展對推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發揮著巨大作用,對于縮短我國電子工業與日本等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3、硅微粉行業的市場前景
硅微粉產品作為功能性填料,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系數和導熱性好等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能夠廣泛應用于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電工絕緣材料、膠黏劑、陶瓷、涂料、精細化工、高級建材等領域,其市場空間與下游應用行業緊密相關,下游應用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能夠為硅微粉行業的市場增長空間提供良好的保障。
2018年硅微粉行業下游需求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4、硅微粉行業的變化趨勢
(1)超細、高純硅微粉成為行業發展熱點
超細硅微粉具有粒度小、比表面積大、化學純度高、填充性好等特點。以其優越的穩定性、補強性、增稠性和觸變性而在覆銅板、膠黏劑、橡膠、涂料、工程塑料、醫藥、造紙、日化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為其相關工業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材料的基礎和技術保證。
超細、高純硅微粉主要應用在IC的集成電路和石英玻璃等行業,其中部分產品更被廣泛應用在大規模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光纖、激光、航天、軍事中,是高新技術產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高純硅微粉作為21世紀電子行業的基礎材料,需求量將快速增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世界上對超純硅微粉的需求量也隨著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而快速發展,根據中國非金屬礦工業行業協會估計未來10年世界對其的需求將以20%的速度增長。
(2)球形硅微粉成為行業發展方向
近年來,計算機市場、網絡信息技術市場發展迅猛,電子產品的集成度愈來愈大,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家庭電腦和上網用戶越來越多,作為技術依托的微電子工業,對大規模、超大規模和特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材料,不僅要求超細,而且要求高純、低放射性元素含量,特別是對于顆粒形狀提出了球形化要求。目前能夠生產球形硅微粉的企業為數不多,僅有部分技術較為先進的企業具有生產能力。國內環氧塑封料利用的球形硅微粉主要依靠進口,按照我國半導體集成電路與器件的發展規劃,未來4-5年后,我國對球形硅微粉的需求將達到10萬噸以上,對該材料進行技術攻關,盡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3)表面改性技術深化發展
粉體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法對粉體材料表面或界面進行處理,有目的地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化學性質,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要,目前非金屬礦物粉體表面改性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表面化學包覆、沉淀反應包膜、插層改性等。隨著下游高端應用市場的不斷發展,對非金屬礦物粉體材料的質量和穩定性要求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非金屬礦物粉體材料技術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應用需要,粉體表面和界面改性技術將成為非金屬礦物粉體加工技術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作為功能性粉體填充材料,硅微粉對下游產品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市場需求量與下游應用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關,未來依托該行業可能形成的產值主要取決于下游應用行業的發展。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覆銅板、環氧塑封料、電工絕緣材料、膠黏劑、陶瓷、涂料、精細化工、高級建材等領域,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覆銅板等電子材料行業保持穩步發展的趨勢,受益于下游電子材料行業的發展,硅微粉行業規模亦隨之擴大。
我國石英礦資源豐富,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江蘇、山東等地;石英原料的主產廠區主要是江蘇新沂、連云港、安徽鳳陽等地區,上游原材料市場供應充足,可以有效保障硅微粉行業原材料供應充足。硅微粉產品作為一種無機非金屬礦物功能性粉體填充材料,具有高耐熱、高絕緣、低線性膨脹系數和導熱性好等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對下游電子材料產品的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用戶粘性較強,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