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發展趨勢及行業競爭格局分析(附報告目錄)
1、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發展概述
(1)協同管理軟件產品概述
協同化管理是指打破組織內部事務與事務之間的孤立性,將組織的各種資源(包括人、財、物、流程、文檔、客戶)進行關聯整合,通過對組織管理各個環節進行協同化的計劃、協調、運作和控制,幫助組織內部提高管理效率和規范化程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協同管理軟件行業深度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協同管理軟件是基于協同化管理理念和模式,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建立流程管理、門戶管理、知識管理、目標計劃、任務協作、人力資源、客戶關系、項目管理、集成管理等功能業務模塊的應用軟件產品,能夠實現流程規范、知識共享、信息溝通、事件協作、計劃執行等功能,幫助組織內部提高管理效率和規范化程度,同時實現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和信息處理,為組織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促進組織達成既定的目標或任務。
目前,協同管理軟件已逐步成為繼ERP軟件之后最主要的管理軟件之一,是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2)協同管理軟件上下游產業鏈分析
我國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并與上下游行業構建了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格局,共同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協同管理軟件行業與上下游廠商的關系如下圖:
協同管理軟件產業鏈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上游行業主要是第三方軟硬件供應商,包括計算機設備及輔助產品供應商、網絡設備供應商以及系統軟件供應商等;下游行業主要是對協同管理軟件存在需求的終端用戶,包括各類企事業單位、組織和各級政府機構等。
2、協同管理軟件行業市場容量
在全球經濟與商業環境變革背景下,國內企業正步入經營模式轉型時期,供給側改革、原材料與勞動成本的上升、高效服務型政府建設等,促使企業、政府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目前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已經開始由外部推動型向企業內生自主需求轉變,以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諸多變化,協同管理軟件已經逐步成為國內企業以及政府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工具。
根據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協同管理軟件發展向好,2017年我國協同管理軟件市場發展平穩,行業形勢持續向好。目前國內協同管理軟件廠商已近500家,其中自有品牌超過40個,泛微網絡、致遠互聯、華天動力、藍凌等廠商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協同管理軟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致遠互聯、泛微網絡、藍凌等代表廠商實力不斷增強。
協同管理源于組織管理的內在需求,只要有企業和組織存在,就需要建立實時、動態、協作、開放的管理運營體系,因此,協同管理軟件可以應用到大部分的行業和領域。國內企業和組織數量眾多,其需要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管理效率和規范化程度,不同類型及規模的組織對協同管理軟件有著不同的需求,隨著各類組織個性化應用需求不斷凸顯、協同管理軟件功能的擴展提升,以及國內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協同管理的需求將被逐步激發,市場容量將不斷增加。
3、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協同管理軟件已經逐步成為繼ERP等企業級管理軟件之后重要的企業級管理軟件之一,是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構實現信息化運營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速度的加快,協同管理軟件開始向平臺化、移動化、云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成為企業、政府統一的工作入口和運營中臺。
(1)產品平臺化
近幾年,協同管理軟件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價值彰顯,其功能應用不斷迭代擴展、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集成連接的縱深,產品平臺化成為了協同管理軟件產品重要的發展趨勢,平臺化將極大提升協同管理軟件產品的擴展性、開放性和集成性,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贏。
(2)應用移動化
隨著智能手機性能提升和普及應用,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移動環境下的溝通協作和業務應用大量涌現,實現業務的實時化處理,進一步改變了企業組織的工作模式,移動環境中的工作管理正逐漸成為國內企業組織實時溝通、高效協作、提升工作效率、增強管理運營水平的重要手段。
(3)服務云端化
云計算SaaS/PaaS的產品服務模式是將協同管理軟件的功能應用通過互聯網公有云方式提供,該模式減少了企業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應用軟件的成本和繁雜工作。隨著中小企業、小微組織對協同管理軟件的需要增多,基于SaaS/PaaS云模式的產品和服務將是協同管理管理軟件的一個重要趨勢。
(4)管理智能化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步伐逐步加快,推動了其在協同管理軟件產品和服務中的融合應用速度,并且正進一步提升了協同管理軟件的商業價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將極大提升協同管理軟件的智能化程度。
4、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隨著協同管理軟件市場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廠商開始參與市場競爭。除協同管理軟件市場中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協同管理軟件廠商之外,還包括部分中大型系統集成商及獨立軟件開發商和部分互聯網企業,基本形成了包括專業協同管理軟件廠商、系統集成商及獨立軟件開發商和部分互聯網廠商在內的競爭格局。
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應用,阿里(釘釘)以及騰訊(企業微信)等互聯網廠商憑借自身在電子商務、云計算、移動社交等領域的品牌、資金、技術和客戶流量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云計算SaaS產品服務模式提供協同工具及服務,其一般依靠免費和低價策略吸引大量客戶,但產品功能和應用服務相對簡單。專業協同管理軟件廠商、系統集成商(SI)、獨立軟件開發商(ISV)等,與阿里釘釘、騰訊企業微信等互聯網廠商在客戶群、產品功能、應用特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現有協同軟件市場競爭格局中,釘釘以及企業微信在企業協同工具及服務領域擁有大量的中小和小微企業客戶,在輕量級協同工具與服務、移動端以及客戶數量等方面構建起了競爭優勢。專業協同管理軟件廠商產品基本覆蓋中小企業與中大型企業,系統集成商(SI)與獨立軟件開發商(ISV)以各自基于自身在不同行業的客戶資源為基礎,聚焦包括政府、能源、制造、金融、電信、醫療等中大型客戶,提供定制化協同管理解決方案和項目,其應用較復雜,項目周期較長。
隨著協同管理軟件市場的發展,客戶需求開始更傾向于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以保障產品的持續更新迭代,以及在應用擴展、專業服務等方面的持續性支持;規模較小的協同管理軟件廠商受到產品技術、營銷網絡、專業服務能力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制約,其市場競爭力將降低;同時系統集成商與獨立軟件開發商從項目開發成本、應用交付、客戶體驗等方面考慮,也開始在集成項目中逐步采用品牌較好的專業協同管理軟件廠商的產品。綜上,協同管理軟件行業的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