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滌綸長絲行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競爭格局分析
1、滌綸長絲行業發展概況
滌綸在化學纖維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是化學纖維產品構成中主要細分產品類別。滌綸長絲為滌綸的主要種類,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統計,目前滌綸長絲產量占我國滌綸總產量的比例為80%左右。近幾年我國滌綸長絲產量總體處于增長的態勢,2019年至2023年,我國滌綸長絲總產量由2,701.28萬噸增長至3,298.40萬噸。具體如下:
2019-2023年中國滌綸長絲總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行業發展趨勢
(1)行業發展形勢向好
滌綸長絲產量增長情況與下游紡織業的需求密切相關。就全球市場而言,隨著全球人口的自然增長及各國國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全球紡織品需求持續增長。就我國市場而言,對滌綸長絲需求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下游紡織業中服裝業、家紡業和產業用紡織業等三大細分行業。預計隨著下游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行業的增長,對差別化、功能型纖維產品將會產生新一輪的需求增長。此外,滌綸長絲行業的結構性調整及品種的改善,也將帶動滌綸長絲市場進入持續發展階段。
(2)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從產業鏈角度,滌綸行業下游主要涉及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居民收入提高使相關產品需求增加,拉動滌綸行業發展。我國是最大滌綸生產國,產能占全球三分之二,進出口貿易發展讓產品出口量大,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從生產端看,滌綸工業生產技術進步,自動化程度提高且投資成本下降,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常規滌綸長絲生產企業多靠賺加工費獲利,產品附加值低較普遍。企業為在競爭中立足,紛紛擴產降單位固定成本,憑價格優勢和龐大銷量謀利。
(3)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高端企業競爭優勢明顯
近年來,滌綸行業頭部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行業集中度迅速提升,以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東方盛紅、新鳳鳴、桐昆股份為代表的上市企業,在生產規模上已具備明顯優勢,且在工藝成熟度、產品的穩定性以及生產成本控制方面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同時,產能投放集中在頭部企業所帶來的有序化同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業新增產能增長趨于有序化,長期來看有望助力行業供需維持相對穩定。
(4)差別化產品是行業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滌綸常規化產品生產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但常規化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產能結構性過剩,導致企業間競爭激烈行業盈利能力下降。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適應終端市場功能性、差異化、個性化消費升級需求,而差別化滌綸長絲產品的發展極大地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常規絲的競爭日趨激烈,而高附加值的差別化、功能性纖維市場發展空間較大,國內主要滌綸纖維企業已不斷地在技術研發上增加投入,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
3、下游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滌綸長絲基本均用于紡織業,并且需求結構較為穩定。根據統計,近五年來我國滌綸長絲需求結構比例尚未出現明顯的波動,服裝領域應用份額占比穩定在52%左右,家紡用民用絲占比為33%,產業用工業絲占比為15%,如下圖所示:
我國滌綸長絲需求結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服裝家紡業
服裝家紡內需市場方面,隨著國內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控制,國家擴內需、促消費各項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居民多樣化、個性化衣著消費需求加快釋放,我國服裝家紡行業市場保持較好回暖勢頭,為滌綸長絲貢獻需求增量。根據同花順iFinD的數據,2023年全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總額達11,898億元,同比增長11.63%。具體如下圖所示:
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總額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外需市場方面,近幾年我國服裝出口保持較快增長,2022年創2016年以來同期服裝出口規模的最高紀錄。2022年,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753.97億美元,同比增長23.93%,2023年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591.45億美元,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歷史較高水平,體現了較強的市場韌性,近三年增長率平均達5.89%。
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累計值)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運動、戶外、休閑市場
運動、戶外、休閑市場是國內服裝行業景氣成長方向,支撐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產品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與健康意識增強,運動融入生活,運動服裝市場快速增長,2023年規模達3858億元,同比增長14.24%,預計2028年達5593億元,2023-2028年CAGR有望達7.71%,這將提升功能性面料需求,錦綸相關市場向好;且國家體育總局等八部門印發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制定舉措并提出2025年戶外運動產業超3萬億元目標,規劃落地后,戶外運動市場活力激發、消費潛力釋放,相關差異化、功能性纖維產品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4、行業競爭程度
滌綸長絲行業是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充分的行業。我國滌綸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熔體直紡和切片紡兩種生產工藝路線。兩種工藝路線特點及優劣勢比較如下:
兩種工藝路線特點及優劣勢比較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基于上述特點,采用不同工藝的生產企業相應形成了相應的競爭格局,熔體直紡企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熔體直紡工藝路線具備明顯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相對成本優勢,主要用以生產市場容量較大的常規產品和簡單差別化產品,對于生產技術含量較高、功能要求較多、多組分及結構較為復雜的差別化產品存在一定困難。以熔體直紡工藝為主的生產企業通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及向產業鏈
上游的石油煉化、精細化工方向延伸來提高其成本優勢。隨著大容量的熔體直紡裝置的快速發展和裝置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形成了如榮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東方盛紅、新鳳鳴、桐昆股份等一批營業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
切片紡企業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切片紡工藝為具有相當柔性的生產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短、產品開發便捷、產品轉換方便、靈活性較大且轉換成本低廉的優勢。切片紡生產企業聚焦產品差別化,同業競爭態勢相對溫和。優秀的切片紡生產企業基于各自的技術工藝積累及產品研發優勢,專注于開發差別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提高產品附加值,滿足終端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業等市場的多樣性需求,在附加值較高的細分市場領域具有顯著優勢?;谇衅徆に嚨纳鲜鎏攸c,切片紡企業的生產規模較熔體直紡企業相對規模較小,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但主要切片紡企業產品特色明顯,產品附加值較高,呈現出了一批“專、精、特、強”的切片紡企業。
行業內主要企業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5、行業門檻及壁壘
(1)技術壁壘
滌綸長絲行業存在技術壁壘,尤其是在差別化滌綸長絲方面。國內常規滌綸長絲生產技術相對成熟,但差別化、功能性產品的生產需要掌握更為精細的合成與改性方法、配料投放比例以及工藝流程的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同時,差別化、功能性產品的生產工藝既需要長期經驗積累,又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差別化、功能性產品開發周期越來越短。因此,行業的新進入者面臨著較高的技術壁壘。
(2)人才壁壘
滌綸長絲行業向差別化、功能化發展,人才需求日增。研發與工藝改進需強技術的研發人員開發新品,生產需熟練技術人員保工藝穩定及產品品質。但國內該行業起步晚,有成熟經驗的管理、研發、生產技術人員稀缺,新進企業難短期內組建專業化團隊,形成人才壁壘。
(3)資金壁壘
滌綸長絲制造行業對投資規模的要求很高,對新進入者有一定的障礙。首先,滌綸長絲的生產設備價格昂貴;其次,滌綸長絲制造行業連續性大批量的生產模式要求企業有充足的流動資金以保證原料的采購;第三,隨著產業向大企業集中,新進入者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才能與現有滌綸長絲企業在設備和成本等方面展開競爭,取得競爭優勢。
(4)品牌知名度及客戶認可壁壘
下游客戶對滌綸長絲品質及性能穩定性要求高,產品穩定性評價耗時久,這對新進入企業要求較高。對于常規化纖維產品,客戶靠長期業務往來評定企業,認可后建立長期穩定業務關系;對于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產品,下游廠家會評估生產企業產品性能,尤其看重對自身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情況,經長期評估了解后才確定其為合格供應商與戰略合作單位,進入客戶供應鏈體系門檻較高。
《2025-2031年滌綸長絲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材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進出口數量/金額/地區/國家、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