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行業發展分析(附報告目錄)
1、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行業發展
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影響下,細胞產生的不正常增生;其中,惡性腫瘤被統稱為癌癥。癌癥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的醫療衛生問題,也是最惡性的人類疾病。癌癥擁有死亡率高、預后差、治療費用昂貴的特點,癌癥患者通常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是目前最急需解決的人類醫療衛生問題之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靶向藥物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投資預測報告》
全球癌癥新發病例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9 年,全球經過診斷的癌癥新發病例數為 1,808 萬例。其中,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頭頸癌、宮頸癌、食道癌和甲狀腺癌為前 10 大癌種,前 10 大癌種的合計新發病例數占到了全球癌癥新發病例數的 60%以上。其中,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年復合增長率明顯高過其他癌種。
2、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量增長分析
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的增長較之全球水平更快。根據中國癌癥登記中心的統計,2014 年到 2019 年間,中國經過診斷的癌癥新發病例數從每年 384 萬例迅速增長到了 429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數的 23.7%。中國癌癥每年的新發病例數在未來將會繼續快速增長,到 2023 年時,預計達到 487 萬例;到 2030 年時,癌癥新發病例數預計將達到 570 萬例。
中國的高發癌種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統癌癥以及消化系統癌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的前 10 大癌種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食道癌、頭頸癌、腦/神經系統癌癥、宮頸癌和胰腺癌。其中肺癌、結直腸癌、食道癌和甲狀腺癌的年復合增長率均高于其他癌種。肝癌是中國特有的高發癌種,占全球肝癌病例的47.5%,無論是診斷、治療還是預后,都存在著極大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這樣的新發病例數增長和分布主要和中國不斷增長的吸煙人口、空氣污染以及中國特有的飲食習慣相關。
2015-2019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
數據來源: 中國癌癥登記中心、普華有策
目前癌癥的治療方法分為五大類,即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以及腫瘤免疫療法。作為最初的癌癥治療模式,手術治療能夠用于一部分惡性實體瘤,并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卻無法應用于轉移性惡性腫瘤。放射治療以及化療帶來癌癥療法的第一次變革,為更多的癌癥適應癥帶來可及的療法,然而往往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癌癥藥物治療領域經歷了重大的改革,由化療藥物演變至分子靶向藥物再至免疫治療。
靶向治療藥物能夠抑制癌癥特定基因、蛋白質、或有助于癌癥生長或生存的微環境等,從而抑制或阻斷腫瘤進展。隨著靶向藥物以及相關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將癌癥治療的臨床分類由主要發生部位進一步細分至特異性基因突變,與之相關的靶向型治療藥物能夠呈特異性作用于這些突變。癌癥的靶向治療通常分為兩種,抗體類藥物以及小分子靶向藥物。其作用機制多樣,可根據其生物特征分為作用于腫瘤細胞生長信號、腫瘤血管生成、腫瘤免疫逃逸等不同類別。小分子靶向藥物是通過化學合成、以腫瘤細胞的特異性突變作為靶點的藥物。與傳統抗癌化療藥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藥特異性更高?;熕幬镉捎谙到y毒性較大,通常會在作用于癌細胞的同時,殺死其它人體健康細胞;而分子靶向藥物可以特異性針對癌細胞,從而減少對其它健康細胞的影響。因此,小分子靶向藥物較傳統化療藥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全球首個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于 2001年在 FDA 獲批,為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伊馬替尼(格列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伊馬替尼的出現,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 10 年生存率提升至 83.3%。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統計,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在 FDA 獲批用于癌癥治療的小分子靶向藥共計 67 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其它類型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問世,如核糖聚合酶抑制劑、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轉移酶抑制劑等。
4、小分子靶向藥行業產業鏈概覽
小分子靶向藥物的生產以及銷售會受到行業上下游中不同企業的影響。其上游企業主要為原料藥供應商,是中國較為穩定的產業。
小分子靶向藥生產商的上游產業主要為化學原料藥供應商。中國化學藥品原料藥產業經歷了相對較長時間的發展,其生產技術較為成熟、且產業體系較為完備。中國原料藥在最近幾年產品價格維持相對穩定。其下游的化學藥產業,包括小分子靶向藥物生產企業,受其波動影響的可能性較小。同時,中國原料藥供應商眾多,作為其下游產業,小分子靶向藥物生產受原料藥供給影響的風險較小。
隨著越來越多相關政策的鼓勵與約束,小分子靶向藥生產商的下游行業,包括患者、醫療機構、零售藥店以及分銷商,也在近年經歷了眾多的變化。醫藥流通企業的經營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藥產品的終端價格,并最終影響到醫藥制造企業的銷售收入以及利潤。目前正在實施中的“兩票制”通過減少藥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和分銷商數量,最終降低藥品零售價。隨著相關政策的實施以及完善,穩定后的藥品流通產業對其上游產業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較小。
5、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6、行業的進入壁壘:研發壁壘、市場準入壁壘、商業化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