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產業鏈與主要進入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1、抗生素行業發展概況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法,全身用抗細菌藥通常分為 8 個亞類,分別為頭孢類、青霉素類、大環內酯及林可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碳青霉烯類、硝基咪唑類和其它抗感染藥物等。目前以青霉素和頭孢菌素為主的 β-內酰胺類抗生素占全球抗生素市場的 70%。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國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市場調研及前景預測報告》
我國醫藥市場前三大藥物品種為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抗腫瘤及免疫調節劑和心血管系統藥物。2018年主要中間體中除了頭孢曲松粗鹽和用于生產磷霉素系列產品的左磷右胺鹽產量下降,其它抗生素中間體產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長。青霉素工業鹽產量同比增長10%,供應出口量同比下降24.5%,6家生產企業國藥威奇達、石藥和內蒙古常盛制藥產量、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哈藥總廠、華北制藥和科倫川寧生物產量同比增長且漲幅均超過30%;7ACA產量同比增長3.2%,主要生產企業國藥威奇達產量下降4%,石藥產量增長23%,科倫川寧生物產量增長81%。頭孢曲松粗鹽產量下降58.2%,5家生產企業除了山東魯抗產量增長,其余都有所下降。
2、產業鏈和競爭格局
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上游主要是基礎化工原料生產行業,下游為抗生素原料藥和制劑行業?;A化工原料、抗生素醫藥中間體和抗生素原料藥及制劑構成了完整的抗生素制藥行業產業鏈。
產業鏈
抗生素醫藥中間體的上游是基礎化工原料,大部分為石油化工產品,在國家整體調控和各項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基礎化工行業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大多數基礎化工原料能夠滿足國內生產需求,為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處于整個化工產業鏈中下游,與終端抗生素藥品消費領域息息相關,抗生素原料藥行業的技術更新、政策變化以及景氣程度直接決定了對上游抗生素醫藥中間體的需求狀況;此外,部分抗生素原料藥生產企業直接從事中間體的生產也會對抗生素中間體行業的格局產生一定影響。我國作為世界原料藥的生產和供應大國,目前能生產的原料藥達 1500 余種,其中多個品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出口國,我國原料藥有 90%都供應海外市場,占全球原料藥貿易額的 25%左右。
國內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發展初期,業內廠家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多從事低技術水平、低資本投入的醫藥中間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業務,整個行業呈現“多、小、散、亂”為特點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內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加大與國外企業的交流合作、整體技術水平持續提高、企業規模逐步擴大;2011 年以來抗生素“限用”政策的出臺,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行分級管理、專項整治活動擴大至各專科醫院等制度的落地,使抗菌藥物臨床使用量明顯下降,抗生素中間體產品價格的低迷也導致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主動退出市場;加上近幾年我國環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業內企業環保投入和人力資源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內部的整合。從中長期發展來看,未來醫藥中間體行業內企業兼并、淘汰的情況將會越發頻繁,企業間競爭將更為激烈,醫藥中間體行業正在經歷從分散走向集中的變革過程。
2018 年,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在國內環保政策持續趨嚴、節能減排和安全環保要求日益提高影響下,本年度行業內企業深受影響,產品成本上升、產品產能受限,大量的中小企業面臨著關停和淘汰的壓力。新一輪原料藥領域競爭要素已逐漸從過去的產能規模以及成本競爭,向環境污染控制、清潔生產工藝和由此帶來的產品質量優越性等“綠色”競爭能力轉變,因此合規企業也迎來發展的重大機遇,產品銷售價格上漲,作為身處其中的企業,我們機遇和挑戰并存。
3、較高的技術與環境保護壁壘
(1)技術水平壁壘
抗生素醫藥中間體是技術密集型行業,關鍵中間體開發難度較大且核心技術壟斷性較強,醫藥中間體廠商要有強大且持續的研發實力方能滿足下游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此外,核心技術、工藝流程、設備裝置和關鍵反應物的選擇以及過程控制的差異都會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量和收率,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環保標準的提高,使用不同技術的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減少污染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在抗生素醫藥產業鏈中,具有獨立研發能力、具備核心技術和成本、生成控制方面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才能在行業中持續發展。對于新進入者而言,先進和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控制方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
(2)環境保護壁壘
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國家對化工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日趨嚴格,對抗生素醫藥中間體行業對綠色生產工藝以及環境污染治理標準不斷提升。要求化工企業生產場所必須設在規定的化工園區內,投資建設新項目時,需預先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未進行環評或環評未經批準的規劃和建設項目,不得批準用地、不得給予貸款或以其他任何形式進行授信;在環保設施的設計、建設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施工和投產使用;在產品生產工藝設計過程中,企業也需合理設計產后處理工藝和“三廢”處理安排。中長期來看,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高標準無疑是橫亙在抗生素中間體行業新進入者面前一道較難逾越的壁壘,也意味著行業內不具備綠色核心生產工藝和不具有規模成本優勢的小型企業將難以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