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領域發展面臨的機遇(附報告目錄)
1、智能售貨機行業發展狀況
智能售貨機是用于實現新零售的智能設備之一。智能售貨機源于歐美,興于日本,具有便捷度高、體量輕小、選擇多樣性、分布靈活等優點,能滿足即時便利和隨機性的消費需求,被稱作“24小時營業的微型超市”。中國智能售貨機起步較晚,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國智能售貨機不超過50萬臺,主要集中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此外,中國智能售貨機目前功能較為單一,主要提供飲料食品類服務,包括可口可樂、農夫山泉、澳柯瑪等品牌的售貨機均以飲料食品為主。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智能零售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智能零售領域的市場規模分析
智能售貨控制系統產品能夠實現移動支付、營銷管理、庫存管理、補貨管理、廣告投放、設備管理等全套運營功能,可為飲料機、零食機、鮮榨果汁機、咖啡機等多種機型提供新機制造和舊機改造服務。
全球智能售貨機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歐洲三個地區,其中歐洲地區約為400萬臺,日本約為500萬臺,美國約為680萬臺,全球已突破2000萬臺。從全球范圍看,智能售貨機數量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著增長趨勢,隨著全球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未來智能售貨機市場將會持續增長。
2014-2018年全球智能售貨機行業需求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研究中心
在過去十多年房價、房租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也為智能售貨機市場的爆發提供了契機。根據統計,我國2016年智能售貨機約為19萬臺,2018年約為31萬臺,相比歐洲、日本、美國的人均擁有量依然有較大的差距,日本約29人就擁有一臺智能售貨機,因此我國智能售貨機未來市場空間較大,市場前景廣闊。
3、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1)國家政策戰略布局助力物聯網發展
《中國制造2025》是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目標是推動中制造業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實現智能制造。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工業物聯網是制造強國戰略的重點方向,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未來5年,中國將圍繞“感知、控制、決策和執行”等功能的實現,突破工業物聯網關鍵共性技術;構建工業物聯網基礎,研發新型工業網絡設備與系統,構建工業互聯網實驗驗證平臺和標識解析體系;爭取在2020年,使工業物聯網關鍵技術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核心支撐軟件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30%;培育40個以上主營收入超過10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7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伴隨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工業體系的轉型升級,物聯網行業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2)市場規模巨大且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5G時代的來臨,物聯網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且快速增長,根據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近幾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我國已部署的機器到機器終端數量突破1億,2016年物聯網產業規模已超過9400億元,2017年物聯網產業規模已超過1.1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要突破1.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