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鋼行業面臨較大發展空間(附報告目錄)
1、特殊鋼行業介紹
特殊鋼又被稱為特鋼或特種鋼,特鋼可分為優質碳素鋼、低合金鋼和合金鋼三大類。按用途劃分,特鋼可分為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工具鋼(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以及特殊用鋼(齒輪鋼、軸承鋼、彈簧鋼、不銹鋼、高強度鋼和高溫合金)。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特鋼產業鏈發展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
2、特殊鋼行業特點
(1)抗風險屬性
特殊鋼往往決定了高端裝備是否能夠成功建造和重大工程建設是否得以成功實施,對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升裝備制造水平、促進節能減排和相關應用領域技術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特殊鋼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強。
(2)循環經濟屬性
區別于普通鋼行業,特殊鋼行業通常采用廢鋼作為原材料進行產品生產,因此廢鋼已成為生產特殊鋼的主要原料之一。根據期刊《鋼鐵》數據,與使用鐵礦石煉鋼相比,用廢鋼煉綱可節約能源60%、節水40%,減少排放廢水76%、廢氣86%、廢渣72%,可見廢鋼是環保節能型的煉鋼原料,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是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
(3)定制化屬性
特殊鋼牌號眾多,規格繁雜。目前世界上有近2,000個特殊鋼牌號、約50,000個品種規格。特殊鋼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不同應用領域的不同部件對特殊鋼的要求又各不相同。面臨下游客戶眾多個性化的需求,且部分細分領域客戶訂單具有小批量、多品種、非標化特征,行業內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定制化研發設計及生產能力。
3、我國特鋼行業發展概況
(1)特鋼是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基石,是核心部件突破技術瓶頸的關鍵
特殊鋼主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用于高端裝備的核心部件制造,但其產品不似電子消費品等直面消費者群體,因而國內民眾對其普遍存在認知偏差,將其與限制類的傳統鋼鐵行業等同。實際上,特鋼作為先進工業基礎材料,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先進鋼鐵材料,目前國內諸多領域所需的核心部件仍面臨技術瓶頸,并成為制約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短板,其關鍵在于基礎材料環節的薄弱。
然而,新產品、新材料的開發并非短期能夠完成。放眼全球市場,諸如日本大同、美國卡朋特等企業均已經營超過100年,其通過長期漸進的技術工藝創新,成為全球領先的特鋼企業;而國內的撫順特鋼、寶鋼特鋼也經歷數十年的技術積淀,才在部分應用領域確立領先地位。
(2)國內特殊鋼占粗鋼產量比例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發展空間較大
我國粗鋼產量超過全球粗鋼總產量的一半,但根據WSD最新世界級鋼鐵企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國企業未能進入前十五名,國內鋼鐵產品結構仍以中低端為主。目前世界特鋼產量占總鋼產量的比例為10%左右,而2018年我國特鋼產量在粗鋼中的比例僅為4%,大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全球各國特鋼占粗鋼產量比例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研究中心
從世界范圍鋼鐵工業的發展來看,鋼鐵產品結構的變化與國家工業化發展水平密切相關,通常工業化初期經濟建設以住房和低中端基礎設施為主,大量需要普通工程結構鋼;工業化中后期經濟建設重點逐步過渡到工業裝備制造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對特鋼需求釋放,特鋼與鋼鐵總產量的比值進一步提升,目前發達國家的特鋼產量占比一般為15%~20%,瑞典則達到55%。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已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未來國內鋼鐵行業產品結構將逐步優化,特鋼在鋼鐵總產量中的比例也將提升,行業面臨較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