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信息化行業三大特性及競爭態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1、行業概況
煤礦信息化是指綜合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數字視頻技術、煤礦生產工藝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通過各自控系統對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和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并統一存入數據庫中進行集中分析和處理,以為煤礦的生產調度、班組管理、安全要素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提供實時、可靠的數據支持及實施平臺,進而使煤礦達到高信息化、高自動化、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及高效益的目的。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煤礦信息化行業前景分析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煤礦信息化主要涉及以下六個方面:礦產資源信息和礦山設計、礦井建設及開采過程的數字化、可視化;煤礦生產過程監控、全礦井生產安全監測、生產過程信息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網絡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各種檢測儀器儀表、傳感器、自動化設備的網絡化、智能化及其在惡劣生產環境中的安全可靠應用;圖像監視和傳輸的數字化;煤礦企業管理信息化及電子商務系統;基于信息融合技術滲透到生產、安全與經營各個層面的決策支持系統。該六個方面相互交錯、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煤礦信息化結構體系。
近幾年來,隨著各類技術的發展,煤礦信息化正向信息擴展、高度集成、綜合應用、自動控制、預測預報、智能決策的方向快速發展。盡管現有的各類煤礦自動化及信息化系統在實現技術以及應用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是隨著煤礦信息化行業的不斷規范和各類標準逐步確立,現有各類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必將進一步融合,并最終形成一個高度集成的、能夠滿足煤炭企業各類業務應用的的模塊化全能系統。
2、行業特性
(1)行業的周期性
煤礦信息化產品的市場需求更多的是受國家政策的影響,與工業行業的投資周期相關性較小。目前,我國政府不斷出臺利好政策支持行業的發展,而且從未來看,我國仍將不斷加大對煤礦信息化行業的扶持力度;同時,我國軟件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各煤礦對信息化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煤礦信息化行業的穩步發展;因此,未來幾年內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市場需求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周期性并不明顯。
(2)行業的季節性
煤礦信息化行業所面向的客戶群體主要為各煤炭企業集團、分/子公司及其所轄煤礦,這些客戶多為國有企業,其通常在年初擬訂設備購置預算,報經上級批準后在年中進行招投標并開始簽定訂單,并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三季度進行采購、調試和驗收;而且,煤炭生產企業出于預算控制的考慮,亦傾向于將更多的采購金額落實在下半年。因此,煤礦信息化行業呈現一定的季節性,通常表現為上半年是銷售淡季、下半年是銷售旺季的特點。
(3)行業的區域性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陜西及新疆等十個?。ㄗ灾螀^)的境內,與煤炭資源分布相對應,我國煤礦也多集中于這些地區;而實際中,因市場競爭、開拓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業內廠商尤其是各中小廠商的市場區域多局限于其所在地區或周邊的市場區域。因此從整體來看,我國的煤礦信息化行業呈現一定的地域性特點。
3、行業競爭態勢
我國煤礦行業內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晚,初期的信息化建設大都是由自控系統集成商來承擔,其所建設的信息化平臺僅是將 PLC、組態軟件和網絡設備等通用技術和產品進行簡單的集成而形成的自控系統,所實現的功能也僅是將各環節所采集到的數據集中在同一臺計算機上切換顯示,并未實現數據分析、共享及集中處理。煤礦信息化行業的競爭態勢也曾一度是在幾家國外大品牌 PLC、組態軟件和網絡設備廠商的主導下由眾多自控系統集成商進行著惡性的低價競爭。
而近幾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各煤礦企業對信息化建設力度的提高,一些軟件公司和網絡集成商也開始涉足煤礦信息化領域,在已運用成熟的自控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基礎上,結合數據庫軟件開發、應用軟件開發、網絡集成及通訊技術,逐漸開出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及數據集中處理的現代化的煤礦信息化管理軟件產品,并將其作為現代煤礦信息化管理系統中的頂層信息處理平臺。而這些煤礦信息化軟件產品已逐漸在煤礦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占據核心位置并處于主導地位。
這種現代化的煤礦信息化管理軟件產品屬于新興產品,且其開發需要對系統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對應用軟件進行系統性和功能性的開發,并綜合利用網絡集成技術、通訊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實現數據共享與集中處理,產品技術門檻較高,目前能夠具備這類產品研發能力的廠商相對較少,因此其競爭程度相對較低,競爭態勢尚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