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美是每個愛美的人無止境的追求,輕醫美(非手術類醫療美容)成大趨勢(附報告目錄)
1、醫療美容定義及分類介紹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按醫療科室的歸屬劃分,醫療美容可分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皮膚科需求最大,發展最為迅猛。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醫療美容行業重點企業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按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非手術類。其中非手術類醫療美容手段(又稱輕醫美)因其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而廣受關注與推崇,主要包括注射填充、無創年輕化、激光美容等。
醫療美容分類介紹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2、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歷程
在百年前,正是一戰期間,“日德蘭戰役”中,27歲的英國皇家海軍重炮手沃爾特·耶歐被橫飛的炮彈彈片擊中,臉部嚴重毀容。吉利斯采用了一種當時從未使用過的先進技術,從他的肩膀上切下一塊皮膚,移植到受傷士兵的臉上,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進行的現代整形手術。哈羅德〃吉利斯醫生被后世稱為“整形手術之父”。20 年代 30 年代起,醫美在美國快速發展。20 世紀 50 年代起,韓國的醫美一躍成為國家支柱產業之一。
醫美行業起源于英國,興盛于美、韓,當下看中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市場研究中心
(1)美國是全球醫美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
2018年完成醫美項目共436.19 萬例,全球占比約19%,正規市場規模約 84 億美元?;仡櫭绹t美行業的發展歷史,行業變遷經歷了四個階段:1931-1992 年的快速發展期,1992-2008 年向輕醫美的轉變,2008 年-2011 年的行業調整階段以及 2011 年至今的互聯網醫美時代。
1931-1992 年,行業快速發展。1931 年,美國整形外科協會 ASAPS 成立,引導醫美市場規范化發展,此后行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隨著行業的逐步規范與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美國整形美容案例數于 1990 年第一次突破 100 萬例。
1992-2008 年,美國醫療美容行業從復雜的手術時代進入到操作簡便的輕醫美時代。1992年第一款醫美級肉毒素產品誕生、1996 年世界第一臺激光脫毛設備被發明、2003 年玻尿酸被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除皺。肉毒素、激光脫毛、玻尿酸這三項最具劃時代意義的輕醫美技術問世,改變了美國醫美行業的生態,美國由此進入快速發展的輕醫美時代。
2008-2011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行業出現短暫下行。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影響下,客戶消費能力整體下降,作為可選消費的醫美行業盈利能力出現收窄。
2011 年至今,互聯網的出現解決了行業痛點,行業增速觸底反彈。以 Realself 為首的美國醫美互聯網平臺的出現,使得行業透明度大大增強,建立了良好的導流機制。之后美國醫美市場于 2011 年觸底后反彈。行業發展催生出了以 Allergan、Realfresh 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2)韓國是全球醫美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韓國醫美行業 18 年滲透率達 42%,市場規模達 30.75 億美元。韓國醫美產生于戰爭,而后隨著國家經濟的繁榮迅速成長,在政府的支持下發展為國家支柱產業。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戰爭孕育萌芽。朝鮮戰爭期間,美國軍隊的軍醫運用整容技術為傷殘的士兵進行修復,由此整容技術逐漸滲透于南朝鮮。隨著戰爭的結束,南朝鮮也就是韓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小診所對天生畸形或者因戰爭損傷的身體殘疾者進行治療。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繁榮促進醫美行業迅速發展。在經濟騰飛、消費增長的推動下,居民消費力快速增長,帶動醫美行業發展。在此期間,BK 東洋醫院、原辰醫院、夢想整形外科相繼成立并迅速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聞名的整形醫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政府支持驅動行業進一步繁榮。在韓國政府的不斷支持下,醫療美容行業已逐步發展成為韓國的支柱型產業,赴韓整形的外國消費者不斷增多。2009 年起醫療觀光合法化,同時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2018 年赴韓進行醫美診療的游客達 6.7 萬人。
韓國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誕生了 MedyTox、大熊制藥、Hugel、Humedix(艾莉薇生產商)等多家原材料藥品生產公司,其產品遠銷亞洲、歐洲、大洋洲、中東和美洲的 60 多個國家。同時也誕生了 BK 東洋醫院、原辰醫院、夢想整形外科等全球聞名的整形醫院。
回顧韓國醫美行業歷程,國民經濟的增長+政府支持是原動力。韓國醫美行業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繁榮時期快速發展,體現行業強消費屬性,也體現了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對行業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支持推動行業逐步成長成為國家支柱行業。
(3)中國互聯網醫美爆發活力
國內醫美行業起步于 1949 年,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949-2008 年,以公立醫院首次設立整形外科為標志,國內醫美行業開始萌芽。2008-2014 年為行業起步階段,上游原材料生產商發展態勢良好,帶動民營醫療機構涌現。2014 年至今,資本助力下行業繁榮發展,“互聯網+”浪潮催生互聯網醫美平臺。
1)1949-2008 年萌芽期
公立醫院陸續設立整形科 。1949 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國內首次設立整形外科,標志著中國醫美行業的萌芽。此后,多家公立醫院紛紛設立整形科,比如中國醫科學院外科整形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這段時期,醫美的主要需求來自于傷后修復、矯正等被動整形。
國外先進醫美技術開始進入中國。2001 年我國加入 WTO 后,貿易環境逐步開放,國外先進的美容觀念、技術、材料開始傳入中國,大大促進了國內醫美的發展。
2)2008-2014 年起步期
上游原材料企業發展態勢良好,華熙生物上市。2008 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為國人帶來了逐漸開放的視野及產業發展環境。醫美行業的上游,例如藥品、耗材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商等,已有了較好的產業氛圍,許多知名外企在中國開疆辟土,本土企業也得以發展壯大。2008年,國內知名透明質酸生產企業華熙生物登陸港股市場。
民營醫美機構大量涌現。良好的上游原材料環節為醫美機構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之關注醫美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中國民營醫美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大型民營連鎖醫院、小型民營醫美診所紛紛建立。
3)2014 至今發展期
顏值經濟帶動行業快速擴張,年增速保持 30%上下。艾瑞研究數據顯示,2014-2018 年,中國醫療美容產業規模保持每年 30%左右增速擴張,2018 年達到 1448 億元人民幣,五年CAGR 達31.79%。隨著醫療美容市場的規范以及 80 后、90 后、00 后等核心醫美消費人群的崛起,中國醫療美容行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3000 億元。
消費升級+移動互聯網浪潮下,互聯網醫美平臺深受資本青睞。 在移動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互聯網醫美平臺發展壯大,逐漸成為醫療美容產業鏈的樞紐環節?;ヂ摼W醫美平臺通過鏈接醫美機構,幫助上游廠商簡化分銷環節,協助消費者高效決策,有利于解決行業透明度低以及醫美機構獲客成本高企的痛點。2014 年以來,新氧、更美、悅美網等互聯網醫美平臺深受資本市場青睞,已獲多輪融資。
2019 年 4 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全國部分省市和地區部署開展了醫療服務多元化監管試點工作,探索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多元化監管模式。醫美行業監管有望趨于全面化及常態化。
3、全球醫美行業增長迅速,輕醫美成大趨勢
2014-2018 年全球醫美市場規模穩定增長,CAGR 約 8%,2018 年市場規模達 1357 億美元。我國醫美市場近年來快速增長,年增速遠超全球總體,達 30%上下,5 年 CAGR 達 31.79%,2018 年市場規模達 1448 億元人民幣。
對標美國、韓國等醫美大國,我國醫美行業起步晚,仍處于發展早期,未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于需求加速釋放、技術成熟化以及行業規范化。
中國市場規模增長迅猛,18 年達 1448 億,輕醫美趨勢顯著近五年行業規模快速增長,5 年 CAGR 超 30%,未來三年或進入行業調整期。近五年,中國醫美市場快速增長,年增速保持 30%上下,2018 年市場規模達 1448 億元,5 年 CAGR達 31.79%。
輕醫美趨勢明顯,非手術類醫美占比提升。輕醫美由于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價格低等特點受消費者歡迎,增速超過行業整體,近 5 年 CAGR 達 34.73%。2018 年市場規模達 1028億元,占比 71%,較 2014 年提升 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