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市場分析、發展趨勢及主要玩家
1、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行業概況及分類
在我國醫療器械市場中,心血管(包括心臟和血管)器械市場是最主要的細分領域之一。血管介入治療是近年來新興的血管疾病微創治療手段,其相較外科開放手術具有創傷性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優勢特點。血管介入技術是指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導引下,利用穿刺針、導絲、導管等醫用耗材經血管途徑將特定的醫用耗材導入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操作技術。按照治療部位不同可以將血管介入器械分為心血管介入器械(冠狀動脈、主動脈)、腦血管介入器械、周圍血管介入器械。
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行業的分類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我國血管介入治療領域,冠脈介入治療發展相對成熟,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療方案及醫療器械進入中國的時間顯著晚于冠脈介入治療。目前主動脈及外周介入治療仍然分別處于成長期和起步階段,相應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起步較晚,高端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仍主要由跨國醫療器械廠商占據,我國醫療器械處于初步成長階段。腦血管神經介入治療器械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
2、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2021年我國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達372.04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01.79億元人民幣,2021年到2030年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15.88%。
2021-2030年E中國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主動脈疾病治療細分領域情況及市場規模分析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動脈,起始于左心室,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供應頭部、頸部和上肢。其管壁由內膜、中膜和外膜組成,彈力來源于中膜。主動脈疾病如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和狹窄可導致大出血和死亡。
主動脈夾層分為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型,臨床常用Stanford分型。A型涉及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B型僅累及降主動脈。A型多采用外科手術治療,B型常用胸主動脈腔內介入修復術(TEVAR)。
(1)主動脈夾層患病率情況分析
我國主動脈夾層患病率高于歐美國家,且患者平均年齡較年輕,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以上。由于人種差異,我國主動脈血管較厚且彈性差,導致發病率較高。A型主動脈夾層的發病率約為10萬分之77.73,隨著高血壓患者增加,發病人數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58.9萬人,年均增長4.19%。這一趨勢對專門針對主動脈夾層的支架治療提出了更高的臨床需求。
2022-2030年我國主動脈夾層發病人數情況及預測(萬人)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我國B型主動脈夾層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41.87,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到78.24萬人,2021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13%。其中短瘤頸B型主動脈夾層占B型胸主動脈夾層的比例約為30%。
(2)主動脈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情況分析
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局部或彌漫性擴張,直徑大于正常主動脈1.5倍以上。腹主動脈瘤比胸主動脈瘤更常見,通常呈囊狀、梭形或混合型,且具有不可逆增大的特點。病因主要為動脈壁退行性變,多見于中老年人,早期癥狀不明顯,通常就醫較晚,病情較重。最嚴重的風險是瘤體破裂,急性破裂的病死率高達90%。我國腹主動脈瘤年發病率約為每十萬人52.95例,隨著人口老齡化,預計2030年發病人數將達87.32萬,年均增長1.96%。
2022-2030E中國腹主動脈瘤發病人數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4、主動脈介入治療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我國主動脈腔內介入治療市場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30年,中國主動脈腔內介入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68.22億元人民幣,2022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12.31%。
2022-2030E中國主動脈腔內介入支架的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5、外周血管疾病治療細分領域情況及市場規模分析
(1)外周動脈疾病
我國外周動脈疾病患病率約為3.67%。外周動脈疾病的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隨著年齡增長,發生外周動脈疾病的風險在逐漸增加。由于中國老齡化進程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外周動脈疾病的患病人數仍將持續增加,預計2030年,患病人數將增長至6,230.44萬人,2021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6%。
2022-2030E外周動脈疾病患病人數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靜脈疾病
我國深靜脈血栓發病率約為0.13%。預計到2030年,我國深靜脈血栓發病人數將達334.20萬人,2025年到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6.67%。目前針對靜脈疾病的治療主要為抗凝藥物,采用介入器械類別相對較少,主要采用濾器等用以治療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等疾病。雖然目前靜脈介入治療器械相對較少,但在存量患者的拉動下,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未來靜脈介入治療發展潛力將進一步增大。
6、腦血管疾病治療細分領域情況及市場規模分析
腦血管疾病是發生在腦部血管,因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而造成腦組織損害的一組疾病,一般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類。出血性腦血管病指因其腦實質內、腦室內或蛛網膜下腔的自發性出血性疾病,臨床又稱為自發性顱內出血,一般由顱內動脈瘤誘發。缺血性腦血管病指由于腦部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導致腦組織壞死的疾病。
我國顱內動脈瘤患病率約為3.71%,預計到2030年,我國顱內動脈瘤患病人數將達5,791.35萬人,2025年到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08%。
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約為0.27%,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65歲以上人口將持續增長,導致腦卒中高風險人群不斷增加,預計到2030年,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人數將增長584.76萬人,2025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5.07%。
7、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逐漸打破原有的市場格局
我國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起初從國外引進。由于國內市場空白,外資企業產品技術成熟、相關的介入器械及與之配套的高端耗材類產品型號齊全,同時成熟的外資企業對渠道及市場的控制力強,市場團隊推廣經驗豐富,得以迅速占領中國市場,但由于其產品價格昂貴,導致患者及國家財政支出負擔重,為解決這一問題,在血管介入器械領域涌現出一批本土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實現了醫療器械的生產和創新。
2)醫療器械份額不斷提升
在血管介入治療領域,隨著國產產品性能的不斷優化提升,未來國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將持續增長。外周血管介入治療市場在我國屬于新興市場,發展相對緩慢,未受到足夠重視。未來,隨著人們對周圍血管疾病的重視和研發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國內外周介入器械也將加速發展和應用推廣。我國全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國產器械銷售步伐將持續加速。
3)本土化創新解決臨床需求
我國國產醫療器械已逐步突破多項技術壁壘,持續的技術研發使國產產品質量逐步提升。同時,本土企業持續關注臨床中產品性能與中國患者的適配性,根據國人的患病特征進行針對性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使產品性能更能我國患者以滿足國人切實的診療需要。隨著本土化針對性的研發創新,我國自主研發的產品在性能和質量上均能逐漸趕上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平,產品的國際化競爭力逐漸提升。
8、行業競爭格局
全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過數百億美元,占整體醫療器械市場的10%以上。歐美國家的血管醫療器械產業技術成熟,主要由美敦力、雅培、波士頓科學等跨國公司主導。我國血管疾病治療市場起步較晚,冠狀動脈疾病治療發展較快,主動脈疾病治療市場仍處于成長階段,預計隨著腔內修復技術的成熟,市場將快速增長。周圍血管和神經介入治療市場仍在初期發展階段。
我國主動脈疾病治療市場由美敦力、戈爾、庫克等跨國企業主導,本土企業如心脈醫療、先健醫療和華脈泰科也在逐步參與競爭。周圍血管治療市場則主要由波士頓科學、美敦力和巴德等歐美企業主導,國內企業規模較小,市場競爭較弱。隨著國內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創新上的進步,本土品牌有望打破現有市場格局,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行業內主要企業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025-2031年血管疾病治療器械行業細分領域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