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取代人工趨勢:包裝機械行業市場潛力較大
1、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及增速超“十四五”預期
從產量來看,2021-2023年我國包裝設備的發展速度要快于《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預期,2021 年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達 75.43 萬臺,同比增長 186.40%,2022 年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達 96.04 萬臺,同比增長 27.32%,預計2024年包裝專用設備產量將達到85萬臺,同比增長15.8%。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經濟運行態勢預計將保持快速增長。
2021-2024年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分析及預測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普華有策
2、機器取代人工趨勢明顯,智能化包裝機械的發展前景較好
當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重,人力成本逐漸升高,加之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包裝機械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使得生產成本逐步下降,企業進行智能化布局的意愿和性價比逐步提升。在部分領域,智能包裝設備不僅可替代人工進行重復的勞動,還可以獲取、存儲、處理和分享生產信息,輔助企業實現合理決策,大大提升生產效率、節省人工成本。
此外,包裝機械還可以提高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精細化水平。以下游食品行業為例,傳統食品包裝設備在實際生產中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難免會有監管不到位、操作不當的情況,易帶來食品污染或安全隱患。智能化包裝機械應用了傳感、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監測生產線上各項參數,迅速排除不合格產品,提高食品生產的安全性及衛生程度。
由此可見,包裝機械已成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節約人工成本、優化生產工藝和實現大規模生產的關鍵要素之一,發展前景較好,市場潛力較大。
3、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國產替代趨勢明顯
我國包裝機械行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香煙、酒類、牙膏等產品的包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行業仿制進口設備并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到80年代末,國產設備種類齊全,但技術水平較低。90年代初,外資進入推動了技術進步。進入21世紀后,國內企業加快發展,設備技術含量不斷提升。
盡管國際知名品牌如利樂、克朗斯、西得樂等占據高端市場,部分國內企業經過多年努力,已具備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國內企業通過本土化優勢提供快速售后服務,價格更具競爭力,逐漸突破國際壟斷,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2024年全球包裝機械行業主要企業市場份額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根據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為26.34萬臺,2023年已增至73.35萬臺,表明國產替代趨勢明顯,進口量大幅下降。
4、政策大力支持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包裝機械行業屬于國家及地方政府鼓勵和扶持的智能制造產業的細分領域之一。我國政府近年來高度重視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接連出臺了相關政策來支持智能制造產業的大力發展。
近幾年包裝機械行業主要政策及解讀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整理
《2025-2031年包裝機械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