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環境問題逐漸增加以及環保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低碳化成為全球能源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太陽能、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已逐漸成為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
重點發展新能源一直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戰略。2020 年 9 月,我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將力爭在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正式提出了“雙碳”目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 號)的要求,我國“雙碳”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即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8%;到 2060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1、新能源轉向精細化管理,釋放信息化需求
新能源產業在發展初期重視場站硬件,如風機功率、光伏板轉化效率、場站建設規模等。在現階段,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高速增加,新能源產業的關注重點已從注重規?;l展轉向注重精細化發展,致力于通過更精細化的管理獲取更高的發電收益。電站智能管理、發電量智能控制等技術在新能源電站中開始得到普遍運用。隨著《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發改能源[2019]807 號)、《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辦函[2022]39 號)等文件的出臺,新能源消納問題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視,信息化手段在新能源電力消納管理等方面將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
2、新能源產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分析
2022 年 3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統籌高比例新能源發展和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加快電力系統數字化升級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迭代發展。而隨著我國新能源裝機量和發電量持續提升,新能源發電由于其具有隨機性、波動性以及間歇性等特點,與傳統能源的電力特性存在較大差異,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將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電力市場建設帶來挑戰。因此,解決新能源的消納問題將對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新能源消納對發電、輸變配電、售用電側的信息采集、感知、處理、應用等環節建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信息化將成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平衡供需的關鍵技術,由此新能源產業信息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近幾年,隨著新能源產業信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3年我國電力數字化核心軟件及服務市場規模為560億元,相比去年增長16.9%。
2020-2024年電力數字化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新能源產業信息化發展趨勢
(1)信息化應用規模擴大,滲透率加深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政策支持和電力體制改革推動了信息化需求的增長。隨著數字化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和智能化技術(如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的應用,電力系統逐步向智能化、雙向互動轉變。發電、輸電、負荷側等領域的信息化需求不斷增長,應用場景多樣化,推動信息化的規模擴大和滲透加深。
(2)信息化促進能源大數據生態建立
新能源信息化打破了產業內的數據壁壘,覆蓋從發電到用電的全流程管理。通過結合AI、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形成完整的能源數字化產業鏈,推動上下游聯動,提升電力生產、傳輸和消費效率,有效吸納新能源電力,促進能源大數據生態的構建。
4、新能源信息化產業的行業進入壁壘
新能源信息化產業進入壁壘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025-2031年新能源信息化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