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量子測量行業政策、產業鏈情況及相關企業玩家
1、量子測量行業概述
量子測量對外界物理量變化導致的微觀系統量子態變化進行調控和觀測,實現精密傳感測量,精度、靈敏度和穩定性等核心指標比傳統技術有數量級提升。主要技術方向包括用于新一代定位/導航/授時的光學原子鐘、光學時頻傳輸、原子陀螺儀與重力儀等,以及用于高靈敏度檢測與目標識別的光量子雷達、磁場精密測量、物質痕量檢測等。主要應用場景涵蓋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地質/資源勘測和生物醫療等眾多行業領域,多種樣機產品進入實用化與產業化階段。
2、量子測量行業政策
2024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024年5月,網信辦等三部門《信息化標準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布局新興技術領域標準?!涌炝孔有畔藴什季?,推動術語、功能模型、參考架構等基礎通用標準研制,開展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等關鍵技術標準研究。
2023年8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 年)》。方案對量子信息領域標準化工作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開展量子信息技術標準化路線圖研究。加快研制量子信息術語定義、功能模型、參考架構、基準測評等基礎共性標準。聚焦量子測量領域,研制量子超高精度定位、量子導航和授時、量子高靈敏度探測與目標識別等標準。
2022年3月,科技部發布《“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2022年2月,科技部發布《“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加強計量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實施“量子度量衡”計劃,重點研究基于量子效應和物理常數的量子計量技術及計量基準、標準裝置小型化技術,突破量子傳感和芯片級計量標準技術,形成核心器件研制能力。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精密測量技術。
3、量子測量行業產業鏈情況
量子測量具備技術方向多元、應用場景豐富、產業化前景明確的特點。量子測量各技術方向的發展成熟度有較大差異,既有原子鐘、原子重力儀等已成熟商用產品,也有量子磁力計、光量子雷達和量子陀螺等處于工程化研發和應用探索階段的樣機產品,還有量子關聯成像、里德堡原子天線等尚處于系統技術攻關的原型機。
近年來,隨著量子測量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國內外均有相關初創企業不斷涌現,傳統行業企業也在量子測量不同技術方向加大布局推動力度,以上游基礎材料器件系統、中游系統樣機產品和下游多領域行業應用組成的產業鏈基本形成。
量子測量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制圖
(1)量子測量行業上游現狀及影響
量子測量產業鏈上游主要是系統研發所需的基礎材料、元器件和支撐系統提供商?;A材料包括高純度同位素材料、金剛石、性氣體等;元器件主要包括激光器、原子氣室、光學系統元器件、電子元器件、線纜等;支撐系統主要包括磁屏蔽、真空、低溫、隔振等環境保障;量子測量上游廠商在歐美集中度較高?,F階段量子測量技術路線多元,上游原料、器件差異性大,給上游整合和優化帶來挑戰。未來,供應鏈發展需要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上下游協同創新,通過共同研發、技術轉讓、聯合生產等方式,逐步實現供應鏈整合和優化。此外,建立行業標準和規范也是推動量子測量供應鏈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制定技術標準和檢測體系,推動上游材料和器件的標準化,可降低供應鏈企業成本和風險。
(2)量子測量行業中游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中游主要包含各種技術方向的系統設備提供商。目前可以商用的量子測量設備產品包括量子時鐘、量子重力儀、量子磁力計及其衍生產品、光量子雷達等。
冷原子鐘多用于計量、授時、基礎科研等場景,同時其設備結構復雜、體積龐大,產業化程度較低。熱原子鐘已經廣泛應用于通信、電力、衛星導航等領域,成熟度和商業化成熟度最高。近年來,芯片級的熱原子鐘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熱點逐步實現工程化樣機向商用產品的迭代演進,如果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有望替代現有高精度晶振并改變現有時頻網絡體系架構。分子鐘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型量子時鐘,利用惰性氣體的振動譜特性,有望實現千秒穩 10-11~10-13 量級,純電學元件驅動,無需光學器件和恒溫加熱系統,對磁場不敏感,易實現芯片化,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量子重力儀目前已實現集成化、可移動、自動化控制,未來還需要實現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量子磁力計近年來發展迅速,也隨之衍生出一系列新型測量傳感設備,如腦磁圖儀、心磁圖儀、量子掃描顯微鏡、量子電流互感器等,商業化成熟度方面正在快速提升。
量子雷達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單光子探測的光量子雷達,另一種是基于量子糾纏、壓縮等原理的量子干涉雷達、量子照明雷達和量子增強雷達。前者已經實現商用,后者仍處于原理驗證階段。光量子雷達在環境監測,道路交通、氣象測繪等諸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市場驅動力較大。
其他量子測量產品如量子慣性導航系統和原子天線等,在國防軍工等領域有重要戰略價值,但是產品成熟度還有待提升。
(3)量子測量行業下游應用
行業下游主要包括國防軍工、環境監測、定位導航、基礎科研、生物醫療等領域。
當前量子測量技術產品已經成為傳統傳感測量領域的有效補充和增強技術方案,未來隨著樣機產品性能指標、工程化水平和體積成本的進一步優化,有望成為超越現有傳感測量手段的下一代技術方案演進方向。但也需要看到,大多數量子測量技術仍主要處于實驗室研發和原型機攻關階段,如何走出實驗室,在工程化應用場景中實現落地樣機整體能力指標如何滿足實際場景中全方位應用需求,仍是需要產業界和學術界開展協同推動并突破的科技成果轉化瓶頸。當前,量子測量技術的商業價值尚未完全顯現,社會資本的投入力度有限,主要依靠公共研發資金支持,加大量子測量領域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也是未來推動商業化應用的必要條件。
4、量子測量行業相關企業玩家
(1)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奧電子由中電十所控股,目前旗下單位在量子雷達、量子成像、量子導航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前沿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主要從事時間頻率、北斗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時間頻率產品包括頻率系列產品和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兩類,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衛星導航、軍民用通信及國防裝備等領域。
(2)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國儀量子的核心技術是以量子精密測量為代表的先進測量技術,為全球范圍內企業、政府、研究機構提供以增強型量子傳感器為代表的核心關鍵器件、用于分析測試的科學儀器裝備、賦能行業應用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3)國耀量子雷達科技有限公司
國耀量子是一家從事近紅外到中紅外光量子雷達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面向大氣環境污染排放監控、大氣氣象變化監控、城市智慧交通出行、機場氣象變化監控保障、國防軍事應用、科研教學實驗等需求,公司為用戶提供網格化監測的軟硬件解決方案。
(4)安徽省國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國盛量子致力于常溫固態量子傳感產品的自主研發與產業應用。核心產品為金剛石量子磁力儀、金剛石量子溫度探針、金剛石量子顯微鏡,并以此為基礎開發量子電流測量設備、量子電能測量模組、量子平面裂紋檢測儀、量子筆試裂紋檢測儀、量子管道裂紋探傷儀等系列產品。
(5)中科酷原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中科酷原是國內首個同時具備原子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研發和產業化能力的公司,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量子技術行業領導者。量子精密測量產品包括高精度緊湊型量子絕對重力儀、便攜性原子量子重力儀、原子重力梯度儀。
(6)成都中微達信科技有限公司
中微達信主要致力于量子精密測控、量子傳感器和基于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的高效能實時計算平臺的研制。
(7)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
未磁科技自成立以來以原子磁力計核心技術為平臺,實現了底層技術和核心器件的完全自主可控,并瞄準心血管重大疾病精準檢測和腦科學領域進行商業應用落地,率先成功研制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心磁圖儀高端醫療影像器械及腦磁圖儀系統解決方案,獲批腦磁圖儀和心磁圖儀醫療器械注冊證。
(8)中科啟迪光電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中科啟迪光電子專注于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研發;時頻同步產品研發、制造以及北斗導航終端應用,擁有自研的時間頻率核心關鍵技術和從晶振、原子鐘到區域授時系統的完整產品鏈,能夠為全行業提供端到端時間頻率同步產品和方案。
《2025-2031年量子測量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材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進出口數量/金額/地區/國家、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