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電網運維監測產品行業發展及競爭情況分析
1、智能電網運維監測產品行業發展概況和趨勢
智能電網運維監測產品行業屬于電力行業中智能運維監測的細分領域,行業受電力行業整體發展的影響較大,也同步受益于電力運維智能化、數字化的大趨勢,具體情況如下:
(1)電力行業發展受到國家高度重視
電力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發展始終受到國家高度重視。長期以來,我國電力系統以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適度超前的建設理念,保障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電力系統建設整體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在具體發電量和用電量方面,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整體發電量和用電量規模持續擴大。2019-2023年,全國用電量由7.29萬億千瓦時增長至9.22萬億千瓦時。2024年1-11月全國用電量累計8.9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
2019-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情況
數據來源:普華有策
當前,我國經濟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此大背景下,電力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將長期存在穩定、龐大的市場需求。
在龐大的用電需求、新型電力系統的加快構建和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積極推進電力系統建設,電力行業投資總規模快速增長。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投資總金額達15,502億元,較上年增長24.31%。
2019-2023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普華有策
(2)運維監測痛點亟待智能化
電力系統運維管理是對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或檢測,獲取設備狀態信息,及時發現各種劣化過程的發展狀況,并在可能出現故障或性能下降到影響正常工作前,及時進行維修、更換,從而保障電力設備安全,實現整個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力供應系統,我國電網具有覆蓋面積大、輸送功率大、輸電線路長和結構復雜等特點,其基礎設施的屬性又決定了對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極高的要求。因此,電力系統運維需求長期保持高位。
我國電力運檢工作的痛點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智能運維監測市場容量巨大,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可期
智能運維監測市場的市場容量,是由電力基礎設施規模、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和新技術革新發展速度綜合決定的。在輸電線路智能運維監測系統和智慧無人機巡檢作業產品領域,市場需求主要體現在存量線路智能化升級改造和增量線路擴建兩方面。龐大的線路規模為輸電線路智能運維監測系統和智慧無人機巡檢作業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電力行業將持續保持高水平投資,有力支撐了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加速構建和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推進。與此同時,面對龐大而復雜的電網系統,傳統的運維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需求,智能化運維成為必然趨勢。國家電網等企業積極推動運維智能化進程,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隨著輸電線路、配電網絡和變電設備建設的持續推進,智能運維監測技術的創新和產品升級將迎來廣闊市場空間,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2、行業競爭格局
由于我國電力系統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智能電網產業相對發達,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逐步發展出了一批從事智能電網的優質企業,整體市場化程度較高,但集中度相對較低。從參與下游電網客戶招投標的企業數量來看,參與者眾多,競爭較為分散,尚無任何一家企業可單獨形成壟斷優勢,但在具體地區和具體產品上一些企業經驗相對較為豐富。在輸電線路智能運維監測系統領域,智洋創新、山大電力、信通電子等廠商均為市場上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在變配電站房智能運維監測系統領域,市面上能夠提供配電站房相關設備的企業數量較多,但具備站房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相對較少,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包括訊匯科技與佳源科技等。
《2025-2031年智能電網運維監測產品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