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技術行業發展概括和相關企業介紹
1、微流控技術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種使用微通道處理或操控微小流體的技術,且為涉及化學、流體物理、微電子、新材料、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的新興交叉學科技術,具有將生物、化學等實驗室的基本功能諸如樣品制備、反應、分離和檢測等大型反應或檢測系統縮微到一個幾平方厘米載體上的能力,其基本特征和最大優勢是多種單元技術在整體可控的微小平臺上靈活組合、規模集成,符合現代科技發展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趨勢,類似電子計算機由當年的“龐然大物”演變成由一個個微小的電路集成芯片組成的便攜系統,微流控反應的載體通常被稱為“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技術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微流控技術不同的實現路徑
在微流控技術中,微流體驅動和控制技術是實現微流體控制的前提和基礎。根據微流體驅動方式不同,主要分為兩類:主動型微流控和自驅式微流控。主動型微流控是利用外源性驅動力進行微流體操控的方式;而自驅式微流控通常是指利用表面親疏水特性或毛細力來進行流體的輸運與處理的方式,其特點是自驅動、無需額外泵源和能源。不同驅動方式的具體技術特點及應用現狀如下:
微流控技術不同的特點及應用現狀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微流控技術發展制約因素
(1)微流控芯片設計復雜
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寬度尺寸較小,一般為微米級別的凹槽,其設計原理強調對微小流體的高度精確控制和操作,包括基于微通道、微閥門、試劑位分布、檢測系統以及流體性質的控制等,需要精密的設計才能達到多試劑之間互不干擾精準輸出結果。
(2)微流控芯片生產制作工藝復雜,且成本高昂
微流控芯片的生產要考慮微流控芯片生產工藝,包括微流控芯片的模具設計、材質選擇(兼顧性能和成本)、表面處理、芯片封裝等,涉及工業制造、力學、材料學、生物醫學等多個交叉學科,制造過程復雜。微流控芯片核心區域僅幾平方厘米大小,對加工精度、分析靈敏性等有非常高的要求。另外,由于芯片及封裝材質對透光率要求高、生產工藝較復雜等原因,現有技術中制造的芯片的制作成本高、成品率低。在目前加工條件下,大多數企業的微流控芯片的生產成本在幾十到上千元區間。
(3)微流控設備設計考驗企業跨學科系統集成能力
為了適配微流控芯片需求,設備的設計需考慮芯片的控制和驅動、光源的發射和捕獲、光源數據的可視化處理及人機交互界面等諸多要素。如何實現多項互斥指標的均衡,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微流控技術成果的落地,不僅僅需要性能良好的芯片設計及生產,亦需要精密穩定的微流控設備提供支持。對微流控企業在機械設計、光學工程、電子工程及計算機軟件等多領域綜合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是否能夠研制結構簡單、便攜性強、穩定性高的設備是微流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4、微流控技術在體外診斷領域的應用情況
微流控芯片由微米級流體的管道、反應器等元件構成,與宏觀尺寸的分析裝置相比,其結構極大地增加了流體環境的面積/體積比,以最大限度利用液體與物體表面有關的包括層流效應、毛細效應、快速熱傳導和擴散效應在內的特殊性能,從而在一張芯片上完成樣品進樣、預處理、分子生物學反應等系列實驗過程,與傳統體外診斷載體相比優勢明顯,于20世紀90年代首次應用于體外診斷行業,并成為微流控技術應用最大的細分領域。微流控技術與傳統體外檢測載體相比優勢如下:
(1)集成小型化與自動化,提高反應效率
微流控技術能夠把樣本檢測的多個步驟集中在一張小小的芯片上,通過流道的尺寸和曲度、微閥門、腔體設計的搭配組合來集成這些操作步驟,最終使整個檢測集成小型化和自動化。在更小的尺度內實現常規生化實驗室各項功能的同時,加快了反應速度,提高了反應效率,使得實驗可控性更強;同時避免了復雜分析流程可能帶來的誤操作,降低了對操作人員專業性和靠經驗積累的要求,將傳統中心實驗室才能完成的檢測帶到病人或者用戶的身邊。
(2)高通量、多目標檢測
由于微流控可以設計成為多流道,通過微流道網絡可以同時將待檢測樣本分流到多個反應單位,同時反應單元之間相互隔離,使各個反應互不相干擾,因此可以根據需要對同一個樣本平行進行多個項目的檢測。與常規逐個項目檢測相比,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具有高通量的特點。
(3)檢測試劑消耗少,樣本量需求少
由于集成檢測的小型化,使微流控芯片上的反應單元腔體非常小,雖然試劑配方的濃度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提高,但是試劑使用量遠遠低于常規試劑,大大降低了試劑的消耗量。由于只在小小的芯片上完成檢測,因此需要被檢測的樣本量需求非常少,往往只需要微升甚至納升級別,此外還可以直接用全血進行檢測,對于嬰兒、老人、殘疾人這些血量少、靜脈采集困難的人群,使其檢測更加方便;或者是針對稀有的樣本,使其多項指標檢測成為可能。
(4)屏蔽外界污染
由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功能,原先在實驗室里需要人工完成的各項操作全部集成到芯片上自動完成,使人工操作時樣本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5、行業內部分企業介紹
(1)IDEXX(愛德士)
是全球動物疾病控制、飲用水質安全和牛奶安全檢測領域的行業領導者,為全球超過175個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IDEXX的業務線/產品線可分為寵物診斷、禽畜診斷、水質檢測、其他,其中總寵物診斷(CompanionAnimalGroup,CAG)的診斷目標主要包括貓、狗等,IDEXX的寵物診斷業務為客戶提供包括血液、生化、尿液、凝血、血氣、內分泌等項目在內的診斷設備及耗材。同時,IDEXX憑借其旗下的80余家參考實驗室,進一步為全球50000多家動物診所提供診斷支持及咨詢服務。2023年全年綜合收入為36.61億美元,其中CAG產品診斷組合2023全年總營收為33.5億美元。
(2)Abaxis(愛貝斯)
是便攜式血液分析系統的全球開發商、制造商和營銷商,該系統廣泛用于人類或獸醫患者護理中的各種醫學專業,為臨床醫生提供快速的血液成分測量。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醫療市場使用的護理點診斷儀器和耗材,以及獸醫市場使用的護理點診斷儀器和耗材?,F已被全球動保龍頭碩騰(Zoetis)收購。
(3)成都斯馬特
致力于即時檢驗(POCT)診斷設備和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生化分析儀、獸用生化分析儀、免疫分析儀、生化試劑等,產品銷售于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4)蘇州含光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技術先進的微流控與生物芯片代工企業,具有很強的研發和微納加工能力,其全球獨創的多材料微納制造技術,能在多種襯底上制作出高質量的組件,為POCT、基因測序等應用領域的客戶提供高性價比芯片耗材產品。
(5)南京嵐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專注于主動式微流控技術與智能化儀器一體化診斷檢測系統的創新,研發了一系列適合于基層醫療的即時即地檢測診斷產品,擁有微流控集成化檢測平臺、快速免疫診斷平臺等,產品涵蓋心臟病、感染、糖尿病等病種檢測項目。
(6)北京博暉創新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在分子診斷、免疫診斷等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在微流控技術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應用,其微流控產品在臨床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推出創新的診斷技術和產品,為醫療健康事業提供支持。
(7)天津微納芯科技有限公司
在生化分析、臨床檢驗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其微流控技術產品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致力于為醫療檢測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提升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2025-2031年微流控技術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