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顯示材料行業發展情況簡析及特點特征
1、顯示材料行業基本概述
顯示材料作為信息傳遞展示的載體,在全面信息化的時代發揮了重要作用。自十九世紀末陰極射線顯像管(CRT)的發明至今顯示技術經過了三個重要階段,從最初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到基于液晶材料特殊折光性能產生的液晶顯示器(LCD),再到基于有機發光材料自發光特點產生的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OLED),顯示行業展現出材料驅動技術發展的特點。近年隨著科技的進步,半導體顯示技術不斷升級,新型顯示技術不斷涌現。目前顯示市場呈現出以LCD和OLED顯示為主,微米級發光二極管顯示(Mirco-LED)、量子點顯示(QLED)等前瞻技術蓄勢待發的局面。
顯示技術分類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1)LCD顯示
LCD(液晶顯示)顯像原理是將液晶置于兩片導電玻璃間,利用液晶分子隨電場改變排列結構影響折射率的特點,借電極電場驅動控制其透射程度,讓背光板光源穿過情況不同形成明暗變化,組合成像素、影像,加彩色濾光片可顯示彩色影像。按驅動方式可分TN、STN、TFT等類型,TFT-LCD因色彩、還原及對比度優勢成主流產品。
液晶顯示屬非自發光技術,對比OLED、Micro-LED等新興自發光技術有高能耗、響應速度慢、對比度低等缺點,但因起步早,技術和產業鏈成熟,在良品率、成本方面優勢明顯,在中低端及大尺寸顯示設備市場占主要地位。且其融合新技術不斷進步,Mini-LED和量子點技術可彌補背光源相關缺點,預計未來中長期仍能占據可觀市場地位。
(2)OLED顯示
OLED是有機半導體及發光材料在電流驅動下發光并實現顯示的技術,與LCD不同,其像素可自發光,無需背光源。OLED發光單元含空穴、電子傳輸層和發光層等,核心是發光層,加電后空穴、電子注入、遷移并相遇形成激子,激子促使發光分子釋放光子形成可見光,不同發光層材料產生不同顏色光,三色發光單元組成像素,調電壓可組合顯示不同顏色形成彩色影像。
按驅動方式可分AMOLED和PMOLED,AMOLED因像素點后集成薄膜晶體管,有精準像素管理、高分辨率和快刷新率,是OLED顯示主流。
OLED自發光使其更輕薄、對比度高、耗能低、響應速度快,但因起步晚,未形成規模效應,成本高,目前多用于中高端和小尺寸顯示設備,不過隨工藝成熟,良品率上升,市場滲透率也在逐步提升。
(3)Micro-LED
Micro-LED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指在一個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陣列,如傳統LED顯示屏,Micro-LED每一個像素可實現有源尋址、單獨驅動點亮。通??s小后的LED晶體結構尺寸僅為1~10μm,陣列中的像素點間距通常在200μm以下。相比于使用LED背光背板的LCD顯示技術,Micro-LED是自發光像素陣列,具有亮度高、節能省電、可視角度更大、對比度更高、響應更快、畫質更好等特點。相比OLED顯示技術,Micro-LED在光效、穩定性、壽命、清晰度諸多指標上優于OLED。目前Micro-LED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在顯示行業內占據可觀的市場份額。
2、顯示材料行業上下游情況及關系
顯示材料行業處產業鏈關鍵位置,上游關聯基礎化工行業,其為液晶和OLED材料生產供原料,如烷烴、芳香烴,前者參與多種反應,后者助構建復雜分子結構。
生產環節中,企業要將原料經合成、提純等工序轉化為關鍵材料。合成時依化學路線用設備讓原料反應構建雛形,提純用多種方法除雜質得高質量材料;液晶材料后續需配比混合,靠高精度設備與工藝形成混合液晶產品,OLED材料中間體要經復雜合成及升華產出成品。
部分企業會據自身優勢,選擇重點投入擅長工藝環節并對外銷售中間體或采購中間體加工,以控成本、優配置。
下游對接顯示面板行業,面板生產關鍵工序有成盒、蒸鍍,液晶面板用灌晶將混合液晶灌注基板,OLED面板用蒸鍍將成品材料沉積基板,之后還要經模組、檢測工序產出合格顯示模組。
模組工序是精細組裝零部件,檢測工序是全面檢測性能指標。最終顯示模組售至設備生產企業,像電視、手機、電腦、VR設備等企業,在各設備組裝中起關鍵作用,實現顯示功能。
顯示材料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顯示材料行業特點
(1)終端客戶集中度較高
顯示面板是顯示材料終端應用領域,市場長期被幾大巨頭占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企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約7810萬片,全球占有率66.00%,京東方、TCL華星光電、惠科股份出貨量居前三,共占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市場60.10%份額。OLED面板市場集中度與LCD面板相似,2024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約4.02億片,三星占45.40%份額,中國大陸企業占50.7%份額,京東方等企業各有一定占比。因下游顯示面板行業集中度高且其是顯示材料主要用途,顯示材料行業終端客戶集中度也較高。
(2)技術競爭激烈
雖然國內企業已在全球顯示面板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在顯示材料領域境外企業因技術起步較早,如德國默克、日本出光、美國UDC、韓國三星等企業仍對OLED成品材料等高端顯示材料的核心技術和專利具有掌控權,未來在高端顯示材料領域國內產品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4、顯示材料行業的周期性、季節性及區域性特征
顯示材料是顯示面板重要原料,顯示面板下游為顯示設備生產企業,因顯示設備銷售受宏觀經濟影響,所以顯示材料行業具周期性。全球經濟繁榮時需求旺,經濟衰退時需求萎縮。
顯示面板行業周期性受供需雙重因素影響,液晶顯示行業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新增產能等變化會使價格進入上下行周期,需求端宏觀經濟景氣度也有影響,液晶顯示材料隨面板供需變化業績有升降。OLED面板屬新興技術,正快速增長,周期性不明顯但受宏觀經濟影響,其顯示材料行業同理,當前境外企業占主要份額,國內企業有發展機遇。
顯示材料行業銷售受下游采購需求影響,下半年是消費電子銷售旺季,會帶動材料需求上升,企業銷售額和出貨量常高于上半年。
我國顯示材料行業區域分布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及有下游龍頭企業的中西部地區,由下游行業集中度及地域分布特點決定。
《2025-2031年顯示材料行業細分市場分析投資前景專項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