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行業發展概況與政策支持(附報告目錄)
1、激光所處行業發展概況
全球光電子產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90年代獲得高速增長。美國商務部曾指出:“上世紀90年代,全世界的光電子產業以比微電子產業高得多的速度發展,誰在光電子產業方面取得主動權,誰就將在21世紀的尖端科技較量中奪魁?!比毡尽逗袈暋吩驴舶l表了類似的評論:“21世紀具有代表意義的主導產業,第一是光電子產業,第二是信息通信產業,第三是健康和福利產業?!?img src="/uploads/ueditor/20200110/2-2001100I326424.jpg" title="2-2001100I326424.jpg" alt="2-2001100I326424.jpg" width="400" height="560" border="0" vspace="0" style="max-width:100%!important;height:auto;width: 400px; height: 560px;"/>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激光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我國光學光電子行業是自改革開放以后加速發展起來的。傳統光學光電子行業主要分布在中國科學院、軍工、航空航天的研究院所和企事業單位,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發達國家加快了其國內光學光電子產業的產業遷移。光電產業中的元器件制造業、光電設備制造業持續向低成本、更接近需求的地區轉移,是全球光電產業發展的持續路徑。全球知名光學企業,尤其是光學器件制造企業正逐漸將生產基地轉移向中國。目前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美國和德國幾乎所有知名光學公司均已在中國設廠,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大量國際光學企業在中國設廠,帶動了國內光學光電子行業的發展,逐步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出現了一批技術力量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專業化企業。逐漸形成了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主要從事光機電系統設計,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偏重于光學器件、光學設備的制造的格局。
未來幾年,全球光學光電子行業向國內轉移的趨勢仍將延續,必將持續促進國內光學光電子行業的發展,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光電技術將進一步發展,推動產品向小型化、高分辨、光電化和自動化發展。
另外,激光技術作為先進制造技術的代表,在航空航天、通信、汽車、科研等領域廣泛應用,并以極快的速度擴張至各個行業。
從工業激光器的應用市場來看,由于激光技術既能切割柔性材料,又能切割脆性材料,其多自由度也適合曲面工件的加工,材料加工仍然是全球激光器應用市場收入占比最大的細分領域。據統計,2017 年全球激光器行業應用領域中材料加工相關的激光器收入約占全球激光器收入的 42%。近年來,消費電子制造的升級更新,尤其是對超薄超硬玻璃基板需求的快速增加,藍寶石、OLED 全面屏、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加工為激光加工帶來強大需求。此外,金屬 3D 打印、激光熔覆、激光清洗等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多大,市場前景可觀。
2018年,在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去杠桿引發市場緊張情緒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危機頻現等多種不利因素的疊加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2019年上半年,外部宏觀環境動蕩,國際貿易摩擦頻繁,對行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激光的應用層面上,傳統意義上的激光打標、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將依然是未來的主流激光設備,與自動化裝置更緊密的配合后,在不同行業產品生產過程中,能夠起到精密、快速、柔性制造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制造水平。比較典型的新型行業應用有半導體行業的激光劃片機、PCB行業的激光曝光機等。另外,激光測量、激光車燈均為近年來新興應用。因此,在新材料及新應用的基礎上,激光企業將會逐步迎來豐厚的產業基礎,整個行業將會迎來增速向上的拐點。僅以PCB行業為例,對激光產品的新興應用領域規模進行闡述。中國大陸作為全球電子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帶動了電子產品所需要的PCB產業鏈轉移到中國大陸就近生產和供應,因而確立了中國大陸地區PCB產值全球第一的地位。
從激光技術的發展階段來看,激光技術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的八大前沿技術之一,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處于穩步發展的階段;從應用領域來看,傳統意義上的激光打標、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將依然是未來的主流激光技術應用,而半導體行業的激光劃片、PCB行業的激光曝光等眾多新興激光技術應用將層出不窮,激光行業必將迎來一個增速向上的發展拐點。
2、政策支持
近年來激光技術及激光加工設備受國家各項政策支撐力度明顯加大。在我國 2006 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 2006-2020》中,明確將激光技術列為重點發展的 8 項前沿技術之一?!爸袊圃?2025”發展戰略提出,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智能制造的核心之一是光電技術,而光電技術的核心之一正是激光設備和核心部件激光器以及半導體芯片。2016 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研制推廣使用激光、電子束、離子束及其他能源驅動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藝裝備,加快研制高功率光纖激光器、掃描振鏡、動態聚焦鏡及高性能電子槍等配套核心器件和嵌入式軟件系統。2017 年工信部印發《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 年)》,鼓勵應用激光、電子束等高技術含量的再制造技術。這些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推動了國內激光產業的快速發展。
3、風險特征
(1)行業風險
由于激光技術屬于發展初期階段,未來技術升級可能導致的產品換代是影響企業產品長期市場變動的最主要因素。若未來激光技術發展導致激光光學鏡片、鏡頭所用材質發生變化,則對現有企業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國內本行業技術與國際高端水平存在的差距也會對現有企業經營產生不理影響。目前,國內少數廠商能實現激光紅外光學元件量產,但核心的加工技術、配套材料及檢測技術基本上由國外廠商掌握,國內廠商仍與國際高端水平有相當差距。隨著激光設備越來越高的精度要求對激光紅外光學元件加工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國內行業內企業技術發展滯后于激光設備所需的技術條件,也將對國內激光紅外光學元件加工業造成巨大的沖擊。
(2)市場風險
目前在激光紅外元器件制造業中,行業競爭比較激烈。以美國 II-VI 公司為首的激光紅外光學企業加速在中國開設貿易公司,加大了市場競爭壓力,同時本土的激光紅外元件加工廠商也紛紛加大了產品的研發、銷售力度,這使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激烈的市場競爭可能導致本公司產品的價格或銷售量波動,從而對行業內現有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3)政策風險
目前的光學光電子行業布局是國內及東南亞集中了大量光學光電子元件制造業,而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則集中了大部分的光電整機制造業。因此,行業內產品銷往國外的比重較大。因此,進出口國的進出口政策變化都會對出口型企業產品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