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智慧礦山和綠色礦山建設為煤機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機遇
1、煤炭行業發展現狀
(1)煤炭保供背景下,新增產能預期上調,煤炭企業經營效益轉好,新一輪煤礦建設周期起步,有望帶動煤機設備投資增加
外部安全環境加劇了全球能源安全問題,特別是煤炭供應緊張。我國煤炭進口依賴度高,歐盟制裁導致煤價上漲、進口受限,威脅國內煤炭供應穩定。為應對煤炭需求增長,增加國內煤炭投資和擴產是關鍵。政府推動煤礦產能釋放,主要通過核增產能和合法化超產,加強資源保障,加快礦產勘探和開發,完善儲備制度。
(2)我國煤炭產業結構逐步轉變為大型煤礦居多,煤炭生產的安全性、機械化程度和生產效率提高,將會提高帶動煤機需求的增長
國家推進煤炭供給側改革,推動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實施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目前,已形成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大型煤礦的增加提升了安全性、機械化和生產效率,推動了煤機需求增長,尤其是對先進高端產品的需求,擴展了煤機行業市場空間。
(3)國家大力支持煤礦行業機械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產業政策推動煤礦行業智能化升級,將帶動煤機改造需求進一步釋放
近年來,國家推動煤礦智能化發展,發布多項政策。2016年提出煤礦工作面無人化,采煤機械化率達95%以上。2020年發布指導意見,推動AI、大數據與煤炭開發融合,目標2035年基本實現智能化煤礦。2021年發布驗收管理辦法,規范智能化建設與應用。
2、煤機行業發展趨勢
(1)煤礦行業機械化、智能化需求持續提高,煤炭機械裝備將進一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升級
隨著煤礦集中度提升、勞動力短缺和環保要求加劇,高風險煤礦將加速退出,綠色高效礦井成為趨勢。我國煤礦埋藏深、開采難度大,面臨通風、瓦斯等安全隱患。輔助運輸設備落后影響效率和安全,未來井下無人開采與運輸將成為發展方向。
(2)煤礦智能化發展從單機智能化逐步到系統智能化,煤炭機械裝備還在向多功能、集成化方向發展
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正從“點上無人”向“面上無人”發展。2020年,國家發布指導意見,推動智能化技術研發,計劃2035年前完成4,000多煤礦的智能化改造。隨著機器人發展,智能礦井將形成集成平臺,提升附加值,推動煤機裝備向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級。
(3)煤礦輔助運輸朝著“三化”趨勢發展
未來煤礦輔助運輸技術將朝“三化”發展:設備物聯化、物料集裝化和轉運自動化。在選擇系統時,優先選用直接傳輸方式,減少轉載,提高效率。根據不同礦井環境,選擇合適設備并不斷研發新型設備以適應多樣化需求。
3、行業法律法規
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與煤炭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對行業發展起到了規劃和指導的宏觀調控作用,鼓勵建設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等相關國家利好政策為行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相關政策表明煤機的連續化、電動化、智能化已成為國家重點鼓勵發展方向。
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4、細分行業競爭格局
煤礦輔助運輸涉及井下物資、設備、人員和矸石等的運輸,傳統設備包括絞車、電機車和礦車,現代設備如單軌吊車、無軌運輸車和卡軌車則在效率和運輸距離上具有優勢。煤礦輔助機械化始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DBT和捷克芬瑞特為主要生產商,設備安全性高但成本較高,且有噪聲和污染問題。我國在70年代末開始關注,80年代納入科技攻堅計劃,經過多年發展,單軌吊領域實現國產化替代,技術水平逐步提升。國內主要單軌吊類型包括柴油機和蓄電池單軌吊,后者因安全性高、投資少、維護方便,成為未來發展方向。主要生產企業有太原礦機電氣、湘潭恒欣、精準信息和冀凱裝備等。
行業內主要企業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024-2030年煤機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專利、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占有率、行業特征、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占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