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9218002
139-1170-2652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
張老師:18610339331
種子行業概述及未來發展趨勢
1、種子行業簡介
“糧安天下,以種為先”,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也是種子需求大國,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更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隨著國家“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等指導性意見的出臺和重點任務的部署,種業已成為推動我國農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引擎。
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位于農業種植產業鏈的最上游。種業產業鏈涵蓋了種子的“研發育種(育)-生產加工(繁)-銷售推廣(推)”全過程。首先,研發育種階段,科研人員利用常規育種、雜交育種及生物育種等技術,研發出能夠適應多樣環境和滿足市場需求的新品種;其次,生產加工階段涉及種子的擴繁、制種與加工等多個關鍵環節;最終,銷售推廣階段,種子將通過多種渠道銷售至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以及普通農民等用種主體。整個產業鏈的高效運轉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種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法規政策方位:EDV制度建立和審定制度改革推動我國種業科技創新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邁向“國際化、綜合化、體系化”
回望過去,我國1997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1999年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2015年在《種子法》中增設植物新品種保護專章,有效促進了種業健康發展。然而,由于缺乏實質性派生品種(EDV)制度,派生品種可以不加任何限制地進行商業化生產,助長育種研發的急功近利和低水平重復,帶來了突出的品種同質化問題。
近年來我國持續完善種業發展保障制度。展望未來,種業科技創新保障體系將進一步向著國際化、綜合化、體系化的方向發展。從種業發達國家實踐來看,國內保護方面均已實施國內加國際立體保護制度,為種業科技創新和市場拓展保駕護航。在種業科技創新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的發展趨勢下,我國將會進一步擴大品種保護范圍和環節,加大處罰和賠償力度,有效遏制惡意模仿育種、簡單修飾性育種的行為,保障原始創新權利人的利益,為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布局創造條件。
(2)技術方位:“傳統育種、雜交育種、生物技術育種、智能設計育種”,技術迭代加速更新
回望過去,“傳統育種、雜交育種、生物技術育種、智能設計育種”,育種技術創新歷程經歷了四階段技術迭代。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著眼當下,截至目前我國種企仍普遍處于由雜交育種2.0階段向生物育種3.0階段轉變的過渡期,而從全球范圍來看,種業發展已進入空前的密集創新和產業變革時期,隨著基因編輯、新一代測序等新型生物技術與圖像識別、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加速融合,農業發達國家正邁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智能設計育種4.0時代。
展望未來,四階段技術迭代趨勢不僅體現了育種技術從傳統向現代化、從粗放到精準、從人工到智能化的轉變,也預示著種子行業將迎來更高效、更精確、更環境友好的育種新時代。同時,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也將推動種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進而提升行業門檻,未來,掌握生物技術育種體系的大型“育繁推一體化”種企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
(3)企業方位:兼并重組做強做優,參與全球競爭
回望過去,現代種業是典型的科技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從全球種業三巨頭拜耳、科迪華、先正達集團的發展歷程來看,兼并重組是種業企業加速發展的關鍵手段。截至目前,行業歷經了三次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浪潮,具體如下:
近年來我國種業兼并重組非?;钴S,新一輪的兼并重組趨勢正加速推進。展望未來,兼并重組趨勢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技術整合,有助于種業企業更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同時也推動種業向著更高效、更創新的方向發展。
(4)商業化方位:轉基因商業化進程加快,將推動種業新一輪增長
回望過去,轉基因技術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具有加快育種進程、突破種間生殖隔離、有目的地改造品種、減少環境污染等競爭優勢。1996年,轉基因作物首先在美國被批準商業化生產,此后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在全球快速增長。我國轉基因商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隨著我國轉基因商業化進程步入快車道,其應用范圍和效果也將逐步提高,這一趨勢有望改變國內農業生產結構和利益分配格局,推動我國種業迎來新一輪增長。
3、種子行業衡量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1)自有種子品種技術先進性
農作物種子的豐產性、穩產性、品質、抗病性、抗逆性、關鍵農藝性狀等是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審定的重要技術先進性指標,同時也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產收益,是其做出種子采購決策的核心考量因素。因此,在關鍵技術指標上領先于主流競品的種子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能夠給種業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
(2)核心品種自主可控性
從我國種子行業慣例角度來看,我國種子商業化育種體系建立較晚,加之過往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品種審定渠道較少,導致種子企業的研發動力較弱或商業化育種體系不健全,我國的種業研發長期以國家出資的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院校為主,大量的種業科技資源和優秀的人才集中在科研院所、科研院校,種子企業通過授權經營、代理銷售等手段實現種子銷售收入屬于行業慣例。然而,核心品種自主可控是種子企業經營業績具有可持續性的保障、立足種子行業的根基,自有品種銷售收入占比系衡量種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之一。
(3)育種技術與研發人才先進性
種子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企業的技術水平是影響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種子的選育和栽培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特點,是多學科高度綜合、互相滲透的系統工程。同時,種子的科研周期較長,一代產品從選育、研發、推向市場到最后在市場上形成一定占有率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有較強的研發育種技術實力,還要有一支穩定的素質高、能力強、育種經驗豐富的專家隊伍。
(4)品牌認可度、市場表現先進性
農作物種子的終端用戶是廣大農戶,種子外觀區別甚微,而其內在的不同特質,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目前我國種子市場管理制度尚待健全,偽劣產品頻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農民的收成。農戶對于種子品牌的認知、信任需要時間、經驗及口碑的積累,而且一旦建立了對品牌、品種的信任,則在后續年度選擇過程中將會持續較長時間。上述特點決定了強大的品牌效應在市場競爭中起著關鍵作用,市場認可度高、市場表現好、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的樹立是企業長年市場推廣積累的成果,是種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4、種子行業特征
(1)周期性
種子行業的研發周期、市場推廣生命周期較長,研發育種周期涉及品種選育、改良及后續申報審定進入市場推廣,歷時較長,涉及工序和流程較為復雜,通常需要8-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即使在生物技術育種3.0時代、智能設計育種4.0時代,研發育種周期也通常需要5-8年時間;進入市場后,從市場認知期、快速增長期到形成一定的市場占有率,通常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根據市場環境及產品特性的不同影響,不同種子產品的生命周期有所差異,一般種子產品的生命周期約為13年左右,市場表現好的產品生命周期將延長。因此,種子品種在選育、市場推廣及生命周期等方面對種子行業的生產及銷售產生了一定的周期性影響。此外,種子行業的制種面積、用種面積、種子價格、種子庫存量亦呈現一定周期性波動,在種子庫存量較高、用種面積調減或糧食價格低迷時,種業企業往往會調減制種面積以消化庫存;在庫存量較低、用種面積調增或糧食價格上漲時,種業企業往往會調增制種面積以增加庫存。
(2)區域性
種子行業的經營具有較為顯著的區域性特征。由于氣候條件、土壤類型、農業生產習慣等因素,農作物具有在不同生態類型區域性狀表現不同的特性,因此種業企業的品種選育是在一定生態類型區域環境條件下進行的,具有區域優良品性和區域生態適應性,不同產品的適宜種植區域不盡相同,即推廣種植區域具有針對性。
(3)季節性
不同作物、同類作物在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播種期、生長期、收割期,種業公司必須按照農作物的季節性自然規律進行生產、加工和銷售,導致種業經營具有較為顯著的季節性特征。一般而言,農作物收割期之后、播種期之前為種業企業良種精加工季節及銷售季節。
5、行業內主要企業
(1)國際農化科技巨頭:“三強鼎立”局面
(2)國內公司:差異化發展特色種業公司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咨詢《2024-2030年種子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咨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咨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十四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服務。(PHPOLICY:GYF)
目錄
第一章 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第一節 全球宏觀經濟分析
一、2023年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概況
二、2024年全球宏觀經濟趨勢預測
第二節 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概況
二、2024年中國宏觀經濟趨勢預測
第三節 種子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第四節 種子行業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一、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二、行業相關發展規劃
三、主要產業政策解讀
第五節 種子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一、技術發展水平分析
二、技術革新趨勢分析
第二章 國際種子行業發展分析
第一節 國際種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國際種子行業發展概況
二、主要國家種子行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三、2024-2030年國際種子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
第二節 主要國家及地區種子行業發展狀況及經驗借鑒
一、美國種子行業發展分析
1、2019-2023年行業規模情況
2、2024-2030年行業前景展望
二、歐洲種子行業發展分析
三、日韓種子行業發展分析
四、2019-2023年其他國家及地區種子行業發展分析
五、國外種子行業發展經驗總結
第三章 2019-2023年中國種子市場供需分析
第一節 2019-2023年種子產能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國種子產能及增長率
二、2024-2030年中國種子產能預測
三、2019-2023年中國種子產能利用率分析
第二節 2019-2023年種子產量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國種子產量及增長率
二、2024-2030年中國種子產量預測
第三節 2019-2023年種子市場需求分析
一、2019-2023年中國種子市場需求量及增長率
二、2024-2030年中國種子市場需求量預測
第四節 2019-2023年中國種子市場規模分析
第四章 中國種子產業鏈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種子產業鏈結構
一、產業鏈概況
二、特征
第二節 中國種子產業鏈演進趨勢
一、產業鏈生命周期分析
二、產業鏈價值流動分析
三、演進路徑與趨勢
第三節 中國種子產業鏈競爭分析
第五章 2019-2023年種子行業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上游運行分析
一、行業上游介紹
二、行業上游發展狀況分析
三、行業上游對種子行業影響力分析
第二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下游運行分析
一、行業下游介紹
二、行業下游需求占比
三、行業下游發展狀況分析
1、A用種子市場分析
(1)行業發展現狀
(2)需求規模
(3)需求前景預測
2、B領域用種子市場分析
3、C領域用種子市場分析
4、D用種子市場分析
5、其他領域用種子市場分析
第六章 中國種子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 華北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一、2019-2023年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二、2019-2023年市場規模情況分析
三、2019-2023年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四、2024-2030年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第二節 東北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三節 華東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四節 華南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五節 華中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六節 西南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七節 西北地區種子行業分析
第七章 中國種子行業市場經營情況分析
第一節 2019-2023年行業產值規模分析
第二節 2019-2023年行業基本特點分析
第三節 2019-2023年行業銷售收入分析(包含銷售模式及銷售渠道)
第四節 2019-2023年行業區域結構分析
第八章中國種子產品價格分析
第一節 2019-2023年中國種子歷年價格
第二節 中國種子當前市場價格
一、產品當前價格分析
二、產品未來價格預測
第三節 中國種子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2024-2030年種子行業未來價格走勢預測
第九章 種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種子行業集中度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二、區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節 種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行業競爭分析
二、與國際產品競爭分析
三、行業競爭格局展望
第三節 中國種子行業競爭格局綜述
一、種子行業競爭概況
二、重點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分析
三、種子行業主要企業競爭力分析
1、重點企業資產總計對比分析
2、重點企業從業人員對比分析
3、重點企業營業收入對比分析
4、重點企業利潤總額對比分析
5、重點企業負債總額對比分析
第十章 普華.有策對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第一節 A公司
一、企業基本情況
二、企業主要業務概況及種子產品介紹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四、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第二節 B公司
第三節 C公司
第四節 D公司
第五節 E公司
第十一章 種子行業投資價值評估
第一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產銷分析
第二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成長性分析
第三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營業務利潤率分析
二、總資產收益率分析
第四節 2019-2023年種子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PHPOLICY對2024-2030年中國種子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第一節 2024-2030年中國種子發展環境預測
第二節 2024-2030年我國種子行業產值預測
第三節 2024-2030年我國種子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第四節 2024-2030年我國種子行業總資產預測
第五節2024-2030年我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第六節 2024-2030年中國種子市場形勢分析
一、2024-2030年中國種子生產形勢分析預測
二、影響行業發展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第七節 2024-2030年中國種子市場趨勢分析
第十三章 2024-2030年種子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
第一節種子行業投資機會
一、產業鏈投資機會
二、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三、重點區域投資機會
第二節種子行業主要壁壘構成
一、技術壁壘
二、資金壁壘
三、人才壁壘
四、其他壁壘
第三節種子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一、政策風險分析
二、技術風險分析
三、供求風險分析
四、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分析
五、關聯產業風險分析
六、產品結構風險分析
第十四章 普華有策對種子行業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
拔打普華有策全國統一客戶服務熱線:01089218002,24小時值班熱線杜經理:13911702652(微信同號),張老師:18610339331
點擊“在線訂購”進行報告訂購,我們的客服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發送郵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們的客服人員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
您可直接下載“訂購協議”,或電話、微信致電我公司工作人員,由我公司工作人員以郵件或微信給您“訂購協議”;掃描件或快遞原件蓋章版
戶名: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復興路支行 賬號: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戶訂購普華有策產品,公司都將出具全額的正規增值稅發票。發票我們將以快遞形式及時送達。